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高考第一天,975 万学子进入考场。今年广东地区的作文考题是:给 2035 年的一封信。

2035 年是一个颇有象征意义的年份,很多当下的规划,长远者也暂时截止于 2035 年,包括汽车行业。

2018 年,汽车跨国巨头纷纷亮剑电动化甚至于其他燃料电池车型,在这个大潮里寻找最恰当的路径,丰田以 HEV 为基,加速 PHEV、EV 和 FCEV 等的商业化。大众直接抛出和江淮的首款合资纯电动 SUV,验证市场期待。通用汽车也在上海发布电气化战略,并亮了底牌让媒体参观通用汽车中国前瞻科研技术中心的电池实验室和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

当通用、大众、丰田等跨国巨头规模化量产电动化产品后,2035 年的世界,也就 " 面目全非 " 了。

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的世界将是怎样的?

2035 年面目全非的世界,将是电动化产品的天下。

欧洲已经宣布,可能最早在 2035 年实现全面电动化。中国也在反馈中,海南省率先规定 2030 年禁和使用售燃油车。即使很多人吐槽 " 新能源 "" 电动化 " 议题提出许久而无 " 实质的飞跃 " 进展,如今明确政策紧逼下,市场节奏将会逐步加快。

而在中国市场,电动化产品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自主车企在 " 换道超车 " 的信念下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跨国车企面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 略不得已 " 进行着技术创新,两者将最终促成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人和岛智库认为,2035 年中国将引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

这种对中国市场的乐观,也直接导致电动化布局在各大跨国车企中 " 竞争性 " 展开。

在通用的规划里,至 2020 年,要在中国市场推出 10 款新能源车,到 2023 年,在华新能源车型总数要再翻一番。这意味着到了 2035 年,数量会更庞大。

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大众在电动化的规模布局上更激进一些。按照规划,大众集团旗下包括奥迪、保时捷以及斯柯达各品牌的电动化产品,全球销量在 2025 年要达到 300 万辆。这其中,2020 年至 2022 年期间,大众汽车品牌将会在中国实现 8 款 MEB 车型的本地化生产,同时引入 2 到 3 款进口的 MEB 车型。

丰田也明确给出数据目标:到 2030 年,全球电动化汽车年销量计划达到 550 万辆以上,作为零排放车型的 EV 和 FCEV,力争年销量达到 100 万辆以上。其中,到 2020 年丰田将在中国市场投入 10 款电动化新车型。

从产品数量,到产品销量,各大跨国车企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划,推动电动车产品的落地。所以从现在到 2035 年,世界上将经历不少于目前的四五种电动化产品。

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哪种电动化产品更好?

而哪种产品更好?目前这个阶段谁也无法预知,即使是百年企业规模车企,都在边走边看," 开放化 " 是当下的整体状态,各大跨国巨头也不轻易透露技术路径的秘密。

通用目前显然就是 " 广撒网 " 中。通用汽车旗下有 3 款新能源产品已投放中国市场,包括凯迪拉克 CT6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别克 VELITE 5 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及宝骏 E100 纯电动车。不久之后,别克 VELITE 6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及其姊妹车型 VELITE 6 纯电动车也将陆续上市。即通用将拥有 PHEV、EV 等技术路径,另外还有轻混系统。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5 月,通用汽车在华新能源车产品的累计纯电动行驶里程已超过 7500 万公里。

而大众的 MEB 平台显然透露出将以纯电动车为主攻方向。但目前被奥迪 A8L 炒火的 48V 轻混系统,将是这一平台量产规模化纯电动车型之前,最佳的一个过渡。

哪种更好呢?谁也无法给出答案。可能就像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电气化总工程师高珍妮(Jennifer Goforth)所说,通用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市场反馈推导出产品布局。

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哪个品牌的车更靠谱?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另一个落地点是要买哪个品牌的车型,哪个品牌更靠谱。特别是造车新势力 " 蒸蒸日上 "。

所以要看哪个企业的技术布局更坚实。丰田的技术可能在当下最受信任,大众在 MEB 搭建并量产起来之前,无法判定技术程度。通用则可从其在中国布局的电池实验室和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窥见一二。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科研技术中心的电池实验室是主要开展电池系统的研发、验证与测试工作,同时进行电池化学成分和单体电池设计等基础科学研究。

而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作为通用汽车全球第二家以及北美之外第一家电池装配中心,对标美国布朗斯敦(Brownstown)电池组装工厂,严格遵循全球统一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标准。

" 通用将上下游供应商的玩法都摸透了。没想到通用这么强大。" 参观后,一位媒体人感慨。从目前看,通用这套布局相比大众,是要更高一层。这种技术储备,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撑。

汽车跨国巨头的电动化高考:给 2035 年的一封信是世界将面目全非

但是当然,产品都需要市场的检验。

只是到了 2035 年,这些创新的跨国车企带给世界的改变,确实相当让人心潮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