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能颠覆三观的历史真相?

九州智商管理总部


历史上很多事情总是能让人感到震惊,颠覆对历史的认知,下面简单说几个。



凿壁偷光的学习榜样竟然成为了贪污犯

西汉时期,匡衡年幼非常努力读书,但是因为家中贫困,买不起蜡烛。而努力上进的匡衡为了晚上也能够读书,所以在墙壁上挖了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的光亮来读书。后来匡衡也因为才学成为了朝廷大官。



公元前36年,匡衡成为了汉朝丞相,封乐安侯,总理全国政务,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成为了一代读书人的典范。

但是,匡衡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地图的失误,非法侵占食邑封地4万多亩,结果被人举报,汉成帝时,被罢免了所有职务。兜兜转转走一圈,最终又成为了庶人。



四岁能够让梨的孔融竟然因为不孝而死

孔融是孔子20世孙。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孔融幼年的时候就知道长幼尊卑,懂得谦让礼仪。成为了聪明、道德的代表。



但是在孔融成年之后曾经发表过不孝的言论;“一个是说父与子,没有恩义,只是情欲发作而已。母与子也没有关爱,只是一件东西暂存在瓦罐之中,倒出来就没有关系了。”还有一个言论是;“如果闹饥荒的时候,父亲对自己不好,宁可把东西给别人吃。”

孔融被曹操处死之时,他的两个儿女也不感到悲痛,反而继续着自己的游戏,别人问他们为什么?二人答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最终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后,把这两个孩子也处死了。



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皇帝

一般我们印象中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三千,妻妾如云。即便是诸侯王也拥有一个王后、3夫人、9嫔、27世妇、81御妻,共计121老婆。

但凡是都有例外,明朝时,明孝宗朱佑樘一生仅仅娶了一个老婆,过起了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即便是众多大臣强烈要求皇帝为国家着想,多娶几个妃嫔延续子嗣,也都被朱佑樘拒绝了。


清朝的剃发令竟然是汉人挑唆

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下达了剃发令,规定全国各地从文件到达之日算起,十日内必须剃发易服。

实际上,这条命令是汉奸孙之獬的建议。

清军入关之后,迅速占领了北京,所以孙之獬也就投降了。因为当时投降的人很多,所以孙之獬也并没有受到指责。



但是,孙之獬为了迎合满清朝廷,选择了剃发易服。但是朝廷分为汉班大臣和满班大臣,满班大臣认为孙之獬是汉人,不能和自己站在一起。汉班大臣看到孙之獬剃发易服,也不许他入班。孙之獬感到羞愧难当。所以奏请了多尔衮,请求让汉人也剃发易服,因此才有了让人痛恨的“剃发令”。

不过,最后孙之獬在老家之时,被反清志士生擒,为了解恨,人们把他头上用锥子栽了很多头发,最终还把孙之獬给大卸八块了。



嘉定三屠的主使竟然是汉人

清朝在稳定北京局势之后,开始攻打南明政权,在接连攻下南京、杭州、苏州等地之后,多尔衮也下令南方百姓需要剃发易服。

剃发令在嘉定引起了强烈的反抗,百姓积极的展开防御,这时原来投降清军的将领李成栋,开始攻打嘉定城,最终攻破城池后,因为自己弟弟在这次大战中被杀,开始第一次屠城。一日之间屠杀百姓3万余人。



屠杀数日之后,李成栋认为嘉定已经稳定的所以选择退军,但是剩余的百姓又开始了反抗。李成栋再次开始屠杀,城中百姓因此被屠杀殆尽。

二次屠杀之后,嘉定已经成为了空城,过了20多天,嘉定周围的残余明军和百姓进入了嘉定城。李成栋率军第三次攻下嘉定,这一次屠杀,嘉定周围的百姓也被屠戮殆尽,鸡犬不留。



号称“千古一完人”的曾国藩,竟然大肆屠杀无辜百姓

曾国藩一生功绩卓著,为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开创洋务运动,被清廷称之为“千古一完人”。

而曾国藩一生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是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时,可以说是逢城必屠,屠杀百姓不下百万之众。



数次的屠城之中,最著名的有三次。

1858年屠江西九江,守城将领及其家属2万余人被杀,之后屠杀城中百姓数万人。致使江水为之淤堵。

1862年屠杀安徽宁国府,基本把城中百姓屠杀殆尽,城中尸体数月之后尚无人清理。

最出名的就是1864年,攻克南京之后。纵兵劫掠城中百姓,奸淫妇女。而且三日内屠杀城中百姓十万,之后又屠杀数日之久。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都市,在太平天国灭亡11年后,也仅仅恢复到了50万人口。由此可见当时屠杀百姓之重。



最大的伪圣人康有为

康有为,近代史上一个风云人物,戊戌变法让他声名远扬,晚年提倡孔教而被当时的社会公认为“南海康圣人”。



康有为一生最有名的照片就是上面这张与光绪皇帝的合照,但是这一张照片却是假的。是康有为;为了出国骗取华侨的钱,而故意伪造的。

当时康有为在国外,大肆宣传募捐是为了扶持光绪皇帝掌握政权,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然而当康有为拿到钱后,开始大肆置办产业,投资房产、银行、酒店等等。



除此之外,康有为一直宣传一夫一妻制度,多次在公共场合抨击一夫多妻制。但是他自己却娶了6任妻子,除去原配之外还娶了5房姨太太,甚至还有日本人。

40岁娶17岁二姨太;梁随觉

50岁娶17岁三姨太;美籍华侨何旃理

56岁娶16岁四姨太;日本妻子市冈鹤子

56岁娶五姨太;廖定徴(年龄不详,18岁左右)

61岁娶19岁六姨太;张光


我是越关


比利时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只有1100万人口,作为西欧的十字路口,也是北约和欧盟的总部所在地。

比利时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个人畜无害般的存在,甚至有那么一些些西欧北欧那些君主国家所特有的美好吧,但是在比利时的历史上,它作为一个欧洲小国,对殖民地的血腥残忍甚至远超英法等世界殖民帝国。

1865年,利奥波德二世成为比利时国王,继位后,就迫不及待地对非洲刚果展开了空前残酷的统治,而他最著名的手段,就是砍手。

处于比利时殖民者统治下的刚果奴工每天要从事极其繁重的劳作,但是他们却只能勉强果腹,即使如此,殖民者还要给他们强加看不到尽头的劳动负担和极其残酷的惩罚。

如果奴工当天没有完成工作任务,他妻子的一只手就要被砍掉,下次再完不成,砍掉他妻子另一只手。再有下次,就看他们孩子的手,再小的婴儿都不放过。

在利奥波德二世统治期间,有近1500万刚果人惨遭杀害。


云中史记


圣人啊,没想到你的背后竟是如此龌龊不堪!公主啊,你的欲望不得不让我咋舌!伟大的诗人啊,你还能要点脸吗?

两大圣人背后竟有如此龌龊不堪之事

这两大圣人是谁呢?当然不会是孔圣人和关圣人啦!他们是南宋的朱熹朱大圣人和晚清著名的南海圣人康有为!

先谈谈朱大圣人的那些秘史吧!抛开提倡女性缠足不论,单说朱大圣人的私事就够颠覆你的三观了。这些事主要记载于朱熹同乡叶绍翁说写的《四朝闻见录》,这是一部颇有史料价值的史书,所记之事基本属实,其中关于朱熹纳美貌尼姑为妾的事便有明确记载。再有便是当时的监察御史沈继祖也例举了大量朱揭露朱熹言行不一的事迹,主要有:朱熹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了孕;以儿女婚嫁喜庆的机会,大肆收受红包礼金;以知名学者的招牌,开门办学高额收费。还有朱熹这个人还特别迷信风水,曾三迁其父之坟,为其母亲选坟地时,更是不惜毁他人祖坟!还真是“灭人欲,存天理”啊!

康有为在总体上可能稍逊朱熹一筹吧,不过在老牛吃嫩草方面绝对是行家。康有为提倡反对一夫多妻制,自己却是拥抱着一个又一个的娇妻美妾!40岁娶了第一个小妾梁氏,当时梁氏18岁;50岁的康有为在美国娶了第二个小妾,17岁的何小姐,后来又在日本娶了第三个小妾,市冈鹤子16岁。57岁时,娶了年芳17岁的廖氏,61岁时,娶了第五位小妾张氏,张氏才16岁!60多岁的康有为在泛舟时又看上了19岁的船娘。可惜了这些姑娘啊。

最好色的公主——刘楚玉

山阴公主刘楚玉的淫乱在历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完胜什么高阳公主,太平公主!不但与自己的亲弟弟,当时的南朝宋国的皇帝刘子业有私情,更曾威逼利诱自己的姑父与其发生关系,只不过这件事未能遂其心愿!不过她曾向弟弟刘子业索要面首(即美男子)的事却是实实在在达成心愿了。

刘楚玉曾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何至此!”,其弟刘子业听后当即赐她面首三十人,于是刘楚玉天天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宋之问与杜审言

宋之问和杜审言都是唐代初期著名诗人,宋之问是“仙宗十友”之一,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而杜审言也毫不逊色,是“文章四友”之一,也是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更值得一说的便是他还有个“诗圣”孙子——杜甫。那么这两人有着怎样颠覆三观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首先说这个宋之问,四个字形容就是“龌龊无耻”,为求富贵,曾相继献媚与武则天,二张兄弟,武三思,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特别是还曾一度妄想成为女皇的男宠,还写了一首情诗给女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只不过武则天以他口臭的原因给拒绝了;再一个便是卖友求荣,自己被友人张仲之好心收留在家中,却在知道好友要谋杀奸臣武三思时跑去告发,害得张仲之全家被杀,而自己却因此升官。

杜审言用四个字来形容便是“狂妄自大”,不过他的人品比起宋之问还是好多了,下面看看他说过的那些狂言吧。

  1. “彼见吾判,且羞死!”,这是杜审言藐视上司苏味道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自己的判词写得好,苏味道看了一定会自愧不如到羞愧而死。
  2.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用白话文来说便是:“我若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替我打下手;我若玩书法,王羲之见了都得北面称臣。”
  3. 临死不忘藐视众人。杜审言临死时,好友宋之问和武平一前来看望,杜审言对他们说到:“有我在世一天,你们就一天不得出头。现在我要死了,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只可惜没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能接替我啊!”

有没有颠覆你的三观呢?还有什么其他的奇闻趣事记得留言分享哦!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其实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人对自己所谓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以及他的儒家学派都有很多误解,其实过去对他的理解出现了不少偏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孔子的思想到底有哪些被人曲解了,有的可能会颠覆我们的三观。

首先就是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话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并非孔子所言。证据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对自己的父亲异常孝顺,以致于父亲每次打他,他都默默忍受从不逃离。结果孔子一度拒绝曾参在自己门下学习,理由是父母有时会因为过于愤怒而出手教训孩子,如果父母出手轻就忍着,如果出手重就躲开,曾参一味忍受万一要是被打死了岂不是令其父终生都要背负杀子的罪名和丧子的痛苦生活下去吗?这话对我们今天依然适用:父母生育养育之恩大不大?但父母能代替我们生活吗?当自己和父母观点不一致时要不要完全顺从于父母呢?我给大家举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海瑞因父亲早逝而由寡母抚养成人,所以他一生孝顺母亲,可他的孝顺逐渐异化了——海瑞娶妻之后母亲竟和小两口共处一室,时不时会干预一下夫妻之间的私密问题,更糟的是海瑞的夫人没能产下男丁,于是婆媳关系处得一塌糊涂,这种关系僵持到什么程度呢?海瑞的两任夫人死于自杀。海瑞一生以忠臣孝子自居,但孔子若在估计得大嘴巴抽他。

有人说: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其实孔子压根没说过,而且孔子极端反对这种思想——孔子认为:闻道不是终极目标,要将自己听闻的道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终极目标。如果我们早晨听说一个道理,还没来得及实践,晚上就死了,请问这个道理对改善我们家人的生活或者推动社会发展有何意义?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那不是彻头彻尾一出杯具吗?

也有人说: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照此逻辑:那些为实现理想信念,为改善家人生活而远离父母在外打工者以及那些远离父母为祖国守卫边疆的战士全都不孝。其实孔子的原话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尚在尽量不要远离他们,但有正当理由的只要和父母打好招呼是可以远行的。

还有人以为:以德报怨是美德,孔子的弟子中就有这样的人并且还一本正经去问孔子,结果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报德呢?”其实孔子从来没说过以德报怨的话,而是说的以直报怨——即使别人做了什么让我们怨恨的事情,我们也要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他。

还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即大夫以上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如他们一般不被处以残损肤体的肉刑,必须处死者在郊外执行等等;所以因为如此,主要是因贵族内部,不同程度上总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为了在广大被统治者面前保持贵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尊严,也不宜让他们终生带着曾受刑辱的标记.“礼不下庶人”,即庶人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而设立的。并不是说大夫犯罪不负刑责,只是不负肉刑,因为贵族阶层重视名誉;不是说不用礼遇庶民,而是说不要用繁文缛节去限制约束他们,因为礼法礼教本就是用来限制约束贵族阶层的。

除了这些被误解曲解被断章取义的儒家言论外,还有一件事例可能也会改变我们既有的认识: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回国后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不接受国家赔偿金。孔子说:"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再愿意为在外的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接受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其实这几乎就是道德绑架的古代版故事,比如我们今天应该经常能听说:某某企业家或者明星出席慈善活动被逼捐,甚至有人说:”这点钱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捐钱其实是为了出名。“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这么想就对了。其实绝大多数出席慈善活动的企业家和明星都是怀着造福社会和自己出名的双重目标的,但正如孔子所说:一个人在见义勇为的行为中获得了利益是不是就不算见义勇为了呢?如果是我们每个人在见义勇为的行动中只有成本付出而不能收获利益,久而久之谁还会做好事?有人说:我高风亮节不图回报,这是您的觉悟,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这样做,毕竟趋利避害的自私属性是大自然赋予物种的生存本能——我们每个人首先是站在自身立场看问题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一、缠足

缠足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是古代一种很畸形的审美了,为了满足一些人的恶趣味,很多古代妹子被迫进行了缠足。那么,缠足到底有多可怕呢?

传说中的三寸金莲基本就是一个鼠标的大小,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一般女孩子要从小就用布条将脚紧紧裹住,还有很多人用夹竹片、石板压迫等更残忍的方法达到效果,导致无数女性脚掌终生畸形。


二、求细腰

古代楚灵王好细腰,导致楚人不吃东西也要练出细腰,结果一个个饿得头昏脑涨。但其实喜欢细腰这事,外国人更加极端。曾经在欧洲历史上出现过一种紧身胸衣。

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越加开放,开始追求起性感的细腰,并且到达了极端病态的地步,于是这类紧身胸衣就被创造出来了,女生很小就开始穿这类的衣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的下,怎么办呢?硬穿呗,结果很多女生确实因此把腰勒得特别细,但是却常常把肋骨弄到变形,内脏位移,甚至因此流产率也大大增高了。


三、疯狂美白

欧洲曾经有段时间以白为美,按理说白人女性已经很白了,但是她们并不满足,要白上加白,越白越美。

为了达到这种美白效果,疯狂的欧洲女性做出了让人三观尽毁的行为。

(1)没病找病。一些欧洲贵族注意到,生病后人的脸色会变白,于是很多女性主动求病,比如当时人人都希望自己得肺结核,这样可以让自己咳嗽,加上苍白的脸色,简直惹人怜惜。真的是为了美白豁出性命了呢。

(2)脸上涂铅白。木有错,是铅哦,当时的欧洲女性为了让脸色变白,将含铅甚至是砒霜的化妆品直接往脸上涂。

这些可怕的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当时女性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真心要美不要命呢。


四、恐怖护肤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有些欧洲贵族认为鲜血是人体内的精华,用鲜血美容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据说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位女性:

这种毁三观的养颜方式连部分欧洲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因此后来这位伯爵夫人被判了终身监禁,算是罪有应得了。


五、恶心养颜

在古人的印象中,胎盘孕育了生命,那么里面自然含有最纯净的生命精华,用来养颜最合适不过了。于是传说中的胎盘美容法诞生了,至今还依然有些人在服用胎盘制作的美容品。

先不说心理上不能接受,吃的时候真的不会觉得恶心么?画面太恶心就不上图给大家看了哈!(手动捂脸!)


好啦,今天的答题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识,快关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点,你的魅力就多一点哦~


菲李


1、鲁迅和自己的学生同居

鲁迅的原配是朱安,比鲁迅年长3岁,他们的婚事是父母一手操办的,鲁迅虽然不同意,但还是勉强完婚。婚礼完毕后,鲁迅就去了日本,没有碰过朱安一根手指头。从日本学成归来的鲁迅成了北大教授,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产生了感情,两人很快同居在了一起,并生下了儿子周海婴。

但难以理解的是鲁迅一直没有和朱安离婚,让她守了一辈子活寡。

2、谭嗣同竟然主张卖掉新疆和西藏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绝命诗,体现出他为了拯救中国甘愿献出生命的宝贵精神。

但是谭嗣同还说过这样的话“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谭嗣同竟然认为可以把新疆、西藏卖给列强借以偿还马关条约的赔款,而且明码标价。不得不说,谭嗣同的爱国之心有些狭隘,甚至难以理解。

3、王安石不爱洗澡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领导了著名的变法运动。不过王安石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很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修边幅,邋里邋遢,长年累月不洗澡。

因为不洗澡,王安石身上一股味道,他的妻子经常对他破口大骂,但王安石不以为然。同事也劝他注意一下个人卫生,王安石还是无所谓的样子。一次上朝的时候,皇帝看到虱子在王安石的头上乱窜,忍不住笑出来声。下朝后,同事告诉了王安石皇帝为何而笑,这下王安石认识到不洗澡的坏处了,于是慢慢改掉了这个习惯。

4、写下《悯农》的诗人李绅竟然是个生活腐化奢侈的贪官。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小时候背的滚瓜烂熟的诗句,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农民充满了怜悯之心。老师还经常拿这首诗来教育孩子们节约粮食。

这首诗是李绅在做大官之前写的,此时他还有对农民的怜悯之心。但是在李绅做了大官之后,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生活奢侈无度,经常花天酒地。李绅爱吃鸡舌,每顿饭要杀掉300只鸡。有个叫李元的人是他的叔叔,为了巴结李绅,李绅竟然让李元做自己的“孙子”才愿意帮助他。可以用句时语来形容李绅,就是他初心变了。


石头说历史


1、秦始皇的暴君之名,焚书坑儒之举被无限放大(据说只是坑杀了几个江湖术士),而统一六国对中国大一统局面的构建之功、以及对中国往后两千多年社会格局的影响却提之甚少,不知道暴君之名暴在哪里?;2、隋炀帝杨广被塑造成千古罪人,弑父篡位、横征暴敛,殊不知炀帝在位修运河、开创科举制、开疆拓土对后世之影响深远,岂是一句暴君能够概括的?若不是帝国根基未稳而三征高句丽、又修大运河,又岂会二世而亡?3、纪晓岚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并且妻妾成群,一生娶了一妻六妾,颇好色,一日要临幸女子数人、一日至少要行房五次,清晨、上午、中午、黄昏、睡前定各要一次。其他偶发事件,还不计算。纪晓岚如一日无女色则“肤欲裂,筋欲抽”。编辑《四库全书》时数日单身当值,竟然“两睛暴赤,颧红如火”。乾隆帝见而大惊询问,纪晓岚就实话实说,皇帝大笑,遂赐两位宫女“伴宿”,享年82岁,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4、太平天国被堂而皇之的粉饰为正义之师,甚至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殊不知十六年的太平天国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屠城、人相食事件时有发生,夫妻不能同寝等荒谬之事也被歌颂,从其起义的目的到制度、统治期的执政能力都毫无先进性可言甚至是倒退,腐败丛生、内耗不止;请问还有没有其他足以毁三观但确实真实的历史?





khlm008


1.铡美案

陈世美因为抛妻弃子被世人皆知,历史上也的确有这个人,但却是个大忠臣。

陈世美为官期间,有同窗求他办事,但被陈世美拒绝,于是这个同窗就编造了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戏曲《秦香莲》,没想到后来火了,陈世美也因此变成了小人形象。


2.康有为

康有为自称自己为圣人,口头上反对一夫多妻,自己却一妻六妾。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慷慨就义,康有为逃到日本逍遥快活。

3.张飞

历史中的张飞并非影视剧里面满脸大胡子的形象,他长相帅气,书画很好,两个女儿都嫁给刘禅,称大小张后。

4.康熙

康熙米半的身高,由于小气候出过天花,满脸麻子,并没有《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张国立高大帅气。

5.李元霸

唐朝第一勇士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此人,是虚构出来的。

6.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后裔,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然而孔融却因为发表不孝的言论,被曹操杀了。

7.支那

“支那”原是日本对中国的尊称,梁启超的笔名是“支那少年”,甲午战争后,支那一词才变味,成了讽刺的蔑称。

8.空城计

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虚构的,但历史上的确有人用此法退过敌兵。


9.焚书

乾隆修《四库全书》时毁掉的书籍,要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毁掉的多得多。

10.蔡伦

发明了造纸术,但他的发家史也是教科书级的,被称为软饭界的鼻祖。


城郊宾馆系列故事


1:被人称为合纵连横的苏秦与张仪

合纵连横的苏秦与张仪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或者说。苏秦的对手是张仪,而张仪的对手却不是苏秦,而是另外一位能人,公孙衍。而且苏秦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用反间计帮助燕国削弱了齐国,使得秦国成为单挑霸主。

2:十二岁的上卿甘罗

甘罗12岁因功封为上卿,世人皆赞其天纵之才。但是他也因为小小年纪玩弄政治而早逝。被封上卿之后的甘罗急欲向秦国权力中心靠近,以期恢复先祖之荣。当时的秦国嬴政尚之比他大三岁。实际上是由吕不韦在当主持人。吕不韦有件头痛的事,那就是与太后的私生活已经力不从心,李斯当时在他家当门客,知道了他的烦恼,告诉他有嫪毐这个人,这个人有什么长处。吕不韦也是一点就透。于是他叫李斯去干这件事,李斯不干。被甘罗知道了,他认为这是获得吕不韦信任的好机会,于是请命去做了给秦王母亲安排情人的事,结果可想而知。

3:正话反说误性命的李斯

其实在秦二世之时,与赵高同流合污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李斯还是政务之上一把手。因为长时间被赵高威胁对始皇帝之死秘不发丧而逐渐失去权力,错过反击机会,导致被赵高以谋反罪琅珰下狱。期间二世念他国家柱石,又帮他得到帝位,便也没想杀他。叫赵高审讯他,赵高是个什么人大家都知道,既然是特意整你,那怎么会手下留情?于是派人用刑逼迫李斯,最开始,赵高派人假装二世的太监来问话,问他是不是有冤屈,李斯信以为真,就说自己是冤枉的,结果换来一顿毒打。又如此反复之后,赵高派狱卒假意与李斯联络,说不忍看李斯受苦,可以帮李斯。李斯又说自己是被冤枉的。结果又是一顿毒打。之后不管李斯说什么,都会受刑。后来李斯怕了,不管谁来问都说自己有罪。等到秦二世真的派人来的时候,李斯也以为是赵高的计策,于是写下著名的《狱中上书》,证明自己有罪。这是李斯一生中第二次正话反说,而第一次,是在秦始皇下逐客令之后于旷野之上所著的《谏逐客令》。





军师狗头


这一天,大清国一个普通的上朝的日子。

道光皇帝关心地问一个大臣:上朝这么早,你吃早饭了吗?

大臣很感动,说家里穷,就匆匆地吃了几个煮鸡蛋,

道光皇帝大惊失色:一个鸡蛋10两银子一个,我都不敢多吃,你还敢和我哭穷?!

大臣无语!无语!

到了光绪年间,一个鸡蛋的报账价格已经是30两银子了。

光绪皇帝作为勤政爱民的表率,每次吃鸡蛋都很心疼,觉得自己太奢侈了。

这些皇帝真的挺可怜的,一辈子也不知道市井民情。

那时一个鸡蛋也就3个4个铜板就能买到了

鸡蛋那时很便宜,只是内务府太黑了,腐败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大清亡!也真该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