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和尚有話說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今天繼續蒐集整理唐人經典絕句。

本期選擇的都是王維的作品。王氏詩作清新淡遠,自然脫俗,詩中有畫,詩中有禪。王維的山水詩層次豐富,遠近相宣,動靜相兼,聲色俱佳,更多一層動感和音樂美。

在寫景的同時,王維的詩作也飽含濃情。他善於借景寓情,以景襯情,使寫景饒有餘味,抒情含蓄不露。而且王維又有很多詩清冷幽邃,遠離塵世,無一點人間煙氣,充滿禪意。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 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六不和尚微信公眾號:midouwei)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欒家瀨(唐·王維)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王孟詩評》:顧雲:此景常有,人多不觀,唯幽人識得。

《唐賢三昧集箋註》:顧雲:閒景閒情,豈塵囂者所能領會,只平平寫景自見。

《詩境淺說續編》:秋雨與石溜相雜而下,驚起瀨邊棲鷺,迴翔少頃,旋復下集。惟臨水靜觀者,能寫出水禽之性也。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王孟詩評》:顧雲:一時清興,適與景會。

《唐詩廣選》:人不知而月相照,正應首句“獨坐”二字。

《唐賢三昧集箋註》:幽迥之思,使人神氣爽然。

《唐詩箋註》:《輞川》諸詩,皆妙絕天成,不涉色相。止錄二首(指《鹿柴》及此詩),尤為色籟俱清,讀之肺腑若洗。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詩境淺說續編》:《輞川集》中,如《孟城坳》、《欒家瀨》諸作,皆閒靜而有深湛之思。此詩言月下鳴琴,風篁成韻,雖一片靜景,而以渾成出之。坊本《唐詩三百首》特錄此首者,殆以其質直易曉,便於初學也。

《唐人絕句精華》:以上四詩(指《鹿柴》、《欒家漱》、《竹裡館》及《鳥鳴澗》),皆一時清景與詩人興致相會合,故雖寫景色、而詩人幽靜恬淡之胸懷,亦緣而見。此文家所謂融景入情之作。

辛夷塢(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王孟詩評》:顧雲:其意不欲著一字,漸可語禪。

《唐風定》:此詩每為禪宗所引,反令減價,只就本色觀,自是絕頂。

《唐賢三昧集箋註》:思致平淡閒雅,亦自可愛。

《唐詩別裁》:幽極。借用楚詞,因顏色相似也。

《詩法易簡錄》:幽淡已極,卻饒遠韻。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刻意取遠味。

《唐詩真趣編》:摩詰深於禪,此是心無掛礙境界。雖在世中,脫然世外,令人動海上三山之想。

《詩境淺說續編》:東坡《羅漢贊》:“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世稱妙悟,亦即此詩之意境。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王孟詩評》:皆非著意。顧雲:所謂情真者。又云:何限清逸。

《批點唐詩正聲》:閉關時有此佳趣,亦不寂寂。

《增訂唐詩摘鈔》:鳥驚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而庵說唐詩》:“夜靜春山空”,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有此五個字,可不必更讀十二部經矣。“時鳴春澗中”,夫鳥與澗同在春山之中,月既驚鳥,鳥亦驚澗,鳥鳴在樹,聲卻在澗,純是化工,非人為可及也。

《唐賢三昧集箋註》:神清。顧雲:如此好景,安得不歆動好情。

《唐詩箋註》:閒事閒情,妙以閒人領此閒趣。

《唐詩別裁》:諸詠聲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任後人摹仿不到,其故難知。

《詩法易簡錄》:鳥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於其前,然後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於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唐絕詩鈔注略》:徐文弼雲:有此一“驚”字,愈覺寂然。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下二句只是寫足“空”字意。

《詩境淺說續編》:昔人謂“鳥鳴山更幽”句,靜中之動,彌見其靜,此詩亦然。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唐詩絕句類選》:只標地寫情而不綴景。

《唐詩援》: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唐詩廣選》:顧與新曰:翻用楚詞語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唐詩解》: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子之歸期難必。

《彙編唐詩十集》:唐雲:得漢魏和緩氣。

《唐賢三昧集箋註》: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得有多少妙味。

《詩境淺說續編》: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唐詩解》:“應知”二字括下聯意。又一首同一問人,此作有味。

《唐詩箋註》:與前首俱口頭語,寫來真摯纏綿,不可思議。著“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問得淡絕、妙絕。如《東山》詩“有敦瓜苦”章,從微物關情,寫出歸時之喜。此亦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心,思家之切。此等用意,今人那得知?

《唐詩評註讀本》:通首都是訊問口吻,而遊子思鄉之念,昭然若揭。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唐宋詩舉要》:趙松谷曰:陶淵明詩云:“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王介甫詩云:“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與右丞此章同一杼軸,皆情到之辭,不假修飾而自工者也。然淵明、介甫二作,下文綴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只為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欲於此下復贅一語不得。

《詩境淺說續編》:故鄉久別,釣遊之地,朋酒之歡,處處皆縈懷抱,而獨憶窗外梅花。論襟期固雅逸絕塵,論詩句復清空一氣。所謂妙手偶得也。

相思(唐·王維)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王維“紅豆生南國”、王之渙“楊柳東門樹”、李白“天下傷心處”,皆直舉胸臆,不假雕鎪,祖帳離筵,聽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唐詩評註讀本》:睹物思人,恆情所有,況紅豆本名相思,“願君多采擷”者,即諄囑無忘故人之意。

《詩境淺說續編》:紅豆號相思子,故願君採擷,以增其別後感情,猶郭元振詩,以同心花見殷勤之意。

《唐人絕句精華》:此以珍惜相思之情,託之名相思子之紅豆也。

書事

(唐·王維)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天廚禁臠》:《書事》:“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若耶溪歸興》;“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罷張帆載酒回。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前詩王維作,後詩舒王作,皆含不盡之意,子由謂之不帶聲色。

闕題二首 其一(唐·王維)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曰:“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此摩詰之詩,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補摩詰之遺。

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詩人玉屑》: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輞川春日之勝,此老傲睨閒適於其間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上聯景媚句亦媚,下聯居逸趣亦逸。

《玉林詩話》:六言絕句,如王摩詰“桃紅復含宿雨”及王荊公“楊柳鳴蜩綠暗”二詩,最為警絕,後難繼者。

《養一齋詩話》:或問六言詩法,予曰:王右丞“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康伯可“啼鳥一聲春晚,落花滿地人歸”,此六言之式也。必如此自在諧協方妙。若稍有安排,只是減字七言絕耳,不如無作也。

少年行四首 其一(唐·王維)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唐詩歸》:鍾雲:此“意氣”二字,虛用得妙。

《唐詩箋註》:少年遊俠,意氣相傾,絕無鄙瑣局蹐之態,情景如畫。

《唐賢三昧集箋註》:豪俠凌勵之氣,廣不可折。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批點唐音》:真意所發,切實故難。

《王孟詩評》:顧雲:真意所發,忠厚藹然。

《唐詩正聲》:吳逸一曰:口角邊說話,故能真得妙絕,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唐詩直解》: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敘得真率,不用雕琢。

《唐詩解》:摩詰作此,時年十七,詞義之美,雖《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稱維,不虛哉!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自有一種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應“獨”字。

《唐賢三昧集箋註》:

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學《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唐詩箋要》:右丞七絕,飄逸處如釋仙仗履,古藻處如軒昊衣冠,其所養者深矣。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唐詩別裁》:即《陟岵》詩意,誰謂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繭齋詩談》: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網師園唐詩箋》:至情流露,豈是尋常流連光景者?

《唐詩真趣編》:從對面說來,己之情自已,此避實擊虛法。起二語拙,直是童年之作。

《詩式》:三四句與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意境相似。

《磧砂唐詩》:謙曰:聖嘆曾言,唐人作詩每用“遙”字,如“遙知遠林際”、“遙知兄弟登高處”,皆用倩女離魂法也,極有遠致。

《詩境淺說續編》:杜少陵詩“憶弟看雲白日眠”、白樂天詩“一夜鄉心五處同”、皆寄懷群季之作,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王孟詩評》: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顧雲:後人所謂《陽關三疊》,名下不虛。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首句藏行塵,次句藏折柳。兩面皆畫出,妙不露骨。從休文“莫言一杯酒,明日難重持”變來。

《麓堂詩話》: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

《唐詩絕句類選》:唐人別詩,此為絕唱。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詩藪》:“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豈不一唱三嘆,而氣韻衰颯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語,而千載如新。此論盛唐、晚唐三昧。

《唐詩正聲》:吳逸一曰:語由信筆,千古擅長,既謝光芒,兼空追琢,太白、少伯,何遽勝之!

《唐詩鏡》:語老情深,遂為千古絕調。

《唐詩解》:唐人餞別之詩以億計,獨《陽關》擅名,非為其真切有情乎?鑿混沌者皆下風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謝枋得曰:意味悠長。唐汝洵曰:信手拈出,乃為送別絕唱。作意者正不能佳。蔣一梅曰:片言之悲,令人魂斷。

《唐風定》:風韻超凡,聲情刺骨,自爾百代如新,更無繼者。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唐詩摘鈔》: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失粘須將一二倒過,然畢竟移動不得,由作者一時天機湊泊,寧可失粘而語勢不可倒轉。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

《唐音審體》:劉夢得詩云“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詩云“聽唱陽關第四聲”,皆謂此曲也,相傳其調最高,倚歌者笛為之裂。

《此木軒論詩彙編》:古今絕調。“渭城朝雨浥輕塵”下面決不是遇著個高僧,遇著個處士,此鉤魂攝魄之說。第三、第四句不可連讀。落句冷水一涕,卻只是衝口道出,不費尋思。

《唐詩箋要》:不作深語,聲情沁骨。

《而庵說唐詩》:人皆知此詩後二句妙,而不知虧煞前二句提頓得好。此詩之妙只是一個真,真則能動人。後維偶於路旁,聞人唱詩,為之落淚。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唐賢三昧集箋註》:惜別意悠長不露。《陽關三疊》豔稱今古,音節最高者。按“三疊”為度曲者疊第三句也。相傳倚笛亦為之裂。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

《甌北詩話》:人人意中所有,卻未有人道過,一經說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於流播,遂足傳當時而名後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王摩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唐詩真趣編》:只體貼友心,而傷別之情不言自喻。用筆曲折。劉仲肩曰:是故人親厚話。

送沈子歸江東(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古人評註

《唐詩直解》:相送之情隨春色所至,何其濃至!末二語情中生景,幻甚。

《唐詩解》:

蓋相思無不通之地,春色無不到之鄉,想象及此,語亦神矣。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別景落寞,別思悠遠,造意自慰,抒盡離情。周敬曰:造出情致,自不落套,作苦思何由得?

《唐賢三昧集箋註》:樂府音節。顧雲:別景寥落,情殊悵然。

《唐詩別裁》:春光無所不到,送人之心猶春光也。

《網師園唐詩箋》:援擬入情,樂府神髓(末二句下)。

《唐絕詩鈔注略》:妙攝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處相隨,遂寫得淋漓盡致。“春色”跟首句,襯墊渲染法。

讀完王維這些絕句,我寫一個大大的“服”!唐人絕句選粹(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