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Yuki說:

果果是我一個資深閨蜜K的發小好友,定居美國十年。自從我們第一次一起玩過以後,她就成了我和K出國旅遊的御用翻譯。我們“辣媽三人組”一起去過以色列、約旦、奧地利、維也納等好幾個國家。她每次都耗上自己的年假飛來陪我們,然後途中的各種罰款,都是她刷卡。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中間是果果,右邊是閨蜜K

因為曾有很多朋友在微博和朋友圈留言,說好羨慕我們可以滿世界跑,而自己因為英文不太好總不敢自由行,跟團出遊的話體驗就會大打折扣。但跟著果果玩得多了,我發現旅行時常用到的英語其實並不難的,稍微有點英語基礎的朋友都能一學就會。

所以我決定請果果來給我們講講,在國外旅行時最常用的地道英語。今天是第一課——點餐篇,因為果果說,出去玩嘛,吃好是最重要的,哈哈。大家趕緊學起來喲!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01

初次見面,那個,希望以後還有機會!

我叫果果,大概十二年前留學到的美國,現在跟先生、兒子Ethan還有女兒River定居於紐約長島。我來美國學的是稅務會計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先在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學(bei)習(nue)了兩年,目前就職於加拿大銀行紐約總部的稅務部門。

前兩天呢,我一好友發短信給我,寫的“I am so boring. Dinner tonight? ”

她想表達的是我很無聊/寂寞,要不要和我一起吃飯。但是呢,ing結尾的形容詞是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容人一般是要以ed結尾 (敲黑板,十二年前托福考點)。這裡的boring用來形容人其實表達出來的意思是“我是一個很無趣的人”。

於是很想以一種討論和交流的方式和大家探討一下簡單卻致命的英文小撇步,全憑自己和身邊朋友或陌生人的經驗(血的教訓和人生段子)。不好意思說能教大傢什麼,只是如果您看到我的文章,其中的某一兩句對您以後人生中的無數精彩旅行有小小的幫助(比如在想搭訕的時候不會說出“I am so boring” 這樣掉逼格的句子),這可能就是我拋磚引玉的小意義。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02

今天從解鎖點餐說起吧。點餐看似簡單,但在在不熟悉的餐廳用不熟悉的語言和陌生人交流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記得十二年前的夏天,剛到大美帝第二天的我坐著長途汽車從紐約前往學校。汽車在中途停在一個有麥當勞的休息站,讓乘客下去買中餐。事隔多年,我還無法忘懷我走進麥當勞排隊望著牆上餐牌時近乎恐懼地忐忑不安!

在美國和歐洲,一般到了餐廳以後要在門口等服務生帶座。當他/她和你對視的時候,他/她會問: How many? 意思是您有幾個人用餐。簡短的話就告訴他/她數字,比如two, four etc..稍微裝逼一點點呢,就說“table for xxx (two, three, or four etc)”

我有一發小,上個月我們剛剛一起去捷克玩兒。在布拉格一家餐廳呢,她不等服務生來就徑直往裡走想找位置坐下,被人家提了出來。(不要問我為什麼不喊住她,因為我們的友情就是隻有這麼塑料)你看,有她為大家以身試法在先,各位以後就別犧牲自己的逼格去丟這樣的臉了。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被帶位坐下以後,服務生會過來一次,在你看菜單的時候問你要點什麼喝的。他/她一般會說:“Can I get you something to drink?”

如果你注意到這個句型,你會發現一般英文裡要禮貌問一件事情很有意思的。他/她們問你一件事,卻總是儘量讓自己的句子以“我”開頭。記得剛進四大入職培訓的時候,有一堂講課是關於工作上的溝通。當時那位導師說的話讓我受益匪淺:“在職場上摩擦在所難免,而小小的減少/避免摩擦的技巧就體現在溝通問題的表達方式上。而其中最最有效的就是當你想告訴一個人應該怎麼做的時候,用‘我’開頭,而不是用‘你’。”

“比如說,你想問你的同事是否聽懂了你想吩咐他/她做的某件事,試著說‘我剛才表達清楚了嗎(was I being clear)?’而不是‘你聽明白了嗎 (do you understand) ?’雖然兩個句子問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帶給聽的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尊重程度。”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03

跑題跑遠了,拉回來。

當服務生問你想喝什麼,這是沒有菜單要憑常識點的。美國和歐洲餐廳一般都是默認幾種常見飲料如下:

Water (水 )

- Tap water (白開水)

- Sparkling water (氣泡水)

Soda(汽水)

- Coke (可樂)

- Sprite (雪碧)

- Sunkist (橘子汽水)

- Lemonade (檸檬汽水)

Iced tea (Sweetened or unsweetened) (冰茶)

點正餐的時候,一般“看圖說話”足夠用了。比較怕的就是要點的東西服務生要問你根據你喜好烹製的細節,比如餐包的種類或者牛排的生熟程度。我在這裡先拿最常點的牛排說事兒吧:

當你點好牛排以後,服務生會問:“How do you like your steak (to be cooked)?”(您想要您的牛排幾成熟?)

你的答案根據個人喜好一般如下:

Medium rare – 五分熟:一般美國盆友的最愛,牛排中間成色偏紅。

Medium – 七分熟:應該是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感,牛排中間呈粉紅。

Well down – 全熟:說實話,點全熟會像吃石頭一樣,除非有不得已的苦衷,一般沒人點。

如果上的牛排和你點的相差太遠,一定記得拍案而起。餐廳是有義務為你換的。

如何拍案而起呢?如果你的五分熟,上的牛排卻老的跟石頭一樣,你需要告訴服務員:“Excuse me, my steak is way overcooked. This is definitely not medium rare.”這樣懂事的服務員就會馬上幫你端走換新的。

反之,如果你點的七分熟的牛排,上來的卻滲著血,你要告訴服務員:“my steak is blue (特別生的)。Sorry but I can‘t eat it like this。”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04

正餐以後呢,就是甜點和咖啡或茶的時間。

點咖啡的時候,附加題是服務生會問你:“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

我年輕時曾被這個句子問到一臉懵逼!我當時想了很久,為什麼我明明還沒有拿到我的咖啡,他卻問我喜不喜歡??我最後小心翼翼地回答了一個“good……” 然後換服務生一臉懵逼。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其實呢,這句是問你的咖啡需要多少奶多少糖。一般回答是:“One sugar, one cream.”

咖啡和甜點過後,一頓完美的用餐就結束了。但你以為這樣就完了?

我的表妹去年暑假來紐約找我玩,某天從我家出門前說今天要去曼哈頓裝逼。然後呢,她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咖啡廳發短信給我,說“姐,那個,買單怎麼說…?”

你看,我的人生中就是有這麼多無所畏懼的大俠用生命給我貢獻段子素材。

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還夢想去自由看世界?

敲黑板,買單的英文表達是:“Can I get the check please?”

至此,你瀟灑地買完單,開心地解鎖了一項新的技能。

此文獻給我的發小:希望我們下次一起出門的時候,你可以不要一進餐廳的門就把臉一甩對我說:“你看著點就行,我的要求就只有可樂和肉!”

Yuki說:

沒想到果果寫起文章來也是一把好手,段子頻出,損起朋友來毫不留情。

看她的文章我就一邊全程哈哈哈哈,一邊回顧起我們旅行時的種種有趣片段。

最後我決定在我們玩社區開闢一個“旅行英語”專欄,請果果定期更新一些有料的乾貨,讓大家出門旅行能更從容,別再像我們那樣出糗啦。”

/ end /

想加入Yuki玩社區,把你身邊好玩的地方、有趣的事,跟全國各地懂生活、愛分享的玩伴們,一起暢玩生活?

歡迎來撩小秘:

yukihasfun520!

想第一時間搶到各種超值優惠福利?

還一定要關注新浪微博“@Yuki玩生活”哦!

~Yuki在這裡等你們,一起來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