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備案延期不用怕,投資人如何穩賺不賠?

P2P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金融主要的理財產品,因期限靈活、門檻低、收益高等特點一度成為人們追捧的投資方式之一。

剛盛行的時候,身邊不乏靠P2P理財平臺投資發家,買房買車的人大有人在。只不過在某寶跑路之後,接而連三P2P平臺非法斂財,跑路事件頻頻出現。投友們瞬間才驚醒,一聽到P2P,就像看到瘟疫一樣。

即便如此,來來往往,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沒有踩雷的投友們也大有人在。

如果以前,行業亂象,投資者每個人心中衡量的標準。但最近就不一樣了,比如是否通過備案、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都影響投友們的選擇。

P2P備案延期不用怕,投資人如何穩賺不賠?

然而,備案延期已是板上釘釘,整改難度太大,不管延期多久,驗收標準只會更嚴格。而且曾一直用銀行存管宣傳平臺安全和合規,也有雷了的新聞。

例如,善林金融旗下的善林寶、善林財富和億寶貸三家P2P平臺接入了廈門國際銀行和新網銀行,三家平臺累計成交量超過百億,即使如此,善林金融照樣雷了。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789家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39家出問題。銀行資金存管的也不代表就一定安全。

比如平臺仍然可以通過各種不合規的手法拿到投資人的錢,比如發假標,或是營造一個空殼公司借款的假象。

同樣備案是底線,平臺通過備案並不代表今後可以暢行無阻,也不代表平臺不會出問題,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平臺的後續合規化發展。

大家又愛又怕的p2p,現在連衡量的標準都不準了。如何選擇安全靠譜的平臺,很多人迷茫了。但是遇到目前這種混亂的市場情況,我們不能怕,要積極的去想辦法,不僅要讓自己不踩雷,還能同時獲得相對高的投資收益,來抵消通貨膨脹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其實,花點時間真正去了解,蒐集各種信息,綜合判斷對比,市面上不乏一些可靠平臺。就在最近,很多人發現,不是P2P的風零度相對安全,收益穩健。

不是P2P,那風零度具體模式流程是怎麼樣的呢?

有點意思了,原來它不以借貸利息為收入來源,而是通過提供擔保服務獲取收入。平臺綜合運用互聯網+擔保+創新、AI技術等為方向,通過大眾分保的創新模式,智能地為所有債權人的每筆債權資產匹配足夠多的投資人承保,達成債權資產風險的“細化分散消化”,充分保障債權人的資產安全。

P2P備案延期不用怕,投資人如何穩賺不賠?

通過嚴格篩選把控,確定是否擔保,並自動計算所需保證金並自動其理財產品;投資者認購買理財產品份額,獲得收益,併成為實際擔保人;同時系統匹配擔保,單筆投資可匹配擔保數十個機構的數百個項目,當某個機構的某個項目出現不良時,只佔該筆投資的幾百分之一,而收益佔該筆投資的1/8左右,遠遠大於承擔的不良金額,大大的分散消化風險。

這樣看,比P2P風險確實小很多,據瞭解,上線初,向金融辦申請批示,所謂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從一定層面上說獲得先行先試的認可;另一方面,擔保是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同時平臺也積極與持牌大型機構合作申請成為首家網絡擔保公司。

在很大程度上,其商業模式決定平臺價值、安全係數和發展前景。如果還不知道選擇什麼平臺好,它還是值得研究一番。如果是選擇一些P2P知名的、找些收益高的,或者不停打廣告的平臺,這樣選出來的可能心裡都沒譜。只有自己付出努力,全方位分析,才能在魚龍混雜的行業中,求得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