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什麼是公有鏈?價值是什麼?

這是一場屬於先覺者的機會!老貓也創辦了一個區塊鏈學習平臺:老貓區塊鏈網課。歡迎大家一起在v上搜索關注充值信仰!不至於在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踏空。

在幣圈已經有無數人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到,2018年將是諸多千萬級底層鏈項目死磕的一年!

eos、ae、neo、eth、cs....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什麼是公有鏈?價值是什麼?

現在的公有鏈是不是已經兩隻手數不過來了!然而,老貓想要提醒大家的一個關鍵點是:

真正創造區塊鏈價值的並不是底層鏈的主網絡,而是興建在主網絡之上的DAPP。

成功的底層鏈必須擁有背後強大的DAPP項目集群的支持。 雖然DAPP的基礎構建條件與底層鏈主網絡息息相關。但DAPP的項目質量同樣影響著底層鏈的生態質量。當然我相信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們依舊有很多人分不清“公有鏈”,這三個字的含義。今天老貓就給大家安利一下什麼是公有鏈。

公有鏈是任何節點都是向任何人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個區塊鏈中參與計算,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下載獲得完整區塊鏈數據(全部賬本)。並且在公有鏈開放的性質使得程序開發者沒有權利去幹涉用戶的權益。其實我們可以從公有鏈的命名上就可以推斷出來:公有不就是公共持有嘛。不依靠官方組織及管理機構,沒有中心服務器,完全依賴於鏈上的參與方,所有的參與方又基於共識機制開展工作。在公開的環境裡,密碼學保證了交易不被篡改,同時進行驗證及激勵,在陌生的網絡中建立共識,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信用機制。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什麼是公有鏈?價值是什麼?

而在公有鏈正常運行的過程中,token系統是整個區塊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雖然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公有鏈來說,這可能是最有效的協作機制及激勵機制,乃至於鏈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實現,也都離不開它。同時,token系統還會對公有鏈體系產生一定的限制功能,比如說以太坊的GAS機制,要發行程序就需要消耗燃料,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大量惡意或無價值的程序對系統造成攻擊或加大承載。試想一下,如果以太坊上沒有代幣的話,誰要做專門的系統開發維護,優質DAPP開發者如何獲取獎勵,它會是一個自恰的生態系統、完整的商業模式嗎?再比如利用智能合約對數字資產進行自動化管理的NEO(小蟻幣)如果小蟻區塊鏈上登記發行數字資產不需要消耗小蟻幣,誰來幫他們登記發行,小蟻團隊、投資人和專業記賬人都喝西北風去嗎?

那token為什麼可以決定所應對的區塊鏈項目的成敗呢?接下來老貓以以太坊舉例說明一下,

大家都知道以太坊算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的區塊鏈項目之一,在以太坊的體系中支撐了 1000多種token 的平臺,光這些token的市值已經達到了千億級別。但是以太坊卻沒有收這個發行token的項目方一分錢。舉個例子作對比,你能想象一下同樣都是做平臺的京東或者是天貓,不收平臺上數以萬計的商家一分錢的服務費嗎?但是在區塊鏈上,向以太坊這樣的平臺到了,而且成功了,那這裡面的秘密是什麼呢?

區塊鏈的token,也就是代幣,其實都是憑空生出來的“錢”,在傳統的經濟活動中,是首先創造出一個價值,然後再吧這個“價值”售賣出去換錢,在區塊鏈的世界是先把“錢”印出來,然後再把價值捆綁在“錢”上,這樣子就徹底的改變了價值與錢之間的邏輯。

假如我創造一個區塊鏈項目,創造出來後,它就不屬於我了,我怎麼從中盈利呢?

一,要創造價值,二,我要跟其他用戶一起去搶奪token。這個令牌流轉起來之後,在不同的人手裡面流動,如果這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的token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捂著,而沒有流轉到的用戶手上,那麼可以預見的是這個token的價值幾乎等於0,只有大部分用戶都能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附加到token上面,這個token才會很值錢。這個邏輯是不是新的?而隨著token的不斷流轉,會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是淨流入不創造價值的人手上,二是淨流入創造價值的人手上,前者會導致token貶值,然後逼著持有者拋出;後者會導致token升值,也會逼著持有者拋出。完全是動態的轉化,但區塊鏈也會有馬太效應,就是我們會看到一些玩法不對路的token,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奔著歸零的節奏去。

聊到這裡,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不論是公鏈項目也好,還是依託於公鏈項目之上的DAPP也好,有什麼具體的經濟前景,仍然在於其價值的發現,價值的發現從思想原型的建立,治理結構的設計、到產品的開發,使用的論證,用戶的認可,經濟價值的體現,完成一個完整的價值可視化閉環。要知道我們今天體會到的互聯網的價值,誕生在上個世界60年代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