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篇写了一个与梁山好汉无关的人物,作者是要告诉读者什么?

古本第一回,通行本的第二回中,《水浒传》的题目为“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在写梁山好汉出场之前,施耐庵先写了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恶了高俅高太尉,最后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的故事。那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一下事情的大概经过。高俅是东京城里的一个泼皮,因为和端王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踢球。端王后来即位,就是北宋徽宗皇帝。徽宗帝即位半年,便把高俅升任为殿帅府太尉。

水浒开篇写了一个与梁山好汉无关的人物,作者是要告诉读者什么?

高太尉上任第一天,下级官员都各自呈上手本,开报花名。高太尉一一点过,就差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原来王进半月前染病请假在家休养,太尉得知大怒,说手本呈来了,却人不来,分明是抗拒官府。遂派兵去捉拿。

王进无妻儿,家下只有个六十岁上下的母亲。他的父亲此前在街市上看见高俅作恶,便一棒将高俅打翻在地,卧床几个月。如今当了太尉,自然要公报私仇。王进带病来到殿帅府,高太尉破口大骂一通,叫左右加力往死打王进。军正司告道:“今日是太尉上任的好日子,就且饶了他这一次。”

高太尉大骂道:“你这个贼配军,且看众官面,今日饶了你,明日再和你算账。”

王进回到家,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知道从此后已经无法在东京过安稳生活了。

明智的母亲出主意说:“三十六计,走为上。只是没有一个去处。”

王进寻思说:“只有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他镇守边廷,手下将官曾到京师,儿子教过他们枪棒。那里是用人处,足以安身立命。”

水浒开篇写了一个与梁山好汉无关的人物,作者是要告诉读者什么?

可以看出王进去延安府的目的也是为国家效命,是一个忠臣。于是设计调开了高太尉派来的两个牌头,收拾了家里粗重,扶娘上马,母子二人去了延安。途中母亲得病,住在史太公家里,王进给太公儿子史进教了武艺,离开去了延安府。

此后史进去找师父,来到了渭州城。也没有打听到师父到底有没有去延安府,不得而知。清代江南才子金圣叹曰:“开书第一筹人物,从此神龙无尾。”

中国古代倡导忠孝两全,虽然忠孝不能两全,但忠心的人一定是孝顺的人。王进带着母亲出走,“母子二人”出现了十九次,足以看出王进是个孝子。受到高太尉迫害,他提出去延安府镇守边廷的老种经略相公处为国效命。这说明王进是个忠臣。

水浒开篇写了一个与梁山好汉无关的人物,作者是要告诉读者什么?

王进是忠孝的代表,社会中忠孝最后不知所踪。有人认为是作者写漏了,我认为这是有意而为。作者有意让忠孝消失,来反衬社会制度变得更加黑暗。走了王进,来了高俅。那忠孝去了哪里?潜藏在民众心中。遮盖社会制度的就是以高俅为代表的泼皮、刁徒。正因为社会制度失去了最基本的原则,才有了梁山好汉的出现,冲破黑暗的法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