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死亡蠕蟲

蒙古死亡蠕蟲(蒙文:олгой-хорхой,意為“大腸蟲”)是一隻巨大毒蟲,據說它居住在戈壁灘裡。它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角色,但人們曾多次遇到它,這為它確實存在的說法提供了支持。

蒙古死亡蠕蟲

死亡蠕蟲

在《追尋古代人的足跡》書中,安得思援引1922年蒙古國總理達木丁巴扎爾的描述:“它的形狀像香腸約兩英尺長,沒有頭和腿,它有劇毒,只要觸摸它就意味著立刻死掉。它住在戈壁沙漠中最荒涼的地方。

1932年,安得思在《中亞的新徵服》書中再次介紹這種生物:“據悉,生活在戈壁西部最乾旱的沙漠地區。”然而,安德魯斯不相信這種生物的存在。

在蒙古的戈壁國家公園,戴維斯的探險隊在博物館內看到“死亡之蟲”的雕刻展示物,還有當地雪豹、野生白山羊。該館的嚮導表示:神秘的“死亡之蟲”“沙蟲”是博物館的驕傲和遊客關注的亮點。

蒙古死亡蠕蟲

出現在哈爾科夫的蠕蟲塗鴉

伊凡.邁克勒是捷克共和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他曾三次搜尋這隻蠕蟲。邁克勒在第二次探險中試圖用高能炸藥引誘蠕蟲露出沙漠,但未能成功。2004年,他重返戈壁灘,這次他採用低飛技術來拍攝廣袤的沙漠。但在這次探險中,他未能用相機捕獲到蠕蟲的任何蹤影。

蒙古死亡蠕蟲探索第一人

有些探險家認為,雖然迄今為止他們沒有找到腸蟲確實存在的確鑿證據,但他們相信蒙古戈壁裡存在這種神奇的動物是可能的,因為那一地區人跡罕至,從生態學的角度說,那裡生活著一些奇異的動物其實並不奇怪。人們之所以覺著腸蟲奇怪,是因為它所處的環境太封閉,科學界對它的情況瞭解得太少。另外,目擊者生活在不同地區,大多數人互不認識,可是他們的描述驚人的一致,這決非偶然。

在調查“死亡之蟲”方面走得最遠的當數捷克著名作家伊萬·馬克爾,他曾在1990和1992年兩度深入戈壁灘進行實地調查,並計劃今年夏天展開第三次實地調查之旅。屆時,他打算駕駛小型飛機從高處往下搜索,一旦腸蟲出來曬太陽,它將難逃馬克爾的“法眼”。

據馬克爾蒐集到的材料,腸蟲至少有半米長,和人的胳膊一般粗,外形像牛的大腸。尾巴很短。有些目擊者說它的身上有斑點。其實,你很難區分腸蟲的頭和尾,因為誰也沒有看到過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長在什麼位置。它的顏色為暗紅色,象血和意大利臘腸。它的行走方式也很特別,要麼向前滾動,要麼向一側蠕動。人們只能在一年中最熱的6月和7月裡看到它,過了這兩個月,它就鑽入沙土中開始“冬眠”。它一般是在雨後地面很溼時才會爬上地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