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岛咖啡:消费升级下的困境

上岛咖啡:消费升级下的困境

当星巴克、COSTA咖啡让今天的年轻人趋之若鹜时,你还会想起十多年前遍布中国地方城市的上岛咖啡吗?

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刚刚显现,经济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那时候,舶来品都是稀罕物儿,肯德基、麦当劳都属于餐饮界的“奢侈品”。上岛咖啡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于1997年进入了大陆这个广袤的市场。当时的大陆市场上,作为舶来品的咖啡同样是稀罕物儿,普及率不高,所以咖啡厅也自带一种新鲜和奢侈感。

上岛咖啡创立于1968年的台湾,1997年与唐城集团合作扎根海南省,正式进入大陆市场。当时,咖啡连锁店巨头星巴克、COSTA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缺少同行业竞争者的上岛咖啡一家独大,在最好的时机,抢占了巨大的市场。

可以说,当时进出这类咖啡馆是件很有面子的事,而上岛咖啡无疑成了面向商务人士的高端品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上岛咖啡开始从北上广等城市逐渐下沉,扩张到省会城市,地方城市,甚至是地方的小县城。短短几年的时间,依靠拓展加盟店,挂着上岛咖啡招牌的门店在大陆达到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看见上岛咖啡的身影。

上岛咖啡:消费升级下的困境

然而,好景不长,在上岛咖啡加盟店大肆扩张的同时,外资品牌轰轰烈烈地打入了中国市场。随着1998年星巴克进入中国,紧接着,COSTA咖啡、太平洋咖啡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咖啡连锁店,一时间,国内咖啡店市场外资林立,国产品牌上岛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挑战。

彼时,星巴克、Costa等外资咖啡连锁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城市,其发展路线从一线城市逐渐下沉。在外资品牌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上岛咖啡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2014年左右,上岛咖啡迎来了关店潮。大城市几乎只存在零星的几家,中小型城市的上岛咖啡也举步维艰。

随着外资品牌进一步下沉,国内消费在快速升级。当星巴克已经不再稀罕的时候,说明时代已经变了。不仅是一、二线大城市,中小型城市的消费者也有了更清晰的品牌意识,人们越来越追求高端品牌,而上岛咖啡显然已经无法顺应这一趋势。

咖啡馆行业高速扩张的年代已经过去,行业的替代者众多。当同行们纷纷为自己的品牌增值从而更好地顺应品牌时代的到来,上岛品牌的发展不仅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势。


上岛的危机,不得不提到它的加盟模式。不可否认,早期,上岛的加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快速占领了国内市场,这或许也是上岛咖啡过于依赖品牌加盟模式的原因。然而,上岛的加盟模式过于简单粗放,加上品牌发展后期已经陷入了“船大掉头难”的窘境,为上岛的品牌带来了“致命伤”。

简单来说,上岛咖啡的加盟模式就是——“只收钱,不做事”,仅仅收取初次加盟费以及后期续约费。上岛咖啡收取加盟费用后就基本撒手不管,采取放养制度。既没有开店选址的调研和指导,也没有中期销售的支持,甚至没有后期营销数据分析,除了一块上岛咖啡的金字招牌,加盟商只能各凭本事地摸索前行。

能力参差不齐的加盟商,加上缺乏统一指导和管理,开始“放飞自我”,过度自由发挥。于是,上岛咖啡慢慢变了味儿——有的店,咖啡质量上乘,环境舒适;有的店面乌烟瘴气,喧闹嘈杂。原本“高端商务会谈场所”变成了“地方炒菜”和“抽烟打牌聚会”的地方。

上岛咖啡:消费升级下的困境

(某上岛咖啡店菜单,完全沦为简餐厅)

产品质量不一,服务参差不齐,经营不善的加盟店不仅纷纷倒闭,恶劣的口碑也给“上岛”这一品牌抹了黑。可以说,“上岛”实行这样缺乏统一品牌管控标准的扩张模式实在是得不偿失,加盟商自扫门前雪,损害的实际上是“上岛”品牌的整体形象。

实际上,上岛咖啡近年来始终在吃品牌的老本,除了加盟商的数量不断增加,上岛咖啡的品牌价值一直在被消耗。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不进则退”,当其他来自海外的正宗咖啡馆品牌不断完善产品、服务及店面管理的时候,上岛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长此以往,品牌力渐弱的上岛或许将无立足之地。

从更高的角度而言,上岛咖啡的惨淡的背后是时代的快速发展之下,中国人消费能力和见识的提升。当年,上岛咖啡抓住时代给予的机会,在洋品牌未进入大陆市场前,以“假洋鬼子”的身份抢占了市场先机。然而,来自美国的星巴克,源自英国的COSTA到来之后,纯正的“血统”让中国人认识到原来它们才是真正的西方文化。

另外,咖啡说到底是一种舶来品,并非植根于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大部分国人对咖啡的消费只是偶尔行为,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咖啡更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上岛咖啡馆的出现真正价值并不在咖啡本身,而是提供了一个体面的商务会谈场所。因此,与其说人们在上岛咖啡消费的是咖啡,不如说是在消费空间、消费新鲜感。当星巴克、COSTA等外来咖啡厅逐渐遍布城市,上岛自然也就失去了“新鲜”、”体面“的光环,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

上岛咖啡的“过气”是对每一个国产品牌的警示。在当今的中国,品牌时代已经来临,消费升级之下,是品牌经济的崛起。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只有努力往上爬的品牌才能得以生存。要想打造、维系一个强有势的品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摒弃浮躁、功利的商业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