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老伴逝世後,餘生一個人過好,還是找個老伴好?

株洲龍5052075049444


過不過得好,跟找不找老伴,有沒有老伴沒有必然聯繫,如果你是剛失去老伴一兩年之內,是很難熬的,而且因為跟老伴長久的相處,在情感上也不願意再去找新老伴。而且再找一個老伴,這個老伴之前也生活了幾十年,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有自己的子女和財產,有自己的工資和收入,協調起來困難重重。

所以目前,老年人黃昏戀的也很多,但是很多老年人都不選擇領證,直接搭伴過日子,不涉及到財產和房子,還有子女,甚至是居住安排,有些老年人雖然處為戀人了,但是選擇跟各自子女居住,一週見一次或者兩次面,滿足相處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是現代都市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情感也存在問題,相互之間的情感需求不夠緊密,很容易分手,而且一旦有矛盾,很容易放大,而且各自的後退空間很大,一旦產生誤會和裂痕,就容易再也不往來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比較多。

因此,我給您的建議是,老伴去世後,找不找老伴,得根據自己 的情況來定。一些男性老年人在低齡期,譬如60多,身體還是很強壯的時候失去老伴了,自己也不能照顧自己,也有生理需求,所以,能找儘量找,而且要抱著能夠付出的態度去找,在二人關係中男性一方肯定要在物質上和金錢上付出更多。

但如果女性老年人,自己也能照顧自己,找老伴更多還是基於情感需求的考慮,如果女性老年人在情感需求上啊更高,更願意付出,譬如在家務勞動上,熱愛收拾家庭,熱愛照顧別人,可以考慮再找一個,而且可以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可以結伴出行,相互照顧也挺好。


雲說養老


老年人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慢慢地從勞動職業生活活動中退出,身體一天天地不再硬朗,而且社會的參與感一點點地減弱。這樣久而久之會使老年人產生一種孤獨感。


如果老伴不在了,我覺得最好還是再找個老伴。



原因如下:


一、孩子在外工作、空巢老人增多


社會變化很快,不停地在向前奔跑。長大成人的孩子,許多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投身於大城市的工作熱潮,這樣就只留年邁的父母在家了。


有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間,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國的空巢老人人口已經超過1億了,並且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陸續進入老年,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數將增加到兩億多。


這個數值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傷感,兩億多的老人都面臨著孩子不在身邊的孤獨。如果這個時候沒有老伴在身邊,我想留下的那一個會更孤獨。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分享日常的生活,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關心。而且社會節奏感越來越快,慢慢地跟不上節奏,那種孤獨感也會越來越重。


此時我想起我的奶奶,心裡就很痛。雖然她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爺爺不在的那四十多年裡,她是怎麼過的呀。兒女成家後都離開了家,就剩奶奶一人。一個人做飯,一個人打掃院落,一個人去種地。生病的時候,兒女都不在身邊,她一個人是怎樣去拿的藥,怎樣度過那身體不適的時光。空蕩蕩的屋裡,沒有情感的寄託,沒有溫暖的關愛,日子是在多少寂寞中打發而走的。她的孤單寂寞,又從來沒有向人說過。而那時年少的我,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她的孤單。

二、兒女常回家看看,也不如有個貼心的人


老伴就是那個最懂你的人,知道你的喜好,知道你的作息,哪怕只有一個微小的動作,都會知道你想表達的是什麼。這是兩個人在磨合的時間裡日積月累的默契,因為年齡相近,所以一些思想、關注的事物都會相近,共同話語也比較多。


而兒女經常回家,也細心不過那個枕邊人,有時候也走不進老人寂寞的心裡。因為有年齡差,再加上不是每天的相處,兒女漸漸地也會不瞭解老人的心裡。這是也老人產生孤獨感的原因。


兒女來了熱鬧一陣,兒女走了,又是剩下自己一個人。



鄰居李大爺就是這樣,孩子經常來看他,也經常給他買一些吃的、用的。可是孩子一走,還是自己。用他的話說就是,很想每天外出回來,家裡有一盞燈為他而亮,有一桌飯冒著熱氣在等他回來。出去遛彎的時候,能有個人一起陪著,哪怕不說什麼,也是一個伴兒。


三、年齡大了,需要相互扶持


老年人年齡大了,身體沒有年輕時硬朗了。身邊有個人,好有個照應。保姆是用金錢換來的服務,不如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周到。那是發自情感的照顧,所以會更體貼細微一些。


所以說老伴不在了,最好再找個老伴。因為她(他)也希望能有人照顧你,希望你一切都安好。


但是現實社會,找老伴也會摻雜著各種因素。有圖錢的,有單純就是想把老伴當保姆的等等。


找老伴應該是建立在平等關係上的,如果有太多的不合理因素,那還是建議一個人生活比較好。畢竟之後有很多麻煩的事會隨之而來,會讓人更心煩。



所以說,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老伴,就儘量找一個。老伴、老伴,就是老來做個伴。相依相陪一起迎接生活的每一天,畢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沒有合適的,就給自己的生活多添點樂趣,養養花、健健身,多參加點團體活動。


願天下的老人都遠離孤獨,心有個安放的地方。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來喪偶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老年人要不要找個伴,成為一個越來越現實的問題。對此,我是這樣看的:

一,找伴不如找保姆。

一般地講,人老了,各種需求慾望相對都少了。找伴是為了什麼呢?一來是為了有個照應,二來是為能有個人說話,解悶。於是問題就來了。如果你身體好,你要有照應對方的思想準備。如果你身體不好,需要對方照顧,你這個伴就不好找。即使找了,你也要有經濟上的承受心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雙方兒女的接受能力和財產糾葛,這些事情帶來的煩惱鬱悶往往比你得到的幸福快樂還要多。而你找個保姆的話,除了花給保姆的費用,可以免去許多的麻煩和糾葛。

二,找保姆不如去養老院。

找保姆是比一個人單著好,但也不一定保姆都對心思,都能除幫你洗衣做飯外,還能陪你說話聊天。而且保姆白天陪你,晚上你還是孤單一人。(也有專門陪床的保姆)。但是去養老院就不同了,白天晚上都有人做伴,有人照應。現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孤寡老人都樂意去養老院。說到底,這是個觀念問題。

三,一個人過也挺好,兒女要常跟老人保持聯繫。

很多老人喜歡清靜,也不想再找老伴,也不想花錢請保姆。我覺得,只要身體還好,一個人過也不錯。但是,畢竟年齡大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小心為妙。第一,兒女們要經常回來看看老人,勤通點電話。第二,要跟鄰居處好關係。遠親不如近鄰。鄰居能時常串門望望,說說話,老人有個頭疼腦熱的能及時發現並通知兒女,關健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誰憐一燈影


老伴逝世後,有些老年人的餘生會在對另一半的思念中度過,這時候子女已經成人,手上有點積蓄,有點小愛好,老年人一個人也可以安然的度過餘生。當然,如果想找個老伴繼續以後的生活,也未嘗不可,但是哪一個更好呢?

餘生一個人過

如果老年人身體狀況良好,子女又離得比較近,有些小愛好,又有三五知己。這樣,餘生一個人老去也不錯。若身體不太好,需要照料,可以找個保姆,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有人說找保姆不如找個老伴,不孤獨,但是身體不好的話,可能只會拖累另一半,還是找個保姆或者住養老院比較妥當。況且現在的養老院各方面條件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在這種情況下,餘生一個人過也是明智的選擇。

找個老伴過

感情雖然容易讓人受傷,但還是不乏前赴後繼者,樂此不疲者。有些老年人,一個人過太寂寞,覺得生活沒希望,想找個老伴過也是人之常情,畢竟相互照料,相互扶持好過一個人悽悽涼涼,這個不分年齡,主要看個人。我們身邊也不乏黃昏戀,這樣的例子,很多老年人晚年再找老伴,也可以過得很幸福。

但黃昏戀也迎來了許多的問題,比如外人的評論、兒女是否答應。最重要的,還是財產分配的問題。因此,如果想要再找一個老伴,就要先思考自己能否處理這些問題,以及怎樣處理。比如如果要領證的,做婚前的財產公證。

要看是否遇得到

就拿年輕人來說,現在很多人找對象已經覺得是負累,分分合合,有些已經不願付出真心,老年人亦是如此,所以想找老伴,和找不找的到,以及找不找得到合適的又是另一回事,這種事情,如果遇到合適的還好,遇不到合適的又會徒增煩惱,所以還是要看是否遇得到。畢竟緣分這種東西,不能強求。

關注“頤福來養老”悟空號,或者微信關注公眾號(頤福來養老),獲取最專業的養老知識!


頤福來養老


夫妻風雨相伴幾十年,最終有一人先離去。這種情況的發生無不讓人動容,我在此誠懇地致意,願天下所有喪偶的老人們,能儘快地從悲痛中走出來,好好地、快樂地享受晚年。

在回答問題前,我想舉一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2002年的秋天,我的鄰居,一位七十餘歲的張姓老人,其愛妻得了癌症不幸去世,一家人痛苦萬分。張姓老人更是整天淚水洗面,錄音機裡總是循環播放《梁祝》,過往的路人亦聽得雙眼掛淚。他有三個兒子,都已成家且有穩定職業和經濟收入,對老人也很孝順,但無法讓父親從悲痛中走出來。 … …兩個月之後,一件偶然的事,讓其長子觸發了靈感,他把刊有《夕陽紅》文章的幾份報紙,有意無意地放在家中的茶几上,時間大致過去了兩個月左右,他們的父親突然提出要到外面走一走,幾個兒子都支持,容後請假與父親同行,但老人態度堅決,必須立馬出行。經兒女們多次詢問,才告知要去"相親",而且對方已經發出邀請見面,兒女們只有輪換著請假與父親前行。兩個月後,兩位老人就生活在一起,直到現在已是十多年過去了,兩位老人都已八十多歲已近九十了。他們仍能互相照料對方,這幾年來,僅是老人患大病住院時,各自的兒女才去看護,除此而外,他們從未給兒女們添什麼忙煩,兒女們全身心地做好本職工作,真是兩全其美。

由此,我的建議是:

1、老有老伴,小有小伴。只要老人願意,作為兒女的要支持老人去尋一個老伴,讓其安享晚年。

2、如果老人不願意,也不必強求。孝不如順,在這種情況下,做兒女的就是工作再忙再累,也要多抽出時間與老人家閒一閒,聊一聊,特別是高齡老人更應如此。還要儘可能地邀約老人家的同齡人來家裡與其相伴,當然,他(她)的同齡老人願意才行,他們之向有共同的語言和相似的經歷,能互相理解。

3、或者,徵求老人的意見,送其去敬老院或養老公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前提是老人願意。

恭祝所有的老年人們,晚年幸福,安康!

謝謝。


知行1204800


老年人的老伴去世了,是一個人過,還是找個伴,哪個好呢?這就要看每個人的想法,喜歡一個人過的,就一個人好,喜歡兩個人過就找個伴兒好。

我也老伴走了。我也在思考,究竟是一個人過呢,還是找個老伴好嘞。這下面是我的看法,不知對不對?大家有有幫我參考一下:

一,先說找一個老伴吧,找這個老伴就必須要扯結婚證,這就牽扯到財產,雖說婚前公證,但是此後又怎麼說呢?我老伴走了以後,有一套房,房產證是她的名字,現在要出賣,就牽扯到過戶手續,這個繼承手續太麻煩了,人累死了,手續還辦不好。另外,找個老伴,人家也有兒女,自己也有兒女。這些事情也不好處理,填了結婚證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如果誰有過意外,對方生病了,大家都有責任照顧和付出。雖說找個老伴不用開工資,但也得出錢一齊用呵,也有相應的有責任,也要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有了病也不能不治呵,這樣下來再找老伴也麻煩。




二,一個人過吧!年輕一點,可以可以自由自在,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要出門提個包包就走了。一個人沒有爭吵,一個人感到很安靜,沒有人嘮叨,想吃什麼?想穿什麼?想去哪裡?都沒有人干涉,也沒有那麼多麻煩,也沒有那麼多牽掛,也沒有那麼多責任。一個人有時候顯得孤單,有時候一個人覺得很難過,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一個說話的,冷床冷被。現在有些悲涼,特別是有生病的時候就顯得困難重重。心裡面的悲傷比身體上的傷更重。有時候一種孤獨悲涼的感覺會自動爬上心頭。望著遠方的夕陽,看著落下山的太陽,悲從心來,感到以後的路不好走。一路上一人唱著孤單的歌。

在大街上,在村落,在路邊,看到七八十歲老人的情況,就想到自己的末日,真的好害怕,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三,找老婆也不是說找就找的,沒有緣分找來也麻煩,一個人過也不是過不下去,心態陽光一點也無所謂,反正人生來就是一個人,死也就是一個人。


劉金子


這要看什麼情況,如果老太太先去世,剩下老頭那還是找個老伴,來相伴扶持自己到老,當然了還可以找個保姆來伺候老頭,這樣幾乎都是兒女的意思,在老頭心裡還是想找個老伴,只有老伴才能對老頭體貼入微的來扶持老頭,倆人相伴到最後,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當老頭末尾臥床不起的時候,還得有個人來照顧他,所以老頭晚年還的需要一個老伴,保姆是替代不了的。


再說老太太,都說女人柔情似水,到老了也不另外,柔中帶一些剛性,她們失去了老伴,幾乎都不再找老伴了,出非沒有生活來源找個依靠而已,但那樣的夕陽戀很不穩定,最起碼老頭的兒女就不支持的,怕自己父親的家產被老太太摟去。所以老太太喪偶很少找老伴的。

不管是老頭也好,老太太也好,一方先離世了,都能過下去,但有一個關鍵的條件,那就是底子厚,兒女孝敬。如果沒錢老太太想找老伴,也沒人要,老頭沒錢也沒人跟的。說的現實點,兜裡有錢到老了自己過也是一樣,找一個高檔的敬老院,也能更好的度過晚年的生活,兒女誰也不拖累,輕輕鬆鬆的老去。


風吹不倒的秋草


老年人老伴逝世後,餘生是一個人過好,還是找個老伴好?

對於這個問題,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認為找老伴不如找保姆,有的認為過來70歲就不宜找老伴了,更有腦洞大開者認為不如買一個AI,既省錢又少糾紛,還人性化。

對於以上建議有書君只能是呵呵……,卻不敢苟同了。

諸位吃瓜群眾議論的熱火朝天,可不知各位可曾傾聽過失去老伴的老人內心的聲音呢?

有書君覺得,對於失去另一半的老年人,餘生是一個人過好,還是找個老伴好,首先一定要尊重當事人自己的意願。

只要老人身體健康狀況以及經濟條件允許,他願意找老伴,子女就應該同意支持他找,他願意一個人過,也應該同意和支持。

畢竟過日子是老人自己的事情,就好比有些年青人願意單身,你再怎麼催逼他要結婚,他也不會理你,有些年輕人想要結婚,你怎麼反對也沒用。老人再婚還是單過,其實也是同樣道理,也應該把尊重老人意願放在第一位。

有書君的鄰居是位七十多歲的老頭兒,老伴已經去世多年。

可老頭身板還很硬朗,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常年四季回來不到一兩回,平常就靠個電話聯繫。白天,老頭兒在小區打打牌、遛遛彎,日子倒也易於打發。

可是,一到夜晚,老人關起門來出出進進就只剩我一個人,冷冷清清。有一次,老頭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回來就有些醉意,倒頭就睡,睡了幾個小時,覺得口渴,想喝口水,自己掙扎著爬起來,想倒口水喝,卻沒想撞到椅子,摔了一跤,半天才爬起來,幸虧沒骨折。

老頭想起老伴在世的日子,心裡說不出的難受:“這麼下去可真不是辦法呀,要是我今天摔死了也沒有人知道哇!”所以,老頭就生出來找個老伴的心理。

可是,老頭把這想法和孩子們一說,他的子女卻強烈反對,不是說老頭丟人現眼,就是說老頭有兩錢放口袋裡就作燒,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從提高老頭的生活質量去想,結果,老人只能偷偷摸摸的和一個自己中意的老太太搭伴過日子,讓老人過得非常憋屈。

所以,對於對子女不能在身邊照顧,老人又希望找個老伴搭伴過日子的老人,子女一定要把老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考慮,支持甚至幫助老人找到合適的晚年伴侶。

其次,如果老人希望再婚,就要考慮再婚的對象是不是合適。

老人再婚,合適就是一個伴,可是不合適的對象可能就是一個絆,與其找個老伴疙疙瘩瘩的過日子,可能還不如一個人過。

有書君認為合適是指老人雙方情投意合,願意雙方互相照顧,而不是過多的考慮其他物質方面的問題。這對再婚雙方都是一種理想狀態。

樓下朱阿姨前些年老伴因車禍去世,可是朱阿姨自己還不到60歲,女兒遠嫁,不在身邊。她長期沉浸在失去老伴的痛苦裡,常常以淚洗面,茶不思飯不想,一個人形單影隻,讓人看了心疼。

她以前的同事想法設法給她牽線搭橋,可是都不合適,直到前不久,她以前的同事幫她介紹了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兩人一見如故,結成老年伴侶。現在,每天出雙入對,朱阿姨心情明顯好了,許多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

因此,如果老年人在另一半去世後,如果再婚,一定要雙方都感覺合適,相處舒服,才可能讓晚年生活的幸福。

第三、老年人自己也應該理智的認清再婚和獨居的利弊,清醒的做出自己的選擇。

對於選擇再婚的老人,可能會牽涉到雙方的子女和財產問題,因此,在婚前,老人就應該和雙方子女溝通,採取妥善的處理方法,以免婚後因為這些問題影響老人的生活。

對於選擇獨居的老人,也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好自己,萬一自己不能照顧自己,是選擇和子女共同生活還是住養老院,如果發生意外或者發生疾病不能自理,能否指望子女照顧,還是需要找保姆……

第四,有書君認為不管老人選擇再婚還是一個人單過,作為子女都應該把孝敬父母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

尊重父母的選擇,做好子女的本分。要常常回父母家裡看看。

切忌把父母當做累贅和包袱,給父母臉色看或者不聞不問,以致老人晚景淒涼,心裡添堵。

最後,有書君認為,老年人伴侶去世後,無論再婚還是獨居,都應該把選擇權交給老人自己,子女所做的只能是儘量安頓好老人的生活,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而社會則應該為解決獨居老人的生活問題提供更多的解決途徑。

你們認為呢?


24幀半


這要看每個老人的性格。

(一)、有的老人個性比較堅強、倔強、獨立、對異性有警覺性,這種性格的人能很快適應一個人生活的狀態,不會輕易接受另一個人,走入自己的生活。

(二)、有的老人夫妻間感情非常好,而且對愛情有潔癖。這樣的老人雖然也渴望有人關愛他,但精神世界上無法接受其他的人代替原來愛人的位置。即使勉強和其他人組成再婚家庭,也會產生各種矛盾。

(三)、有的老人在情感上比較脆弱,喜歡依賴於對方,那麼老伴的去世對他就是一個打擊。這樣的老人,當出現另一個人給他關心、愛護,就很容易接受這段感情。

(四)、還有一部分老人,以女性為多,沒有自己的經濟收入,經濟狀況比較差,而自己的兒女又不可能對自己提供幫助。這樣的老人通常會選擇再婚,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

(五)、也有一部分老人,以男性居多,天生的多情,這樣的老人也很容易接受下一段感情生活。

再婚的老人都會面對很多問題。比如經濟問題、雙方子女的問題、兩人不同的生活習慣的問題……能夠處理得好,才能夠有更好的晚年生活。

其實,現在人們生活視角越來越開闊,老年人可以做的活動非常非常多。我想,我如果到老了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我會選擇一個人走下去。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經濟條件有保障的情況下。如果經濟條件只夠溫飽,我會選擇在居住地的附近,白天找個老年活動中心,可以學習書法,練練繪畫,打打門球。晚上或者去跳跳廣場舞,或者在網上和老姐妹們唱首歌,再或者可以在網上寫寫詩詞。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會參加一些旅遊團,到處走一走。既結識了新的朋友,又填補了年輕時無法到處旅遊的心願。

等到年紀再老些,如果擔心自己有什麼意外,而又不想麻煩兒女(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了),我會選擇一個養老院入住,在突發疾病的時候,算是給自己做一個保障。(現在的養老院都和醫保掛鉤了,有的甚至配有專業護士)

一個人的生活簡單,你不用再去想到點了要給誰做飯,也不用嘮叨他的衣服穿的太髒了。一個人生活以後,所有的社交關係都簡單多了,一切都回歸自然,恬淡舒適。你不用感到寂寞,你只要把每天的時間填充好。

寂寞這兩個字,是人創造出來的,人也能把它消滅掉。人的情感層次非常豐富,並不僅僅是單一的異性之間的感情,你愛書法,你就對書法有感情。你愛跳舞,你就對跳舞有感情。這個時候,移情別戀,這四個字,對於單身的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是選擇一個人獨立走下去,還是選擇組成一個新的家庭,都要告訴自己,我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我是滿足的。只有懷著這樣的心態,才能使我們的晚年生活充滿美好。


誰家杏子哦


老年群體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面臨身體功能下降、社會角色改變等身心問題。尤其是那些失獨老人,他們往往面臨更大的觀念衝突和心理壓力。獨身老人是不是需要找老伴兒,這個問題一直是社會大眾比較關心和關注的問題。我支持老年人找老伴兒。

有這樣的看法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再婚能夠消除獨身老人在精神上的孤獨感和在生活上的無助感。

老年夫妻在共同走過的數十年的婚姻歷程中,各自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一旦老伴兒去世,就會使本來完整的家庭結構和功能殘缺不全,老人的安全感會因此削弱,孤獨感、無助感也會隨之而來。除此之外,因為缺乏另一半在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老人生活上也會產生諸多不便。

心理健康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為了保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是當子女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

從健康角度講,有老伴的人,活的更健康,因為生活的也比較有規律,如果只是一個人,情況就不一樣了,很容易一日三餐,將將就就,有什麼吃什麼。而且,兩個人在一起,還可以一起出去散散步,走走路,一個人就呆在家裡看電視。

現在年輕人都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在外地,老人如果沒有孩子在身邊,就比較寂寞孤獨。有個在身邊,對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身邊人也比較容易發現問題。

兩個人搭夥過日子,經濟上就寬鬆些,也可以減輕雙方子女負擔,老人自己也覺得少拖累孩子。

如果老人有個老伴,平時頭疼腦熱的,有個人照顧,減輕子女的負擔, 畢竟單位不能經常請假。

老人有了老伴,一個家庭就完整了,如果此時有孫子輩的孩子,老人也方便照顧,享天倫之樂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老年人!老伴?顧名思義當然是老來有伴比較好!少來夫妻,老來伴!人生有了這些經歷才能稱作完美的人生!年少的是夫妻,等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真正的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