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禪(38)|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

默照禪(38)|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

2018年第 41 期 總第 59 731日出版

默照禪(38)|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

其三

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龍門清遠佛眼禪師,五祖法演禪師之法嗣,俗姓李,臨邛(今四川邛崍)人。清遠禪師少時嚴正寡言,十四出家受具足戒,並究習毗尼(戒律)之學。一日,清遠禪師讀《法華經》,至“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一句時,產生了大疑問。他手持經書,請問講經師,講經師未能給予他滿意的回答。

遠禪師遂感嘆道:“義學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於是他便放棄了純粹的義學研究,卷衣南遊,來到舒州太平法演禪師(也就是五祖法演,當時他在太平接眾,後移住蘄州五祖)座下。

一天,清遠禪師正在廬州化緣,適逢天下大雨,因為路滑,他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就在他感到非常煩懣之際,忽然聽到附近有兩個人在吵架,相互詬罵,旁邊有人勸架道:“你猶自煩惱在!”清遠禪師一聽,言下有省。

默照禪(38)|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

道理講,佛殿禪堂遠比浩浩紅塵清淨,最適合修行人用功,在裡面悟道的機會應該比在紅塵中悟道的機會多才是。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為什麼會這樣呢?

佛的人可能都有這個體會:在日常走路的時候,如果想起來要念佛,就可以隨時隨地隨意地念,那時候覺得唸佛非常輕鬆,而且歷歷分明;可是,等到進入禪堂坐香、專門唸佛的時候,反而常常感覺到緊張,妄想反而多。箇中的差別就在於:在走路時念佛,心處於無所求、無所得的狀態,與無心之道最容易相應;而在禪堂裡唸佛,心則更多地是處於分別取捨、有所求有所得的狀態下,與無心之道背道而馳。所以,前者用力少而效果好,後者費力多而效果差,甚至適得其反。

禪堂裡用功,因為事先有了一個“我要如何如何”的有所求、有所得的心在(如我要入定、我要一心不亂、我要開悟),要做到無心反而非常困難。而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你事先並沒有像在禪堂用功時那麼多的預想,執著心很淡,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這時只要你能提起正念,反而最容易做到無心、最容易做到念念分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日用生活中,最容易培養我們無心用功,最有利於修行人擺脫諸如“認為只有在禪堂裡才能修行,別的地方都不能修行”這一類的隱密微細的分別心(宗門中稱之為“家賊”)。這就是歷代祖師為什麼強調學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以及喜歡在日常生活中啟發學人悟機的根本原因。

默照禪(38)|心裡閒閒的,沒有壓力

歡迎大家對《生活禪時代》積極留言互動

我們將有精美紀念品贈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