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四川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古时剑南五关之一的白马关。现今白马关位于四川德阳市罗江倒湾八卦谷,白马关曾多次更名,历史上汉高帝骑白马路过此地、庞统和刘备曾经在山下互挽坐骑这两段历史,而将此关永久定名为白马关。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关楼上这“白马关”的关名,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墨宝。白马关地处川西北边缘,三国时期作为蜀国的最后一道军事防线,自三国起到清代止,白马关曾发生大的战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公元263年,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率蜀军血战魏将邓艾后全军覆没,导致关破绵竹失,刘禅降,蜀汉亡。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落凤坡(庞统祠)

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14年,湖北襄阳人,智慧超群。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庞统到刘备身边任职以后,给刘备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计策,其中就包括“三计策蜀”,以至于刘备集团后来尽有荆益之地,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雏城中流矢阵亡,时年三十六岁。庞统的死让刘备感到非常的痛惜,将其厚葬于白马关。公元222年刘备称帝以后,追封庞统为关内候。而后又被谥为靖候,并在墓前建祠祭祀。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庞统祠是四川境内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三国蜀汉遗迹。

千余年来,庞统祠墓历经苍桑。公元1682年,王屏藩乱蜀,庞统祠墓毁于战火,康熙三十年(1707年)四川巡抚能泰在原祠墓基础上复建成今天的规模,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统祠墓共分为门厅、二师殿、栖风殿和墓园四部份。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庞统墓,是在康熙三十年重建的,完工以后当时的四川巡抚能泰亲笔题写了墓碑。

庞统墓外观,像一个巨大的古代将军头盔的形状,这是因为在刘备称帝以后,追封庞统为“关内侯”,后又被谥为“靖侯”。因中国古代有文官拜相、武将封侯的惯例,所以在清朝重建庞统墓的时候,就把它修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整个墓的主体共分为三部份:上面的镂空宝塔,是以佛塔的形式修建;中间微微翘起的八角凤尾,是道教八卦的延伸;下面的圆体是儒家治世思想的体现。因此整座庞统墓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自明朝以来,逐渐-建统治阶级利用的“佛、儒、道”三教合一思想。

在庞统墓前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马亭,里面塑的是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和庞统的坐骑“胭脂马”。当年刘备爱才,体恤下属,将自己的白马换给庞统骑。而庞统骑着白马进至落凤坡的时候,伏兵以为骑白马者为刘备,于是万箭齐发,庞统魂归落凤坡。

千百年以后,有人曾在庞统祠的墙上,佚名留下一副楹联:“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这其中所蕴藏的故事,就任凭各位的思绪去发散了。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五丈原(诸葛庙)

五丈原(诸葛庙)现今位于中国宝鸡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跋山涉水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强弩之末积劳成疾,建兴十二年(234)八月,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在五丈原修了诸葛庙,从此五丈原得以闻名于世。五丈原诸葛亮庙创建于元朝至元初年(公元1246年)。1700多年来香火旺盛,文人墨客皆来祭拜题词。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庙修建在台塬的北边缘处,坐南朝北,面对渭河,象征着诸葛亮毕生都在向往北伐,追求国家统一。庙门华丽壮观,大门上方有一竖匾,上书“五丈原诸葛亮庙”。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门厅内东西两侧分别站立蜀国大将魏延和马岱。庙呈长方形,五丈原诸葛亮庙

分东、中、西三进院落。

中院为主院,分献殿和正殿,献殿前有鼓楼和钟楼,与其它庙宇不同之处是鼓楼在东,钟楼在西,据说是因为庙宇朝向所制。

献殿大门上方有一横扁,书有“五丈秋风”,殿内有诸葛亮出师表石刻展,还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诸葛亮一生评述石刻。

献店和正殿之间有八卦亭,展示诸葛亮研究八卦,并按八卦布兵摆阵。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庞统、诸葛亮皆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谋士,正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千百年后剩下了就是后人对他们的祭奠和缅怀。他们的传奇人生是否能够吸引你前去祭拜呢?

四川三国古战场旧址——庞统命陨落凤坡、诸葛病逝五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