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國軍損失多少人?

納蘭軒若


不計其數,主要是唐生智指揮部行,還有就是精銳88師孫元良部,由於孫元良的收縮讓日軍得以找到缺口。凡是研究南京保衛戰的專家學者以及對此熱心的軍迷網友,在談到那次大撤退的混亂情形時,孫元良的名字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率先逃跑”的帽子首先是蔣介石的,其次是唐生智的,再就是孫元良的。尤其在談到孫元良,總會和“妓院”“老鴇”聯繫在一起,其詬病、其鄙視、其義憤不絕於耳。

但也有人對似乎一邊倒的如潮之評打抱不平,通過列證舉例,旁徵博引,力圖還原真相,要為孫元良討回公道,以證視聽。因此,關於孫元良是否不戰而退?是否成為“逃跑將軍”?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讓我們翻開歷史的檔案,鉤沉撥冗,探析真相,釐清歷史脈絡,澄清是非紛爭,以期為抗日將士辯誣,為抗戰歷史負責。

在日本的對華作戰記錄中,往往可見孫元良的名字。日方記載,雨花臺守軍陣容嚴整,軍紀森嚴。孫元良下令逃兵一律斃殺,另有一條命令:戰鬥開始後,任何人不得離開陣地上的公路(有逃跑之嫌),一旦發現,督戰隊即可開槍射殺…… 不過,根據日軍的作戰記錄分析,可能是孫元良的一個失誤,導致了南京最後城破。從12月9日開始,日軍反覆攻擊雨花臺。雨花臺後20米高的南京城牆作為二線陣地可以提供火力支援。由於守軍頑強抵抗,加之交叉火力,日軍傷亡2000餘人,3天未能攻破。但是,由於日軍士氣極高,各部隊紛紛搶奪攻佔南京之“武勳”,給中國守軍也造成重創。

11日,考慮到第88師傷亡很大,唐生智 命令孫元良收縮陣地。由於唐生智對前線情況不明,而孫元良又不顧戰場形勢,盲目命令,第88師一經收縮防線,就在與第51師的防線陣地之間出現一個無人防守的大口子,而日軍就是在12日從這裡突破雨花臺防線、直攻中華門的。 有資料對此情況是這樣評論的: “這個攻擊徹底動搖了唐生智的信心,當天下令南京棄守。各軍措手不及,多不及撤退,損失極大,而南京大屠殺也就此開始。。。。。” 因為八十八師倉促收縮陣地造成失守雨花臺,同時見於中日史料,唐生智的亂命要負主要責任,孫元良的行為,恐怕也難辭其咎。


李三萬的三萬裡


唐生智與南京保衛戰

唐生智(1889—1970),字孟瀟,奶名祥生,信佛後法名法智,號曼德,湖南東安人。1912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進湖南陸軍,曾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和討袁戰爭、護法戰爭、北伐戰爭等;後為國民黨愛國抗日將領,曾任第八軍軍長、前敵總指揮、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湖南省主席、軍事參議院院長、第五路軍總指揮、廣州軍事參議院院長等職,1935年被任命為陸軍一級上將。1949年參加湖南和平起義。建國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政協副主席、民革命中央常委等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唐生智兼任軍事委員會警衛執行部主任。9月8日,國民政府令大本營軍事訓練總監唐生智兼任軍法執行總監。

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軍直撲南京。蔣介石第二次召集國軍將領商討保衛南京的問題,詢問大家的意見。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從軍事角度上均不主張死守南京。

蔣又問唐生智。其時唐尚有病恙,卻忽然起立,大聲疾呼地說:“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際觀瞻所繫,又是國父陵寢所在地。現在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特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唐生智的一席大話,正是大敵當前的嚴重時刻,很有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氣勢。

蔣介石聽完他的發言,大喜過望,立即委任唐生智為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更慨然受命,發誓與南京共存亡。

李宗仁當時感到唐生智大有做作之態,很不以為然。他便大有諷刺意味地翹起大拇指對唐說:“孟瀟,你真了不起啊!”唐則反唇相譏:“德公,戰事演變至此,我們還不肯幹一下,也太對不起國家了!”他當面向蔣介石保證“臨危不亂、臨難不苟”,表示“沒有統帥命令決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11月19日,蔣介石命令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20日到職,24日國民政府特派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所轄部隊11個師加教導總隊共11萬人,決心一戰。

11月25日,日軍分3路向南京進逼。27日唐生智向新聞記者談話,表示:“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怕犧牲在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12月5日外圍戰打響,7日日軍逼近,至9日戰況更加激烈。日軍司令松井石根向唐生智勸告交出南京。唐非但不答應,還命令各部將所有船隻盡數收繳,以作背水一戰。日軍勸降不成,10日開始對南京發起總攻擊。

唐生智冒著敵機的密集轟炸,在百子亭寓所堅持指揮中國守軍對抗日軍進攻,始終不進地下室。12月11日全線展開激戰。當晚,蔣介石命令唐生智相繼撤退。但唐生智並沒有向城外軍隊下達撤退令,故城外部隊不知撤退之事,一直苦戰。12日敵人猛攻南京光華門、和平門,雨花臺失守。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確定“大部渡江、一部突圍”的原則,他自己則出城渡江北去。

因撤退太晚,原撤退計劃未能實現,各軍爭相渡江,溺死者不計其數。11月13日,日軍入城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被慘殺者達30餘萬人,世界震驚。唐生智乘車到達滁州,後轉漢口見蔣介石,以自己失責為由要求辭職,但並未遭到蔣的批評。

南京失守在當時是大勢所趨之事,但唐生智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是值得每個中國人謳歌的。

根據後來史學界對唐生智主持南京保衛戰的評價是,其以帶病之軀,挺身而出,率軍守土抗敵,並毅然拒絕敵人勸降,這是不容抹殺的功勞,不愧為一名愛國抗日將領;同時,他指揮失誤,戰略呆板,撤退不善,又給中國軍隊和戰事帶來了慘重的損失。可謂蓋棺論定、客觀公正之說。



李子遲到了


南京衛戍總司令唐生智畢竟不是嫡系,大約還是擔心幾個中央軍德械師損失過重的話,難以跟蔣介石交差,所以在匆忙佈署撤退的時候,下達了一項非常糟糕的口頭命令,後果是災難性的。

這個口頭命令的要旨是容許第74軍、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北渡長江突圍,而原定突圍計劃中這只是第36師、憲兵部隊和第10軍的撤退路線,近八個師的主力擁擠到本就缺少渡船的江邊,下場可想而知。

(第66軍軍長葉肇)

延伸出來的兩個惡果是,奉命阻攔除憲兵三個團以外所有部隊渡江的宋希濂第36師沒有接到這個命令,於是開槍彈壓,亂成一團;其次是給其他部隊不按計劃突圍提供了藉口,胡亂選擇方向突擊,不能形成有效的突圍陣型,便於日軍機動攔截。

撤退本就是比較複雜和困難的戰爭形式,如果組織不力,稍不留神就變成“潰退”,國民黨軍隊從淞滬戰場撤退已有先例,不幸的是,唐生智犯了同樣的錯誤。



(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

第一時間安全北渡的部隊,只有始終駐防江邊並掌握渡船的第36師,以及俞濟時利用特權運走的王耀武第51師和馮聖法第58師,而江北的胡宗南第一軍也沒有接到棄城的命令,一度對渡江而來的部隊開火。由於唐生智已經在南京保衛戰打響前搞“破釜沉舟”,將最大的幾艘火輪全部趕走,此時長江上船隻寥寥,數萬官兵要麼徘徊江邊望水興嘆最後被俘,要麼尋找一切認為可以渡江的東西下水,遭到趕來的日本軍艦的擊殺;要麼折返城內隱藏,其中的大部分向難民管理所繳槍,最後被日軍屠殺。

按原計劃堅決正面突圍的,僅有粵軍葉肇的第66軍和鄧龍光的第83軍(欠156師)、以及教導總隊第3旅馬龍威部,由於沒有其他方向的突圍所牽制,日軍在判明中國軍隊的突圍意圖後調兵攔截,上述各部死戰衝出但傷亡慘重,儘管付出巨大代價,但基本建制猶在,保存了一定的抗日有生力量。

(第83軍軍長鄧龍光)

之前關於南京守軍的數量問題有過專答,唐生智第一批得到的部隊大約7萬餘人,後面被調來和劃撥的第二批部隊大約4萬人,雖然準確數字很難確認,各方史料也有出入,但比較公認的數量師15個師大約11萬上下,加上後勤機關等官兵至多不會超過12萬人。其中在四天的外圍防禦作戰中陣亡約1萬人,在城內抵抗和突圍時犧牲約2萬餘人,那麼用最簡單的辦法,總數再減去突圍成功的部隊數量,即可得出在南京城內損失的數字。

第74軍:兩個師,王耀武給出的撤出數字為5000多人;

第36師:撤到江北的4000餘人;

第87師:撤到江北的2000餘人。

第88師:撤到江北的2000餘人;

第66軍和第83軍:正面突圍後僅存3000餘人;

憲兵部隊:脫險者2000餘人。

教導總隊:脫險者4000餘人;

提前過江的第10軍撤出11000人。



(突圍中犧牲的159師師長羅策群)

最後測算,大約有4萬餘人突圍或渡江成功,南京衛戍司令部作戰科長譚道平給出的數字是44000人。所以在不足12萬人馬的中國守軍中,陣亡3萬餘,脫險4萬餘,另有約4萬餘人被俘後遭到日軍屠殺;根據另外一方的記錄,日本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上村利道12月16日的陣中日記,也記載大約有捕獲4萬多中國戰俘,這兩個數字是基本能對上的。

也就是說,中國軍隊在南京損失掉的部隊,是3萬多戰死和4萬多被俘遭到屠殺,約計8萬人,佔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儘管南京慘敗非唐生智一人之責,但其部署撤退時的慌亂也難辭其咎,一將無能,累及三軍。



(紅色為日軍進攻路線)


度度狼gg


日軍在戰後公佈的戰績是:“敵方戰死八萬餘人,被俘一萬五百人。”

日軍上海作戰參謀記錄的是:“南京附近有敵軍20個師,10萬人。各師團擊斃了五萬餘人,海軍與第十軍擊斃了3萬餘人。逃跑的有2萬餘人,估計日後擊斃的人數還會上升。

根據日軍第六師團記載,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及教導總隊遺棄的屍體有一萬五千多具。

日軍隨軍醫生在其日記中寫道:“守到最後的中國軍人大約有十萬餘人,其中八萬多被擊斃,兩萬多渡江逃走。有一萬多被堵在下關,乘竹筏逃走時,被第十一艦隊的炮艇擊斃。”

根據日軍公佈的資料國軍損失了八至九萬人,但是日軍對俘虜的統計不真實,因為他們殘殺了放下武器的軍人,為了減少輿論壓力,日軍記載的俘虜有一萬多人,實際考證,俘虜真實差不多有4萬餘人。

中方得出的是有4萬多人突圍成功,3萬多人被擊斃,4萬多人被俘後慘遭屠殺,所以軍隊總損失差不多八萬餘人,這與日方資料損失的人差不多,有區別的就是俘虜數量問題。



造成南京保衛戰慘敗,守城司令唐生智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史裡有料


南京保衛戰,國軍損失是十分慘重的。據當時的總參謀長何應欽統計,投入軍隊約十二萬人(投入作戰的軍警十萬,沒接到棄守消息,來赴援的川軍兩萬),除三萬餘人突圍成功外,其餘全損失了。損失的裝備,更無法計算。後來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中外,成了我中華民族,抹不去的痛。南京之戰失敗的原因,一、不該戰而戰。就士氣而言,參戰各部,俱為瀘淞戰敗之旅,士氣不高,驚魂未定。就地形而言,在冷兵器時代,南京後有高山為屏,前有長江為障。但到抗戰,日本的海軍十分強大,若沿江直上,炮擊南京,我軍全無應對之策。故李宗仁、白崇禧堅決主張棄守,但蔣介石認為是國都,又企圖引起國際注意,堅持要守戰。所以守南京,是為面子之戰。二、在瀘淞會戰時,沒有及時規劃南京的戰守,至準備嚴重不足,倉速步驟。三、指揮不力,造成更大的損失。十萬大軍(十二萬中,有兩萬是未知撒退而投入前線的川軍)真正戰守才三、四天,即告失敗,和指揮步驟不當是很相關的。統帥部下達撒退命令後,蔣軍中的大多數將校,丟下部隊,隻身而逃,使軍隊完全失去指揮,造成更大的損失,至大多數放下武器的軍人,慘遭屠殺。損失較少的是粵軍,將校沒丟下部隊逃跑,而是組織指揮部隊突圍,是主因。僅三、四天正式的防禦作戰,僅軍隊,就損失近十萬,其損失是十分慘重的。


安平144796971


國內很少有人提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了,有關資料應該帶到臺灣,另外即使知道大家也是不願意提。淞滬會戰中早期指揮張治中,南京保衛戰指揮唐生智戰略戰術水平低下,令人髮指。

淞滬會戰是由中國挑起的,軍事委員會決定在8.13前後對上海約四千人左右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進行"一掃",一掃負責人就是張治中。中間張治中如何指揮一掃會戰的,略,此處省略一萬字。

戰爭進行到十月二十前後,日本增援部隊已到,雙方膠著中方不利。此時蔣中正要求中方挺住,等到國聯十一月七日會議裁決。

11月4日前後,日軍從杭州灣登陸。中國最強中央軍的軍隊約七十萬人全線崩潰。敗兵對蘇州無錫修建多年軍事防線無心據守(第一次淞滬會戰後修建),很多保壘甚至找不到門鑰匙。(這個責任在蔣中正)。

唐生智臨危受命,領著敗兵守南京。宣傳與南京共存亡,事先將長江兩岸船隻燒燬。戰敗後部分士兵游泳過江淹死無數,大部分潰兵扔下槍枝脫下軍裝混入南京百姓中。日軍在南京大搜索,導致著名南京大屠殺。

居日本右翼數據,南京大屠殺殺死中國潰兵八萬人,殺死普通百姓二萬人。

其他戰場死亡人數不明確,本人估計,加上渡江淹死的,國民革命軍死亡約三萬人。南京保衛戰,中國國軍死亡十萬人到十一萬人。


湯之銘


中日滬淞戰役,國軍失利,向南京方面撤退。日軍隨即進犯南京,南京保衛戰開始了。當時撤退到南京的幾個師,於補充增援的幾個師,軍力大約在15萬左右。由於當時軍無鬥志,與指揮不利,在日軍的強攻下,由開始的有序撤退,變為了無序的潰敗,當時死傷慘重,難以計數。沒有能夠逃跑的,被困城中。日軍破城後,軍民遭到了日本的大屠殺,死亡超30萬人。這之中究竟有多少國民黨軍人?已難以查考。


手機用戶58801659536


據資料介紹:戰死的沒有確切數字,清楚的只有兩支部隊突圍出來了。分別是屬於粵軍的83軍(帶了66軍一部)和屬於中央軍的74軍殘部,加一起不過萬把人。南京保衛軍參戰的l5萬軍隊,能夠逃出生天的基本在這裡了。


志足常樂


南京保衛戰中死亡人員,除了軍人,大多平民都是各地來首都的難民!南京的政府機構,工廠企業,公立各個大學研究所,有錢人等大多都已經提前撤到了武漢。最後被圍在城內的大多都是無處可去的難民和無法突圍潰敗下來的軍人,加上無法離開南京的普通市民,以及郊區逃進城裡的郊區民眾!具美國牧師記錄,在下關碼頭長江邊,被屠殺的人最多,至少有近二十萬人,


光線來了


日本攻佔上海後,南京無險可守,保衛南京從軍事角度上看,已無實質意義。所以,保衛南京僅有一點政治意義,守衛南京共30多萬人部隊,國軍損失約10萬人左右,主要是在放棄南京撒退時,指揮混亂時的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