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測,使用催眠藥物要注意什麼?

催眠藥物是減少大腦神經細胞活動,用來治療失眠的藥物,老百姓一般也稱之為安眠藥,能誘導睡意、促進睡眠。常用的催眠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小劑量使用能起鎮靜作用,但過量時可導致全身麻醉。正確地使用催眠藥物可以避免失眠對身體的嚴重危害,提高睡眠質量。從安全性來講,多數催眠藥物並不屬於精神藥品,是允許藥店經售的,但有些品種則需要由專業醫生處方,並指導使用。

催眠藥物的種類較多,大體上可以分為苯二氮䓬類藥、抗組胺藥、其他催眠藥等幾類,從藥物使用的副作用來看,幾乎所有的催眠藥物都有發生過量應用、習慣性用藥、耐藥性產生、成癮性、戒斷症狀等風險。因此,使用催眠藥物首先要認真瞭解其不良反應,並防患於未然。參加測驗,來看看您對催眠藥物的認識靠不靠譜吧。

健康天天測,使用催眠藥物要注意什麼?

問題 下列有關催眠藥物的描述,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睡不好就吃催眠藥物,可以把失眠問題連根撥除

B使用催眠藥物,剛開始時要儘量吃足量

C肺功能不全的人使用催眠藥物要格外小心

D催眠藥物是不是過量,是沒有辦法檢測的

健康天天測,使用催眠藥物要注意什麼?

正確答案 C肺功能不全的人使用催眠藥物要格外小心

健康天天測,使用催眠藥物要注意什麼?

答案解釋

當一段時間失眠或因緊張性事件而睡不著的時候,醫生可能建議您服用催眠藥物,以幫助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用時也可以藉助催眠藥物來調整睡眠模式,以適應工作及生活的需要。但是,應該切記的是,催眠藥物針對的是失眠這個症狀,卻無法改變失眠的原因,比如,存在抑鬱或焦慮等,有這類問題的,還是要著眼於失眠原因,就是重在治療抑鬱或焦慮。

催眠藥物的使用時間要儘量短,並儘可能只服用最小的有效劑量,建議服用催眠藥使用不應超過3周,最好不超過1周,而且不應每天晚上都服,以免造成依賴。

催眠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有昏沉、倦怠、宿醉現象、遺忘等,特別是藥物用量較大時更易出現。應該注意,在服用催眠藥物8到12小時內,避免從事需要集中精神及做出判斷與軀體靈活協調的活動,比如駕駛車輛等。有肺功能不全的人,使用催眠藥物要特別謹慎。催眠藥物偶爾也會引起皮疹及胃腸道不適,在老年人則可引起煩躁不安、興奮激動、譫妄、痴呆加重等不良反應。當出現口齒含糊、動作失協調、肢體顫動、眼球震顫時,應考慮催眠藥物過量,對此,可通過催眠藥物的血清水平測定來確認。催眠藥物還可加重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的作用,因此,服用催眠藥物時不可喝酒,如果同時在服用抗焦慮劑、抗組胺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等藥物時,需要諮詢專業醫生,考慮減少催眠藥物用量的服藥方案。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