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縣區在慢病防控領域的做法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員嚴麗萍在第九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健康教育與傳播論壇上,做了題目為“健康促進縣區在慢病防控領域的做法”的報告。

健康促进县区在慢病防控领域的做法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員嚴麗萍

目前,我國的慢病防控面臨著諸多挑戰,老齡化便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41億,佔總人口的17.3%。另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也給健康帶來了一些影響,如居住環境的擁擠、交通工具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變等,使得慢性病的危險因素積累。

老齡化和城鎮化的影響,給慢病造成了巨大的負擔。2012年,我國有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慢性病所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的86.6%。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患病率為9.7%,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將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如:吸菸的人數超過3億,居民高鹽、高油,不均衡飲食的現象普通存在,不主動參加運動比例在15歲以上人群達72%。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是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另外,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低也是導致慢性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非常有效的針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健康問題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健康促進指運用行政或組織手段,廣泛動員和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 以及社區、家庭和個人,使其履行各自對健康的責任,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戰略。健康促進是一個綜合的社會整治過程,它不僅包含了一些直接增強個人知識和技能的行動,還包括那些改變社會、經濟和環境條件的活動,以減少對公眾健康的不利影響。

我國健康促進領域的重點工作

當前,我國健康促進領域的重點工作分為三個層面,政府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

在政府層面,積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進行宣傳倡導和理論研究,建立領導協調機制、運行機制、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等長效機制,針對菸草、食品安全、艾滋病等重點健康問題開展跨部門健康行動。

在社會層面,創建知識性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大的自然環境,同時也包括區域和場所的環境。

在個人層面,通過健康教育、健康傳播等,提高人群健康素養水平。

健康促進縣區

健康促近縣區建設,體現了全球健康促進理論與我國實踐相結合的特點。 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幹部幹事創業、鍛鍊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 健康促進縣(區)是縣區黨委和政府將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以健康促進理論為指導,充分調動政府部門、社會及個人承擔各自的健康責任,改善各類健康影響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最終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縣區這一平臺,實現了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創建健康支持性環境、開展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等各項重點任務落地。

健康促進縣區工作的開展

在具體做法上,首先是在政府層面落實政策:落實“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長效機制。 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使各個部門在施 政決策時充分考量其決策對人群健康的影響,針對重點健康問題形成跨部門行動的合力。 其次,在社會層面廣泛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全面開展健康促進學校、醫院、機關單位、企業和健康社區、健康促進建設,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加強生態自然環境保護,營造良好衛生環境和有利於健康生活方式的區域環境,改善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發展健康產業。 同時,在個人層面,提升人群健康素養水平。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加強媒體健康信息管理,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倡導健康文化建設,形成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健康社會氛圍。

目前,健康促進縣(區)建設在全國啟動了三批,196個試點。從2018年開始,這項工作進入了全國推廣的階段,由各省來促進。

健康促進縣區在慢病防控領域的做法

健康促進縣(區)在慢病防控領域做了很多,其效果也是最顯著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1.健康促進縣區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 ,探索了健康影響評價路徑。

一是宣傳倡導“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

二是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審查制度。

成立健康專家委員會,在提出、起草、修訂、發佈等政策制定環節中,徵求健康專家委員會的意見。

建立公共政策審查制度,在新政策制訂時增加健康審查程序,聽取健康專家委員會意見和建議。

三是開展跨部門健康行動。 針對重點問題和優先領域 ,包括慢性病防控、傳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婦幼健康、健康老齡、環境與健康等重點健康問題。

2.在社會和行業層面,來促進健康場所的建設。

通過健康促進場所的建設可以做到人群的細分、同時也是健康問題和健康需求的細分,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3.在公眾層面,促進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提高,促進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在試點縣(區)針對健康素養的薄弱環節,針對重點人群開展的一系列健康促進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第二批健康促進縣(區)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9.57%,高於全國水平( 2016年11.58% )。其中慢性病防控素養為20.67 %,也高於2016年全國水平(11.48%)。15歲及以上人群的吸菸率為21.69 %,低於2015年全國總體水平。成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為38.76%,高於全國總體水平。

由此可見,健康促進縣(區)從政府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共同努力的策略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