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曾經長江上航行的大輪船,就曾無數次停靠大通大碼頭)

清末民初時,在大通航運業中佔據顯赫地位的除英、日勢力外,還有中國官商合資與外省資本家等其它勢力。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藍天白雲下的大通古鎮,美侖美奐。)

中國官商合資勢力主要有輪船招商局。輪船招商局是中國最早的輪船航運企業,由清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發起,成立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初期,局址設在上海南京東路永安街,後遷址於廣東路外灘;光緒三年(1877年)在蕪湖設立辦事機構。開始時因得到華商紛紛入股的支持,使其資金由一百萬兩上升到二百萬兩,其業務發展迅速,先後在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橫濱、神戶等地成立了十九個分局。1932年,國民黨藉口整頓,將招商局收歸“國營”,從此輪船招商局成為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航運業壟斷機構,並委任劉鴻生為“國營輪船招商局”總經理。長江中游配“江太”等輪船兩艘,船舶噸位共計3320噸;長江下游配“江順”等輪船七艘,船舶噸位共計24251噸。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曾經的大通小輪碼頭,如今已是大通古鎮風景區的親水觀景平臺了。)

此後,隨著長江航運業務的開展,還有兩家規模小的輪船公司(“利濟”、“源豐”)掛靠輪船招商局開展短途航運的運營。這兩家公司主要運營安慶、蕪湖之間的短途航線對開業務,其航線上航行的“升龍”、“新升”等小輪船,大多隻能裝七八十號人,它們一路走一路停,在當時一般有錢人都不願意坐這種小輪船,從中船上下船的客人也沒幾個出手闊綽的,他們大多數人下船後都不要黃包車拉運行李,多是自個扛著藤條箱子,拎著大小包裹,徑自上和悅洲。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大通境內的長江南夾江--鵲江上,如今依然是船來舟往。)

大通輪船招商局碼頭曾兩次更換躉船。其躉船大碼頭一直設在和悅洲西江北口邊。第一次設立時,是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大通鹽務皖岸督銷局”總辦與利和錢莊老闆李輝廷為首出資購置;第二次是於1918年籌備、1922年才正式更換新的躉輪。這艘躉輪系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整個躉船為上下兩層,長91.4米,寬16米,載重六千噸。名日:“商辦大通招商功德躉船公司”。這躉船由商界集資購置,以陳曙汀(湘人)為首,吳質庭、朱文德為股東,朱負責管理躉船。可惜這艘躉船還未到二十年保險期就因日軍侵華進攻大通而沉於鐵板洲與荷葉洲之間夾江北口的江中了。當年行駛滬漢線船舶有江華、江新、江安、江亞、江太、江漢、江順、江大、江靖等大輪九艘,噸位共計27571噸。因其管理不是太好,故營運效益遠不及外商輪船好。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昔日的大通碼頭處,如今已是汽車渡口了。)

外省的資本家勢力主要是指三北輪埠公司,簡稱“三北公司”,它同時還下轄有一個航運子公司“鴻安公司”。它是我國曆史悠久、規模較大、營業範圍較廣的一家民營航業公司。1915年,由浙江鎮海縣駐滬資本家虞洽卿集資創辦。其發展迅速,沿海航線及長江干支流都有其輪船營業。在長江下游及湖南航線,可與太古、怡和、日清、大阪及輪船招商局並駕齊驅,並稱為六大航業公司。1919年,三北公司在蕪湖設立分公司。繼之,其耗資六、七萬元建造大躉船一艘,在大通和悅洲招商局碼頭下首設置,以供上下貨客輪停靠。1926年,它已擁有大輪十二艘,總噸位為25289噸,與當時的輪船招商局、太古,怡和、日清、大阪在長江及沿海各航線爭航爭利。行駛滬漢線的船舶有長興、龍興、明興、新寧、醒獅、淞浦、清浦、新浦等大輪八艘,噸位為19606噸。鴻安公司行駛滬漢線的船舶有德安、太安、永安、公安、和安、寶安、吉安、長安等大輪八艘,計18542噸。1937年元月,三北公司抽出“龍興”輪開飛快航班。將滬漢班輪週期原為九天減少到七天,創造了滬漢線最快班期。抗戰前夕,三北公司與其子鴻安公司行駛滬漢線所有船舶一併停航。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作為中國首批特色小鎮,大通從其規劃上可以看出,將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解放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大通的航運業得到恢復和較大發展。五十年代初,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航運事業,撥款興建了大通候船室一座,倉庫四間,面積為232平方米。不久又恢復了大通的大輪碼頭,繼續設在和悅洲西江北口處。大通港呈現出一派興盛繁榮的景象。1958年,國家投資一萬元,興建了一號客運碼頭。1959年,大輪碼頭正式遷至橫港,蕪安線小輪客運班線由原兩日班期改為一日抵達,因此其該班線的乘客不再在大通過夜,但大通的客貨運量卻仍經久不衰。1964年,大通又建新候船室,面積為379平方米。內設有候船室、母嬰室、辦公室、售票處。1982年,大通擁有客運貨船有109只,計6696.5噸,馬力2952匹;興建有燈籠溝貨場一座,總面積為53000平方米;其中自動化貨運碼頭兩座,機電設備配套齊全。1985年度貨運量為155793噸,週轉量為47778009噸公里,客運量為41905人次,極大地推動了大通的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共1700字)

昔日“安徽四大商埠”之一的大通大碼頭(原創)

(如今的鵲江兩岸好風光,吸引遊人紛至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