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時候,
建築師水雁飛來到浙江德清縣莫干山下的庾村,
把一組歷經80年、破敗不堪的房子,
改建成了民宿。
在上世紀30年代,
蔣介石的拜把兄弟黃郛,
在政壇失意後曾經隱居在庾村,
做了一系列的中國鄉村振興建設,
辦小學、開圖書館、辦養蠶廠……
這個民宿改的就是黃郛辦的蠶種場的老房子。
新建的民宿大小在1400平方米左右,
室內外的牆面都用了清爽乾淨的白色,
牆外有綠蔭參天的古樹,
牆內種上了芭蕉,爬牆虎。
十五個大小不一,景緻各異的房間
被包裹在一望無盡的翠綠裡。
浙江德清縣的莫干山,清末時被一些英國傳教士作為“消夏灣”,在這裡修建度假屋(Summer House),使得莫干山成為了江南的避暑聖地。
民國的時候,整個江浙的政商要員,達官顯貴們,包括蔣介石、杜月笙,都在山頂有避暑別墅。他們把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也帶到了山區,喝下午茶,騎自行車,讓山下的庾村呈現了一種很潮的面貌。
歷史照片:左為黃郛,右為蔣介石
庾村的歷史上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人叫黃郛,他是蔣介石的拜把兄弟,還做過民國時候的外交部長。1935年他隱居在這裡,開辦過莫干山小學,圖書館,以及蠶種場。
改建前的老房
我的兩位同濟大學師弟,租下了老蠶種場生活區的一塊地,2015年委託我把這組老房子改建成民宿。
原有的老房子情況很糟糕,牆開裂,木窗脫落,室內昏暗潮溼。
周圍除了一棵老梧桐樹,一棵老香樟樹,就是農戶了,沒什麼亮眼的風景。當時我們就在考慮,設計的時候要把這些日常的景象顯現出來。
民宿的牆面保留並且恢復了老建築的部分夯土牆體,用塗料把它刷成了江南傳統民居的暖白色。
白牆成為綠色植物的一個背景,營造出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氛圍。
這個民宿有兩個入口,一個進來就是對小鎮開放的咖啡廳,一個是給住店客人登記入住的門廳。
這樣做,把客人們流線分開,如果只是來店裡喝個咖啡,就不會打擾到住店的客人。
咖啡廳設在了房子的西北角,這個咖啡廳變成了小鎮的一個會客廳,鎮上的年輕人常來這裡會朋友。
咖啡廳朝向內院的地方做了一個坡屋頂的涼棚,夏天,院外老香樟樹的茂密枝葉,從牆外伸進院裡。
炎熱的夏日午後可以躲在涼棚屋頂下,看看院裡的白牆綠樹,喝喝咖啡,享受一下這個房子帶來的清爽。
內院牆,我們做成透光的格柵,然後種上植物,讓它慢慢地爬上來。
民宿的另一個入口位於房子的西側,住店的客人在這裡停車,卸行李,然後穿過甬道,推開一扇小門進入大廳。
大廳是一個兩層通高空間,西北兩個方向都開了大尺度的窗。
窗開得很高,所以透過窗看不見山腳的房子,滿眼都是高處的山景。在客廳裡一抬頭,會產生一種意外的驚喜:啊,這個山和樹怎麼會離我這麼近!
夏日把西側的大窗完全打開,微風吹進來,斑駁的樹影落在室內的地面上。坐在大廳沙發,感受滲透到屋內的綠意和涼風,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設計完成的時候,我們不經意的發現,整座民宿裡,有9扇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窗戶,都能看見這棵香樟古樹。
一棵樹在9扇窗前呈現出9種不同的姿態。有的客人都不相信,來來回回看見的其實是同一棵樹。
房子的南向空間我都做成了客房,在江南的山區,如果不做朝南的客房,冬天是比較難受的。
15個房間根據不同的朝向,室外不同的景緻,設計了15種完全不同的房型。
每個房間的窗戶的式樣也不一樣。有的窗開得高,看到旁邊房子的黛瓦屋面。
有的低一些,看的是大石塊的圍牆和牆內外繁茂的花草。
有的把後院的水池涼棚都變成了窗框裡的景。
有的以陽臺的白牆做前景,看遠處的青山。
這裡不是城市裡的酒店,晚上睡了一覺第二天就要走, 而是要讓你放慢節奏去感受藏在鄉野裡的一瓦一樹。
室內傢俱和擺設的安排也配合了窗外的景緻。
有的房間窗前放了沙發,是暗示你可以坐下來對著外面的景色。
有的放了躺椅,是因為窗洞開得比較低,讓你把身體放地再低一些。
客房朝南的庭院裡,我還設計了一個廊棚和戲水池。雖然並不大,但夏日裡孩子們都愛來這裡玩水嬉戲,大人們躺在涼棚下納涼消暑。
這個建築裡設計的光線有一種引導你的作用,西側廊道裝了磨砂的玻璃,暗示你不要把視線看向窗外,而是一直往前走。
從樓梯上方窗戶進來的天光,會引導你再往上走。一直就可以上到三樓的全景餐廳。
這個餐廳是整個房子裡唯一一個黑色的空間,目的是讓人們坐下來的時候,可以不自覺的把視線放到室外綠樹成蔭的景象裡。
這張圓桌這裡,我們用了一整塊的玻璃,室外的香樟樹再次成為了窗景中的一幅畫。
當地的小青年都很喜歡這裡,常看到他們帶著女朋友來吃個晚飯。
這樣一個清新悅人的房子,大家住在這裡,會放慢生活的節奏。去注視鄉野平淡而細微的景象,獲得心裡的平靜。
我們希望它能長長久久做下去,變成一個百年老店。
鳴謝:直造建築事務所 大樂之野庾村店
圖片攝影:陳灝
圖紙由直造建築事務所繪製
閱讀更多 一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