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軍第11軍都參加了哪些戰役?

風雨向陽花


1938年,日本軍部下達命令,由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南京戰役的華中方面軍改組華中派遣軍,並新組建第十一軍,華中派遣軍轄第二軍、第十一軍和第3、9、18、116師團和第三飛行團等,由畑俊六大將任總司令,岡村寧次任第十一軍司令,準備進攻武漢企圖逼迫國民政府屈服和控制粵漢鐵路,隨著廣州的失守,蔣介石吸取南京保衛戰的經驗不再做孤城困守,撤出了武漢。

日軍的第十一軍組建於1938年的武漢會戰,岡村寧次以關東軍第二師團長的身份組建,最初下轄第6、106、101師團和一個臺灣旅團(也叫波田支隊),負責沿長江兩岸擔任主攻部隊,為了加強兵力,第十一軍增加了第9和第27師團,共五個半師團總兵力達十五萬人。其中第十一軍轄下的第106師團在萬家嶺遭到“抗日鐵軍”74軍的圍殲,這就是著名的萬家嶺大捷。


武漢會戰後,日軍第十一軍總兵力擴增至七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成為了日軍在華唯一的野戰軍團,總司令部設於武漢。1939年春,為了切斷薛嶽第九戰區和顧祝同第三戰區間的聯繫以及消滅李宗仁第五戰區主力,岡村寧次老鬼指揮第十一軍先後發動了南昌會戰和隨棗會戰,並攻佔了南昌和擊退了李宗仁第五戰區主力,解除了國軍對武漢的威脅。

1939年9月,日軍為了統一調兵成立了第一支總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設於南京,取消了華中派遣軍序列,下轄第十一軍、華北方面軍、第二十一軍等。岡村寧次還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同年制定了將薛嶽第九戰區和李宗仁第五戰區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同時制定了以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惑為輔的戰略方針。1939年9月指揮第十一軍發動了湘贛會戰,但為取得任何突破性進展,狗急跳牆的日本軍部對岡村極為不滿而被調出了前線,1940年園部和一郎接替岡村成為第十一軍第二任司令,而岡村直到1941年才復出擔任華北方面軍司令。

1940年初,日軍為了打擊第五、第九戰區防線區域,園部和一郎老鬼指揮第十一軍發動了棗宜會戰,最終攻佔了宜昌,由於國軍的頑強抵抗,第十一軍也付出了一萬餘人的代價,而在棗宜會戰中,國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軍壯烈犧牲。1941年春,園部和一郎指揮第十一軍發動了豫南會戰和上高會戰,其中在上高會戰遭到王耀武74軍等重創後被撤職,由第三任司令官阿南惟幾繼任,同年指揮了第二、第三次長沙會戰,而第三次長沙會戰阿南惟幾由於頭腦發熱擅自孤軍深入,第十一軍遭到慘敗而震驚日本大本營,1942年率領第十一軍參加浙贛會戰後,阿南惟幾離任轉任關東軍第2方面軍。

1943年初,橫山勇接替了上任途中被擊斃的冢田攻成為了第十一軍第五任司令官,也是歷任最狡猾、最陰險的司令官,抗戰中後期中國戰場的主角。橫山勇繼任後,先後制定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豫湘桂會戰。其中鄂西會戰中與陳誠第六戰區平分秋色、石牌保衛戰大戰胡璉第11師;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都是抗日戰場最慘烈的戰役,第四次長城會戰總結了前三次的經驗輕鬆擊破薛嶽的“天爐戰法”攻佔長沙,在豫湘桂一系列會戰中,國民黨大軍一瀉千里。由於在常德會戰和日軍“一號作戰”計劃中,多次抗命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遭到排斥被迫回國述職。

繼橫山勇之後,第十一軍也日落西山,也少了個禍害。侵華日軍第十一軍是日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抗戰中國正面戰爭的主角,幾乎打滿抗戰全場罪行累累,日本投降後,橫山勇被判以絞刑但由於身體被減刑,1952年在牢裡因病死去,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衡陽保衛戰第十軍方先覺將軍


賽門軍略


侵華日軍第11軍是日本陸軍的精銳之師,組建於1938年,隸屬於侵華日軍第六方面軍,是日軍華中戰場的主力部隊。日本陸軍“名將”岡村寧次、阿南惟幾、橫山勇都曾擔任過該軍指揮官,11軍的舉足輕重可見一斑。

第11軍兵力雄厚,武器裝備精良,是一支超大型野戰軍團。兵力鼎盛時兵員超過15萬人(另說23萬人),配置有先進重型武器,飛機、坦克、裝甲車等,進攻能力不俗,幾乎全面參與了華中戰場的大型會戰。

1938年,岡村寧次出任該軍首任司令官,在華中派遣軍畑俊六司令官的指揮下,率11軍參戰武漢會戰。在武漢會戰之萬家嶺戰役中,中國守軍在薛嶽的指揮下重創11軍,該軍106師團大部被圍殲,取得萬家嶺大捷。整個武漢會戰,我守軍浴血奮戰,最終不敵日軍,被迫撤退。

日軍佔領武漢後,意圖將浙贛皖至大後方的交通路線切斷,岡村寧次發動南昌戰役。日軍調集重兵,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強攻南昌,中國守軍傷亡巨大,南昌陷落。



1939年5月,為解除湖北、河南一帶的中國守軍對武漢日軍造成威脅,岡村寧次率11軍發動隨棗會戰。中國守軍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奮勇還擊。整個戰役歷時近1個月,經我守軍血戰,棗陽、隨縣被成功收復,殲滅日軍1.3萬人,日軍的戰前意圖落空,但我守軍也付出很大犧牲。

1939年9月,岡村寧次糾集10萬重兵發動第一次長沙會戰,意圖迅速殲滅第九戰區中國軍隊主力。中國守軍在薛嶽司令長官的指揮下英勇保衛長沙,他制訂了“決戰後退、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24餘萬兵力參戰,經過激戰,岡村寧次部撤退,摧毀第九戰區主力的計劃被粉碎。



1940年3月,園部和一郎中將接替岡村寧次就任11軍司令官。任內參戰棗宜會戰、上高戰役。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在棗宜會戰中殉國。上高戰役園部和一郎部遭到中國守軍羅卓英部重創而潰敗,園部和一郎去職。

園部和一郎離職後,阿南惟幾接任11軍司令官。他任內參戰了第二、第三次長戰會戰,互有勝負。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敗於薛嶽的天爐戰法。


11軍第四任司令官冢田攻是個短命司令官。1942年7月,阿南轉任關東軍第二方面軍司令,冢田攻接手11軍。同年12月冢田攻座機被中國軍隊擊落,冢田攻墜機喪命,成為侵華戰場上陣亡的最高級別日軍陸軍將領。

冢田攻死後,日軍陸軍中將橫山勇出任11軍司令官。橫山勇是一員悍將,任內參戰了鄂西、常德、長衡、桂柳等很多大型會戰。上任之初, 發動“江北殲滅戰”,俘獲國軍128師師長王勁哉。鄂西會戰中,國軍11師師長鬍璉死守石牌,日軍屢攻不克,撤退中被74軍痛擊。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打響。橫山勇率部圍攻常德。餘程萬率領守城部隊57師苦苦血戰,損失慘重,日軍破城而入。最終日軍不敵王耀武部,常德被成功收復。

1944年5月,橫山勇率部參戰長衡會戰。在長沙會戰中,橫山勇分兵作戰,薛嶽的天爐戰法難以生威,6月18日長沙失守。衡陽保衛戰,歷時40余天,戰況慘烈。方先覺部以血肉之軀,孤守衡陽,彈盡糧絕,所部幾乎死傷殆盡,最為悲壯。衡陽之戰,衡陽最終失守,但也重創日軍。桂柳戰役,11軍再次擊敗中國守軍。



橫山勇為人驕橫,自恃才高多次違抗岡村寧次軍令,為岡村所不喜。後被升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解職回國。橫山勇去職之後,11軍不再有所作為。

1945年8月31日,薛嶽限令時任11軍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將投降。9月14日,笠原幸雄向我方受降代表魯道源遞交投降書,這支橫行華中、華南罪行累累的侵華日軍終於繳械落敗。


歲月是一條河流


在抗戰期間,日軍第11軍是日軍在關內最大的陸軍野戰軍團。長期在華中地區與我國幾十個步兵軍對峙。為什麼日軍第11軍以1個軍,可以對峙幾十個軍呢?

比如在南昌戰役,日軍第11軍以第101、第106師團擔任主攻;由第3師團、第116師團各一部、野戰重炮兵第6旅團,戰車集團、第3飛行團,海軍第3艦隊及陸戰隊一部、海空軍第二聯合航空隊協同配合。

另以在湖北安陸的第16師團、在岳陽的第9師團、在杭州的第22師團,於現駐地附近發起進攻。

在主攻方向,日軍集中的炮兵包括,3個150重型榴彈炮聯隊,1個105毫米野戰加農炮聯隊,1個150重型加農炮大隊,2個野戰炮聯隊,還有1個山炮聯隊。7個炮兵聯隊又1個炮兵大隊。

另外還有,2個師團所屬步兵炮,擲彈筒,以及8個迫擊炮中隊,其壓制炮兵數量超過硫磺島日軍的20倍,日軍第一天炮擊發射的炮彈,就相當於日軍12個歷時半年的瓜島戰役炮彈消耗量。

另外還有135輛坦克組成2個突擊集群。對戰南昌附近的我國12個軍,這12軍看起來人多,但是,沒有1個炮兵團,也沒有1輛坦克,同時也沒有什麼空中支援。就連參戰的74軍這樣的部隊,都沒有1門反坦克炮。

日軍第11軍主要參加了武漢會戰,3次長沙會戰,南昌會戰,棗宜戰役,上高戰役,鄂西會戰,常德戰役,還有所謂的打通大陸戰役。日軍第11軍,其實編制非常大,一般情況下,都擁有7個師團,另外再有幾個旅團。人數在15-20萬以上。

有人說為什麼不能殲滅第11軍?在抗戰時期,我國還沒有實力,可以殲滅日軍如此龐大的一個軍事集團。美軍在沖繩殲滅日軍2個師團,都動用了幾十萬萬噸物資和40多萬軍隊,以我國當時的力量,想一舉殲滅日軍7個師團,更是非常困難。


深度軍事


日寇的“軍”編制,根據其編成部隊和人數衡量,可以歸為二戰時歐戰的“集團軍”規模,美軍在撰寫太平洋戰爭史時,也經常把日本的“軍”翻譯為集團軍。第11軍司令部設於武漢,司令官軍銜為陸軍中將,六任司令官分別為:岡村寧茨、園部和一郎、阿南惟畿、冢田攻(未到任)、橫山勇、笠原幸雄(投降時)。


第11軍是1938年為了武漢會戰而專門成立的,首任軍司令官岡村寧茨自關東軍第2師團調來,創軍時僅轄第6、第101和第106師團及“臺灣旅團波田支隊”,武漢淪陷後成為日軍在華唯一的一支野戰機動兵團,直接歸南京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指揮。

隨著作戰任務的增加,第11軍編成內最多時達7個師團和若干獨立混成旅團(後期有變化),比較耳熟能詳的有第3師團、第6師團、第13師團等日軍甲種師團,以及第9、第16、第101、第106師團,整體戰鬥力居在華日軍之首。



一、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中國軍隊的主要對手。

武漢會戰後,標誌著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在華北、華南、華東基本採取鞏固佔領區的收縮策略,惟獨在華中的第11軍不停地進行機動作戰,目標是重點打擊中國抗戰的骨幹力量黃埔系中央軍,從而迫使蔣政權投降。

第11軍的作戰區域是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兩岸,高峰時兵力約30餘萬;國軍在江北有第五戰區李宗仁部(河南老河口),在江南有第九戰區薛嶽部(湖南長沙),1940年為了拱衛溯江西進四川的路線,又成立了陳誠的第六戰區(湖北恩施),三個戰區共計約百萬大軍,並且以中央軍為基幹,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主戰場。


二、與第九戰區薛嶽部的主要戰役:

1、武漢會戰,期間的“萬家嶺戰役”薛嶽幾乎全殲第106師團。

2、湘北地區的三次長沙會戰,薛嶽力保長沙不失。

3、江西方面的南昌會戰、贛北的高安戰役、上高會戰等,第九戰區副司令羅卓英功勳卓著。

4、1943年的“常德會戰”,第74軍餘程萬第57師死守待援幾乎全軍覆滅。

5、1944年的“長衡會戰”,包括長沙最終淪陷和著名的“衡陽保衛戰”,方先覺。

6、“豫湘桂戰役”第11軍攻入廣西,爆發“桂林保衛戰”,突至貴州獨山。

1942年,第11軍還配合駐駐華東的第13軍參加了“浙贛會戰”,打擊第三戰區顧祝同所部。


(薛嶽卡通像)

三、與第五戰區李宗仁部的主要戰役。

1、1939年的“隨棗戰役”,張自忠大破日寇。

2、1940年的“棗宜戰役”,張自忠將軍犧牲,日軍佔領宜昌。

3、1941年的“豫南戰役”,配合華北日軍進攻河南。

四、與第六戰區陳誠部的主要戰役。

鄂西戰役: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第11軍5個師團沿長江向上遊的進攻。

五、第六方面軍以第11軍為主於1944年擴編而成,司令官沒有任用橫山勇,而是調來了岡村寧茨,下轄第11軍(橫山勇)和第20軍(坂西一良),參加湘西會戰。

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中日22次大型會戰”中,半數與日寇第11軍有關,1945年9月14日,第11軍在南昌中山路中央銀行向第九戰區投降。


度度狼gg


侵華日軍第11軍成立於1938年7月,當時是為了攻佔武漢而特別編成的。武漢會戰之後,這支日軍被定位為“能夠對蜂擁而上的敵人適時實施反擊,能挫敗敵軍抗戰企圖”的“作戰軍”,平時長期保持7個師團以上、20餘萬兵力,固守在武漢、信陽、岳陽、南昌、宜昌等地。

按照時間順序,第11軍先後參加了1938年漢口戰役(武漢會戰)、1938年南昌戰役(南昌會戰)、1939年襄東戰役(隨棗會戰)、1939年贛湘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1940年宜昌戰役(棗宜會戰)、漢水戰役、1941年豫南戰役(豫南會戰)、1941年錦江戰役(上高會戰)、1941年江北戰役、1941年長沙作戰(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第二次長沙作戰(第三次長沙會戰)、1942年贛東作戰(浙贛會戰)、1943年鄂西作戰(卾西會戰)、1943年常德作戰(常德會戰)、1944年湘桂作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



以上是第11軍在中國戰場作戰的大致情況,括號內的為國軍抗日戰史相對應的戰役名稱。可以這樣說,第11軍幾乎打遍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所有大小戰役。換句話說,第11軍始終對當面國民政府軍隊保持壓制狀態。

根據日本學者相關研究,如果以炮兵為中心的戰鬥力進行比較,假設日軍的常設師團是100,那麼預備師團就是62,警備師團是44,中國軍隊一個師只有16。按照這個比例,日軍一個聯隊可以對抗中央軍一個師;日軍一個大隊可以對抗地方軍一個師。若與中國軍隊一個師進行對抗,攻擊任務需要日軍一個大隊,防禦任何只需一箇中隊。

總體來說,這一量化研究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形的。由此可見,中國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相當不容易。所有為國捐軀的英烈,不分黨派,都應得到我們後人敬仰。


馮傑


二戰時期,日軍的“軍”不是固定編制,而是臨時抽調若干個師團或旅團組成,相當於國民黨軍的集團軍,。1938年7月,日軍為了加強華中派遣軍的戰鬥力,日本大本營下令組建了第11軍。組建初期該軍下轄第6、9、27、101、106師團以及波田支隊,岡村寧次中將任司令官、吉本貞一少將任參謀長。該軍組建後,立即參加了武漢會戰,其中第106師團在萬家嶺差點被中國軍隊全殲。武漢失守後,日軍將第11軍司令部設在了漢口。

1939年該軍下轄第3、6、13、33、34、101、106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14旅團,參謀長為沼田多稼藏少將,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40年之後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指揮官為圓部和一郎)、棗宜會戰、上高會戰、隨棗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指揮官阿南惟幾)、常德會戰(指揮官橫山勇)、1944年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司令部由漢口遷到了廣西,參加了長(沙)衡(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之後,該軍向中國軍隊投降。


歷史軍魂


1939.5攻打南昌 1935.5攻打隨棗地區 1939.9攻擊長沙 1940.5攻打棗宜地區 1941.1豫南(部分) 1941.3上高(部分) 1941.9二打長沙 1941.12三打長沙 1942.4浙贛(部分) 1943.4鄂西 1943.9攻打常德 1944.4豫湘桂(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