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一棵樹,這兩家人鬧了30年!南陽法院讓庭審在百姓家門口「秀」起來!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提出,“要不斷深化司法公開,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河南省南陽市作為一個地處中部的農業大市,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經濟欠發達、社會矛盾複雜,群眾法律意識普遍偏低,如何在公正高效審理案件的同時兼顧庭審公開、便民訴訟,一直是南陽市兩級法院的不懈追求。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南陽市兩級法院在繼承人民法院巡迴審判這一傳統工作模式的基礎上,以巡迴審判為載體,兼顧便民訴訟、司法公開、院媒協作、普法宣傳等工作職能,讓老辦法煥發新光彩,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便民訴訟獲打call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家住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賀莊村,年近70歲的張大娘得不到兩個兒子的贍養,她一氣之下將他們起訴到法院。考慮到張大娘年事已高,是聾啞人,行動不便且天氣嚴寒的實際情況,法院不僅為張大娘請來了一位翻譯和一位法律援助律師,還把庭審現場搬到了大娘所在村。

“啊喔,啊喔……”

“她的意思是她現在不想跟著二兒子了,她想回老家獨自生活。”

冬日裡溫暖的陽光下,張大娘坐在原告席上比劃著,旁邊坐著法院為她聘請的翻譯跟著解釋,法律援助律師則從法律專業角度幫助張大娘進行舉證和說理辯論。原本感覺劍拔弩張的庭審,原告席上的這一幕卻讓人倍感溫馨。

莊嚴的庭審過後,經過法官的耐心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張大娘的兩個兒子均同意按月支付撫養費。法官宣讀完調解協議的話音剛落,現場立即響起掌聲。

不僅是為殘疾人,凡是瞭解到案件中身體有傷行動不便,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以及年紀太大出行不便的當事人,南陽法院都會盡量採用巡迴審判的方式方便其參加訴訟。

“為南陽法院的便民服務點贊!”看到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天平南陽”上關於巡迴審判的報道,網友“中國好姑娘”這樣留言,該留言也因為獲得多達596位網友點贊而置頂。

庭審在樹下進行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民事糾紛案件,尤其是涉及相鄰關係、土地承包、土地權屬糾紛的案件,只有到案發現場去,才能準確瞭解案件實際情況,讓審理更加公平公正。

“這棵樹30多年了。過去是一棵小樹,我出去打工回來,就長成了一棵大樹,影響我一家人的通行,必須砍掉!”張老漢拍著大腿氣憤地說。

“這棵樹在我家地盤上,我家的樹我做主,誰也沒有權隨便砍!影響不影響你的通行,法院說了算,何況誰砍樹,都得給我錢。”鄰居李老太針鋒相對。

社旗縣賒店鎮東裕社區的兩戶老鄰居,就因一棵大榆樹竟鬧得不可開交。

為妥善解決糾紛,社旗縣人民法院的法官們邀請人大代表、居委會幹部、人民陪審員及當事人鄰居20餘人,來共同化解這個盤根錯節的糾紛。為了更有利於查明案情,法院特意把巡回法庭設在這棵榆樹的旁邊,開庭審理這起糾紛案。

法庭辯論結束,經過細心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張老漢補償李老太1000元,李老太同意把樹砍掉。一場跨越30年的糾紛就此結束。

司法公正看得見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周強院長在全國新聞宣傳工作會議上指出:“司法公開是衡量法治發展的標尺,是法治社會的本質要求。”南陽兩級法院致力於把巡迴審判作為司法公開的一條重要路徑,尤其是群眾關注的熱點案件,盡最大努力通過巡迴審判方式進行審理,並當庭公佈審判結果,讓百姓看在眼裡、聽在耳裡、服在心裡。

今年4月18日上午9點,南陽市鎮平縣晁陂鎮齊營村村道停滿車輛,一池塘旁邊人頭攢動熱鬧異常,大家對著池塘議論紛紛。原來,南陽中院民二庭當天來到這裡,對一起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巡迴審理,而被汙染的正是此處的池塘。

鎮平縣素有“中華玉都”的美譽,齊營村三位楊姓村民購買機械在家中生產石臼石杵並進行銷售。為圖省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石渣、廢石塊等固體廢物和廢水,在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傾倒、排入該村池塘內。

涉案坑塘是齊營村村集體所有的財產,三被告為了個人經營而不惜損害生態環境,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案件的處理也是村民關注的焦點。

“這個案件不僅關係到周邊村民的環境利益,還涉及作為審理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這種新類型案件的司法機關,我們法院的此項工作是否經得起群眾檢驗,能否得到百姓認可。”作為本案的審判長,南陽中院民二庭庭長李新華這樣認為。

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主要內容為三被告立即停止向涉案池塘內傾倒固體廢物、排放汙水等侵權行為,同時自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三被告將已傾倒塘內的固體廢物共同清理乾淨,標準由環保部門審核……

池塘終於能恢復原狀了!得知處理結果的村民們奔走相告、拍手稱快。

“公平正義不僅要靠公正司法得以實現,還要靠無死角的司法公開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談到對巡迴審判的要求,南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龐景玉瞭解到該案的具體情況後說。

不辭辛苦忙普法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今年4月10日下午,在溫暖的春日陽光下,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的操場上人頭攢動,四千餘名師生整齊地坐在大操場上,享受由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法院定製的一頓法治大餐。

“今天兩個鏡頭最讓我觸動,一是罪犯被押下囚車那一幕,二是罪犯的媳婦抱著不足一歲的孩子在現場哭泣的那一幕,作為年輕人,以後做事情一定要遵紀守法,決不能衝動!”旁聽完庭審,學生廖君葉這樣說。

李某與兩名同夥醉酒後到某小區家屬院時,因登記問題與值班保安發生口角,李某遂打砸保安值班室,破壞停車設備。次日0時許三人又竄至路上無故攔截一輛出租車並毆打乘客。當天,臥龍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們來到該校,對這起尋釁滋事案進行公開審理並進行了公開宣判。經過法庭詳細的審理,法院最終判決李某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個月。

庭審結束後,主審法官還結合該案例及近年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校園欺凌、網絡詐騙、傷害、盜竊等類型案件,以案釋法,通過對案例的講解讓同學們瞭解到今後如何更好地預防犯罪和通過什麼渠道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贏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

“作為一所綜合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們年齡還小,對自己的行為辨識能力差,迫切需要法律知識,需要法院多組織像今天這樣的普法活動,我們對今天法官們的辛苦工作表示由衷感謝!希望你們以後能經常過來!”庭審結束後,該校學生處主任魏德才表示。

聽著社會各界的需求的聲音,望著他們期盼的眼神,法官們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類似上述活動,南陽兩級法院每年都會組織千餘起,法官們精心挑選案件、精心選擇普法對象,力爭做到精準普法,讓社會公眾更多地學習法律知識,讓社會盡可能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和諧穩定。

院媒聯姻成效顯

为了一棵树,这两家人闹了30年!南阳法院让庭审在百姓家门口“秀”起来!

為了進一步擴大巡迴審判的普法宣傳效果,南陽法院積極與媒體聯動,每次巡迴審判均邀請省市十餘家媒體記者同行。有了媒體記者的參與,一篇篇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的普法稿件都會在活動第二天出現在省市各主要報紙和網站上。

“聞著報紙油墨香,看著普法好文章,南陽法院巡迴審判真給力!”網友“哥的寂寞你不懂”在南陽晚報官方微信號後臺這樣留言。

為提升普法宣傳深度和廣度,南陽中院與本報聯合舉辦的普法欄目《走基層,與巡回法庭同行》,精選巡迴審判過程中具有普法意義的典型案件進行專題報道,並收到良好效果,該專欄先後榮獲中國城市黨報名專欄獎和趙超構新聞獎優秀專欄二等獎。

“和法官們一起出來的多了就會知道,從排期開庭、提前選擇場地、安排佈置庭審現場桌椅板凳、提前瞭解天氣……每一次巡迴審判都需要耗費很多精力,開庭當天還要處理好案件,實在是太辛苦了。不過看著案件順利審結,一篇篇凝聚著辛勤與汗水、體現著法律和民情的稿件發出來,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談到五年以來參與巡迴審判的經歷,本報記者王付栓這樣說。

5年來,南陽兩級法院共通過巡迴審判方式審理案件35000餘案,60000餘名當事人通過巡迴審判享受到法院帶來的便利;共發表各類宣傳稿件17000餘篇,近2000萬人次通過巡迴審判接受法治教育。

南陽兩級法院以巡迴促普法、以巡迴促公開、以巡迴促便民,在巡迴審判過程中邀請媒體記者同行,見證報道案件的審理,真正起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大片”的效果,南陽兩級法院的群眾滿意度保持逐年上升態勢,如今,巡迴審判已經成為南陽法院一張亮麗的“名片”。

本報記者 王勇 通訊員 趙暉 白丞博 文/圖丨圖片部分來源天平南陽丨責任編輯 陳明磊丨監製 於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