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1战机战斗中被两发导弹击中!最后关头却反败为胜!

在近三十年内,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等新锐机型陆续进入解放军航空兵作战序列,让中国军队的档次提升了不止一个级别,除了装备层面的进步,我军一直以来也在试图从治军理念上朝着更科学的方向靠拢。

中国歼-11战机战斗中被两发导弹击中!最后关头却反败为胜!

具有模拟无限制空战格斗特性的美国空军红旗军演以及美国海军TOP GUN成了我们的效仿对象,解放军从2013年开始举办的金头盔年度飞行技能竞赛正是学习后的产物,因其没有任何预设脚本,迥然于传统表演式演习而广受关注。

可就像歼7以及歼20同时在部队里服役一样,装备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军队作训理念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转换过来的,就连以创新性著称的金头盔亦不能免俗,在早期几次赛事当中,就因为比赛规则不完善而出现过不少奇葩的情况。

在歼10和歼11的对抗当中,歼10往往可以凭借更好的机动灵活性,抢先占据有利位置发射导弹,然而,在首发甚至连续两次击中歼11后,歼11最终却能反败为胜,在大比分上压倒歼10,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歼-11战机战斗中被两发导弹击中!最后关头却反败为胜!

事实上,金头盔赛事在如何判定输赢这件事情上,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起初自由空战竞技采用的是积分制方法,战机每击中对手一枚导弹,即算得分,之后继续反复缠斗,胜败最终由总得分界定,所以我们才看到了歼11反败为胜的情形。

因为作为重型战斗机本身就比中型歼10有更多的弹药挂载量,可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战机可以扛住一发以上的导弹轰击,无论俄系战机歼11再如何重型,它也是架飞机而不是辆坦克。

更何况坦克也扛不住导弹的轰炸,实战不是打游戏,没有血条,没有空中自动维修,被一发导弹命中就不会存在反击的可能性,所以后来金头盔改成了更加贴近实战的准“击落”制判定输赢,这种模式十分讲究一锤定音。

考验飞行员抢夺站位以及首发命中的技术,机会只有一次,稍纵即逝,可以说是相当实战化了,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准“击落”制也存在一定弊端,首先它的偶然性太大,一个操作失误或者疏忽,就可能导致老鸟败给菜鸟。

由于太过于贴近实战,整个过程发生得太快,飞行员的确是体会到实战了,却难以进行后续的经验总结和沙盘复原,相比积分制的反复缠斗,未必能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而且飞机以上天就被“击落”,那之前地勤人员的弹药,燃油补给工作岂不是白白浪费,训练效费比太低。

如何既保证实战化又保证效费比呢?这其实也是金头盔一直在摸索的课题,军中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实战化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问题”,所以就需要不停摸索,如今已经有人提议,依托实施评估机制结合“击落”制,形成多回合的复活机制进行比武,被“击落”后。

中国歼-11战机战斗中被两发导弹击中!最后关头却反败为胜!

并不像之前一样回到地面,而是从新站位,进行下一轮空战比武,最终以总回合数判定输赢,这也是目前的最优方案,有着将近三千个飞行小时的老飞行员亢卫民曾说过一针见血的话,飞行员和飞行员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把数据和动作飞得很漂亮的人,可以说他是优秀飞行员。

但他却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战斗员,而金头盔比赛的作用就在于此,让众多飞行员看清自己和实战要求之间存在多大差距,除了基本空战技能以外,金头盔比赛也引入了许多技术性抗衡,有一次一名飞行员开动了电子干扰设备,让对面屏幕一片雪花,直接打了个42比0。

中国歼-11战机战斗中被两发导弹击中!最后关头却反败为胜!

不过赛场和战场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现代战争已经很难再出现单一战机的单打独斗,在将来,如何将金头盔从单纯技艺比武扩大到整个空军联合作战体系的抗衡将是下一个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