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魚如果要尋死,會怎樣?

一條魚如果要尋死,會怎樣?對於以游泳為天職的它來說,水是那樣令人絕望,無論如何也不能將生命交託。還好,這是一條魚缸裡的魚,可以撞壁。

一條魚如果要尋死,會怎樣?

魚的淚,都流在海的心裡。

原題本為“一條自殺的魚”,憶及王小波的名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不由自主就改了個名字。我其實是有點相信,真的有過王小波筆下的那頭豬,一如本文中真真切切存在過的一條魚。

那天大家在辦公室說起一則趣聞,就是一些動物如貓狗馬等都可能患有抑鬱症。某男同事馬上接口說,是的呀,我養的一條金魚就是自殺的;半夜我看到它不斷地撞向魚缸壁,當時以為沒什麼,結果它第二天就死去了。

我們都以為,這肯定是動物的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就如飛蛾要撲向光亮一樣,不過是一種天賦本能吧。但魚主人即刻否認說,此前那條魚是正常的,只因魚缸裡本來有兩條魚,而另外那條不久前剛剛死去。

大家聽了都感慨,笑說這條魚,是因為不能對逝去的魚“相忘於魚缸”,於是殉情了。說到此處,不由悲涼。

人其實是不如魚的。蠅營狗苟,貪生怕死,醉生夢死,就是不能為了一個純粹的目標簡單地活著,更難以為了一生的守望犧牲自己。

最要命的是,這個時代已經不流行殉情。在雲南麗江旅遊時,導遊總會說起“情人谷”。據說 “從古時候到解放以前” ,有許許多多的年輕戀人,因為不滿父母亂點鴛鴦譜,成雙成對地跑去斯地長眠。他們輕輕鬆鬆、不由分說地放棄了燦爛青春,以及常人需要面對的生老病死。據說,情人谷很美,每年去那裡探幽的,以日本人最多。因為有部分日本人以為,雲南麗江周邊地區,是他們最初的根(另外還有河西走廊沿線等地)。細細思量,兩地確實共通著一種櫻花般的短暫悽美。

這個時代,也已經不需要殉情。今朝有酒今朝醉,許許多多的喧囂和浮像替代了心靈的契合。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對望會心,沈復與芸孃的淺吟輕語,都已一去不返,一如過去的中國人、中國文人潛藏著的那些別具一格的優雅蘊藉。

青瓷破碎,聲聲清脆,響在了我的心裡。

有人說,能為華美祭文的人,多是不專情的。譬如說能寫出《芙蓉女兒韎》的賈寶玉即為一例。可如今,“殷勤探看”花叢的人卻是連祭文也不會且不懂得寫了呀。連花心都少了優雅味道,多麼瑣碎無趣。更無趣的是,這個世間恐怕是連芙蓉女兒都已漸漸稀缺,唯有不曉分寸、貽笑天下的“芙蓉姐姐”。

如是種種,令那條撞壁求死的魚,顯出十分的不合時宜。

我卻,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