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 乾貨文不得是一本正經X冷淡才顯得正統權威有分量嗎?

- 拉倒吧,大家抄來抄去的有啥分量。

▪ 本文共有 2386 字,閱讀大概需要 5 分鐘。

給乾貨加戲,你試過嗎?

在我們常規認知裡,“乾貨內容”以說原理、說方法為主,創作者通常採用冷靜、平實的語言風格。按說這種風格沒啥毛病,而且這也是為了滿足信息傳達規範、準確的需求。不過呢,隨著內容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複雜,內容生產者要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

乾貨文的尷尬

比如,近來大家熱議的“洗稿”問題,乾貨內容早已是抄襲者的重災區,因為個性化的內容少,洗起來太方便。什麼“X條社群運營心法”、“X個走心文案的套路”,或者增刪幾條,或者換個說法,拆分重組,換個標題,一篇新文章就出來了。

再比如,很多幹貨過於追求理論上的完善、純粹,寫得過於艱澀難懂,應用性很差,雖然用戶讀了不明覺厲,紛紛收藏,但是大概再也不會拿出來仔細研讀,更談不上對工作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指導和啟發。

平臺內容同質化正在消耗用戶的耐心,更何況裡邊還夾著大量摻了水的偽乾貨,個性化寫作的需求已經擺在眼前,需要乾貨提供者做一些改變了。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自身進步的同時,從業者和用戶也在進步,知識分享也從比較古樸的“有一說一”的模式,走到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模式。只掌握基本常識、基本規律是不夠的,學會多元組合、靈活變化才能應對更多的需求、把握更多的機會。

做有情緒、有溫度的乾貨

近來一些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在強調“有情緒”、“有溫度”,這倒不完全是出於包裝的需要,而是互聯網產品的消費升級,將用戶對產品的認知與使用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從前具有普適意義的乾貨,在新的需求之下,反而顯得價值感降低,我們在很多幹貨下都能看到這樣的留言:

要是結合案例說一下就好了。

感覺好有道理就不是知道怎麼應用。

大部分都同意,可是現實的項目有幾個能這麼理想呀。

這個時候,就需要來點有情緒、有溫度的乾貨了。我們都知道,業內很多大咖都說過“情緒”對刺激分享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情感號的大V,都是擺弄情緒的高手。那麼,脫離了家長裡短、塑料姐妹花這類情緒的引爆點,知識分享、方法論乾貨該怎麼跟情緒結合呢?

我們可以結合職場日常的場景來考慮,我們想說的乾貨適合與什麼樣的情緒結合。下面就分享一些給乾貨加情緒的“小竅門”。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從恐懼中找

身在職場,時時都有“恐懼”的心理,它有可能來自kpi,有可能來自職場身份認同的焦慮,也有可能來自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等等。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標題:為什麼你的文案不賣錢、年薪3萬與年薪30萬的運營人有啥不同……這類標題就是將這種恐懼與擔憂的情緒植入,刺激用戶去閱讀。

不過呢,這些只是“標題黨”,用戶看到這樣的標題時,對文章內容是有期待的,如今大家都是見過世面的,如果這樣的標題背後,依然是一個很老套的乾貨文,用戶就很難買賬了。除了在標題里加入一些刺激情緒的字眼,文章的內容也要與情緒與巧妙地結合。

比如我們“運營拍檔”的大多數文章。熟悉小仙女的都知道,運營拍檔的文風就是“吃瓜吐槽講道理”。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情緒:擔心文章沒人轉發

乾貨:如何刺激用戶做出有效的分享行為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情緒:害怕犯錯罰錢

乾貨:內容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把控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從人際關係中找

情緒雖然是很自我的東西,但是它的來源往往是身邊的人際關係。比如,同事、上下級、甲方、用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這樣的“關係”,因而,在這種日常關係裡產生的情緒也是大家普遍熟知的,最容易引發共鳴。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甲方爸爸和老闆們真的是倒了血黴,不是掉水裡,就是沒有錢。而我們的用戶,依舊傲驕,依舊在一個個APP之後對你指指點點。在這種“大環境”下,拿甲方和老闆開玩笑、抖機靈的文章很多,也確實很有趣,但是我們今天講的是“乾貨文”啊,我們是運營知識分享平臺啊。所以,當然還是要看我們的案例。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情緒:懟老闆可真爽啊

乾貨:如何做一套靠譜的競品分析報告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情緒:提醒,又要和粉絲們鬥智鬥勇啦

乾貨:如何與粉絲有效互動,刺激UGC

從前,為了保證語言精煉嚴謹,為了自我標榜為精英高端人士,我們在乾貨文章的字句上耗費了太多精力,寫的人和讀的人都疲憊不堪。如今,我們更願意以對等談心的姿態與讀者交流,所以,在這類的乾貨文中,你會看到更多的案例分析、解決方案從無到有的過程、一個想法從建立到推翻到再建立的歷程。

通過情緒的植入與滲透,讓乾貨文讀起來更有層次,更容易使讀者建立與自身所處局面的關聯,更有實用價值。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到“大人物”身上找

還有一種尋找“情緒”的方法簡直百發百中,那就是在行業“大人物”的言談、經歷中去尋找可以跟讀者共鳴的情緒。通常來說,對於“名人”大家都有一些“吃瓜心態”,除了“大人物”身上自帶話題和關注點,他們非同常人的決策、判斷都容易牽扯出更多的可議論的內容。

比如我們可以嘗試組織這樣的文章:

老賈的帝國是咋玩完的?(分析樂視戰略問題)

老馬:說好的不做遊戲呢?(分析阿里遊戲佈局)

老雷這是要開百貨商店嗎?(分析小米生態圈)

“大佬”的背後,往往是行業性的話題,動不動就關係到格局與胸懷,這類的乾貨文通常都有一定的深度,相應地,行業受眾範圍會變窄。在這種情況下,出於“吃瓜心態”(甚至有幸災樂禍的心態)提出的種種問題,是很容易調動讀者興趣的,用比較輕鬆的語言和觀點,慢慢帶讀者深入瞭解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這就是情緒的作用了。

研究了近五年的乾貨,我們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情緒”有利於讓讀者產生共鳴,有助於讀者在某個內容上增加記憶點,這些理論已經有很多業內人士研究過、闡述過。我們以往可能更多地把情緒用在產品文案中,實際上,只要運用得當,乾貨文也可以表現出有情感、有溫度的一面。當然,這個“運用得當”需要我們不斷地觀察、試探、總結,不可以隨便飛起,更不能讓情緒把乾貨變水。同時,不管怎樣利用情緒,也不可忘了乾貨的根本,那就是乾貨本身要過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