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的做法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员严丽萍在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健康教育与传播论坛上,做了题目为“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的做法”的报告。

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的做法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员严丽萍

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面临着诸多挑战,老龄化便是其中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另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健康带来了一些影响,如居住环境的拥挤、交通工具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使得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积累。

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给慢病造成了巨大的负担。2012年,我国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如:吸烟的人数超过3亿,居民高盐、高油,不均衡饮食的现象普通存在,不主动参加运动比例在15岁以上人群达72%。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是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另外,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低也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非常有效的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健康促进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 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整治过程,它不仅包含了一些直接增强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还包括那些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以减少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

我国健康促进领域的重点工作

当前,我国健康促进领域的重点工作分为三个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

在政府层面,积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进行宣传倡导和理论研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等长效机制,针对烟草、食品安全、艾滋病等重点健康问题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在社会层面,创建知识性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大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区域和场所的环境。

在个人层面,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传播等,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促进县区

健康促近县区建设,体现了全球健康促进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 健康促进县(区)是县区党委和政府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及个人承担各自的健康责任,改善各类健康影响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最终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县区这一平台,实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等各项重点任务落地。

健康促进县区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是在政府层面落实政策: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长效机制。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各个部门在施 政决策时充分考量其决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形成跨部门行动的合力。 其次,在社会层面广泛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医院、机关单位、企业和健康社区、健康促进建设,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加强生态自然环境保护,营造良好卫生环境和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区域环境,改善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发展健康产业。 同时,在个人层面,提升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加强媒体健康信息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倡导健康文化建设,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健康社会氛围。

目前,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在全国启动了三批,196个试点。从2018年开始,这项工作进入了全国推广的阶段,由各省来促进。

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的做法

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做了很多,其效果也是最显著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健康促进县区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 ,探索了健康影响评价路径。

一是宣传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

二是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

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审查程序,听取健康专家委员会意见和建议。

三是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 针对重点问题和优先领域 ,包括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

2.在社会和行业层面,来促进健康场所的建设。

通过健康促进场所的建设可以做到人群的细分、同时也是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细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3.在公众层面,促进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在试点县(区)针对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二批健康促进县(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9.57%,高于全国水平( 2016年11.58% )。其中慢性病防控素养为20.67 %,也高于2016年全国水平(11.48%)。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1.69 %,低于2015年全国总体水平。成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8.76%,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由此可见,健康促进县(区)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共同努力的策略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