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是科學概念嗎?

Nguyen_You


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概念?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科學,什麼不是科學。

首先,有道理並不一定是科學。很多哲學概念和思辨看起來很有道理,很多神學概念更有道理,解釋力超強,這些看起來有道理的概念都不是科學概念。

其次,有效不一定科學,有用的概念也不一定是科學概念。跳大神在原始部落裡仍然有效,但跳大神肯定不是科學的。

科學的定義,目前主流觀點來自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和庫恩。波普爾強調科學觀點的可證偽性,庫恩強調科學的範式。簡單地說,波普爾說,一個觀點如果不能證偽,就不是科學觀點,因為它無法被驗證;庫恩說,一個理論是不是科學的,需要被科學共同體承認。

從這些定義來看陰陽五行。首先,陰陽五行定義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不具備可證偽性。什麼是陰陽?如何確定陰陽的存在?出現什麼情況可以證明陰陽的不存在?無法回答。從波普爾的定義來看,陰陽五行肯定不是科學概念或理論。以庫恩的定義來看,陰陽五行理論也沒有得到科學共同體的承認。現在的基礎科學共同體有物理、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等,且各個學科的基礎是相同的,比如原子分子量子基因等等,一個學科的突破會影響其他學科。陰陽五行算在哪個學科?由哪個科學共同體來驗證和承認?不要說,陰陽五行是自成一格體系的科學,現在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學科不和其他學科相關聯。

有人一定說,陰陽五行有科學的元素。確實在古代,用陰陽五行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釋世界,比用神創論更有科學精神。但有進步性不代表就是科學概念。排洩物中也有一點營養,我們不會因為排洩物有一點營養物就把它當做食物。我們不能把有一點科學元素(或有用)的概念當成科學概念。因為從最寬泛的定義來看(或者從國人很喜歡用的辯證法來看),任何東西都有有價值的地方。我們不可能按照這種定義把一切都成為科學或科學概念。


明日Will


什麼是科學?本意是什麼?形式上看,是用某種語音陳述的一個邏輯系統。內容是對世界客觀的近似。永遠都只能是近似。誤差是可估計的。不能估計誤差之理論。最多就是一種信仰。不能稱為科學。既然科學只是對世界之近似。則不只一種近似方法與結果。而且,兩種不同近似所生成的兩個命題,可以是互斥的。在同一個邏輯系統中,不能同時為真。例如,三角形內角和。大於一平角;等於一平角;小於一平角。在一個邏輯系統之內。只能有一個為真。但是,在不同的邏輯系統之內。每一個命題都可是真命題。不能因為,在歐氏空間內,三角形內角和等於一平角。就以此否認羅巴捷夫斯基幾何的存在。

模糊邏輯,也是一種科學理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也是一門科學。而隨機事件之定義,就是不存在可重複性,不能進行歸納推理。有些人認為,不可重複就不科學。不是科學的必要條件。不模糊也不是科學的必要條件。而應該是,估計出來之誤差,在一定時期內,大家可以接受,在該時期內就是科學的。當認為誤差太大,不可接受時,就得對原理論進行優化修正。不修正,則會由科學理論變為不科學的理論。既使到了這種狀態,也不能否定未過時的,誤差還可接受之部分。


西北大學數53畢業


從科學的立場來看陰陽五行理論,是否正確?

 

中國古代和現在一樣,有一群不安分的聰明人,他們與只管穿衣吃飯過日子的普通人不一樣,不甘於醉生夢死,寧願過苦日子,也要仰望星空,懷揣夢想。他們研究探索世上萬物運行規律,創建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思想。如今,有人對陰陽五行理論的正確性提出置疑。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自發的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有先天陰陽五行與後天陰陽五行之分,認為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孿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一統屬性)、火(運動屬性)、土(存在屬性)、金(空間屬性)、水(時間屬性)五種最基本的條件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屬性。這五種特性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如中國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舊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

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古代自然觀特別是陰陽五行學說妨礙科學的進步。中國自然哲學家在解釋現象時,往往求助這種自然哲學,例如:電被解釋為“陰陽相激為電”;地震被認為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經驗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極端形式,貫穿整個古代中國科學理論體系。新五行學對原有的五行進行了全新的解釋,認為木、火、土、金、水不但反映了宇宙世界的本來屬性,也反映了人類思維的規律,對應著思維一統屬性、運動屬性、存在屬性、空間屬性、時間屬性的五個維度。

從科學的立場來看,那麼科學又是什麼?科學是指人類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以及探尋最可靠知識的方法體系。而陰陽五行,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科學和哲學是不能直接劃等號的。從實踐來看,陰陽五行這種哲學是不能指導現代科學的。

那麼,陰陽五行的這種哲學缺陷是什麼呢?就是缺乏科學依據,怎麼解釋只能依靠個人對生活的體驗,可以說在個人的經驗上是行得通的,但普遍來講,似乎有點不太合理。

 

34



懷疑探索者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陰陽五行”在其概念範疇而言,歸屬於近代的哲學概念範疇而不是科學概念範疇。也就是說,人類在公元前還沒有產生近代的科學之時,中國古哲人在探索解釋宇宙萬物的本原與生化的認識活動中,是針對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的“普遍之性”與“普遍行為之生”,在其學說中所給出的概念範疇是具有普遍性、絕對性。而近代的科學概念範疇具有針對性(針對不同領域的學科)、相對性(不同學科給出的概念範疇具有相對性)。因此說,哲學概念範疇和科學概念範疇,我們不要簡單的等同或混淆。

人類哲學的產生,就是探索、解釋事物的普遍性及終極性的學問。尤其是,中國哲學特有的概念範疇具有普遍性、絕對性。如:陰陽、精氣、精神、五行(陰陽五行)、本體、道、道之性、道之德、有與無、仁、中和、中庸等,都不是當下的科學概念而是哲學概念。也就是說,我們要透徹地理解、掌握哲學概念才能理解、看懂中國哲學及其概念範疇。

哲學,無非是哲學家用一種哲學觀念,針對宇宙萬物的存在與行為,及其客觀存在的普遍性與普遍行為原則的自然規律,在其哲學範疇給出普遍性的概念、定義真理性地回答宇宙萬物的“性”與“生”,以及“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的關係問題。

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道之性”與“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關係問題。也就是說,中國哲學是關於宇宙萬物的起源與生化,及其客觀存在的普遍性和普遍行為規律,以及“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的學說。據此,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這兩者,不能簡單地、形而下在“哲學”的字義中去解說,或簡單的用“科學概念”解釋、替代“哲學概念”。

中國哲學的“物質與精神”範疇,是針對宇宙世界上的一切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既包括自然領域裡的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也包括社會領域裡的物質形態與行為精神)的抽象和概括。亦即,中國哲學是解釋宇宙的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體,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質世界之中,而共同存在的客觀實在性之真理的學問。

中國古哲人醫家,針對“道之性與道之生”,亦即,針對“道”客觀存在普遍性與普遍行為規律,解釋“道”中的“陰陽”是宇宙萬物的屬性,而且認為“陰陽五行”就是道生化萬物的生命機制,也是解釋宇宙生命一切現象的哲理方法。進而中國古哲人醫家將這一哲理模型方法,成功地應用於中國古代醫學。這反映出人類還沒有產生科學實驗醫療模式之前,中國古哲人醫家在世界生命醫學領域就建構了哲學辯證醫療模式。所以說,中國古哲人醫家是中醫學最早的哲理醫學的奠基人。

“陰陽五行”生命機制醫學框架的哲理醫學,是中國古哲人醫家解釋宇宙精氣生化物質機制與人體精氣生理機制辯證統一的學說;也就是“宇宙生命機制與人體生命機制”辯證統一,或者說,是道之性之中的“精、氣、神”與人之性之中的“精、氣、神”相統一的哲理生命學說。也就是說,道之性在生化物質的機制中存在“舒展態”(木)、“昇華態”(火)、“暫穩態”(土)、“收斂態”(金)、“藏儲態”(水),這五種物質相態行為倫理(相生相剋的普遍性)。那麼,人之性的生命機制中同樣存在“舒展態”(木)、“昇華態”(火)、“暫穩態”(土)、“收斂態”(金)、“藏儲態”(水),這五種生理相態行為倫理(相生相剋的普遍性)。

在哲學範疇:“精”反映的是萬物陰陽的物質性,“氣、神”反映的是萬物陰陽中的精神性,而且“氣”反映的是“陰陽行為”,“神”反映的是“陰陽行為原則之行”之理性。

注:正因為,中國哲學是研究“道之性”與“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關係問題。所以說,中國哲學是關於宇宙萬物的起源與生化及其存在的普遍性與普遍行為規律,以及“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相統一的學說。簡單一句話,中國哲學是研究宇宙萬物的普遍性與普遍行為規律及其終極性(兩個方面,即宇宙萬物的本原之終極,人類的目的之終極)的學說。


古之善


中科院辯論陰陽五行進行激變,說明不同的科學家對此存有不同的觀點,但是陰陽五行學說是普世真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遲早會對此達成一致性的認知。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聖賢對宇宙總體全面的高度概括。《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說的是任何事物都是陰陽一體的。陰陽是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是宇宙的對立統一;陰陽可以互相轉化,同時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說,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陰陽互相依存,互相為用。

陰陽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又分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於其氣雜,陰陽的劃分較為複雜,有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有子醜寅卯辰巳為陽,午未申酉戌亥為陰的劃分。


五行又以木火為陽,金水為陰;木為少陽、火為太陽;金為少陰,水為太陰的劃分;陰陽遵循五行的生剋制化關係: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順著這種循環物質就相生,違背了它就會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相剋”。

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著反常現象,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剋,其次序與相剋是一致的。反生為克: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塞;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洩多為克: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說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滅;土能生金,金多土虛。 反克: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蕩;水能克火,火烈水乾;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列入這五大類的範疇,其相生也,所以相維,其相剋也,所以相制,此之謂有倫。由此宇宙的變化在其中矣。


一起學經典


《易傳.繫辭》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學稱之曰天地數。這些數字代表生數及成數,生數一至五,象徵事物的發生,成數六至十代表事物的形成。《尚書.洪範》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河圖,洛書生成數,象徵五行,即陰陽化生五行,五行衍生萬物。河圖以天地合五方,乃大衍之數,洛書以陰陽合五行,稱生成數。洛書為人體髒象方位學奠定了基礎,具體為:正北方為坎卦,坎屬水,水性寒,北方生寒,寒氣通於腎,故腎位正北方。正南方為離卦,離為火,火性熱,南方生熱,熱氣通於心,故心位正南方……《易經》中《說卦》說:乾為金,坤為地(土),巽為木,離為火,坎為水,艮為山(土)。文王八卦中,震卦是東方春天,離卦是南方夏天……說明五行相生。至於河圖中五行則是明確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具矣。《黃帝內經》經過臨床實踐大大豐富了五行學說的理論。《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東方……其類草木……其數八;南方……其類火……其數七……北方……其類水……其數六。這裡明顯是用河圖配五行。《素問.髒氣法時論》用專篇論述了根據五行的生克,闡發五臟之氣與四時時令的關係以及五臟的生理,病理。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對五行生剋之說講得明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在《素問.五臟生成論》中講到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在《素問.五運行大論》講到了相乘與相侮的問題,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但之間,以及人體與自然界之間有系統的整體性。五行學說應用於病理,在於說明五臟病變時相互傳變,均可以五行間生克乘侮規律來闡明。伏羲氏仰歡天文,俯察地理,《黃帝內經》承襲伏羲《易經》精旨,對五運六氣闡發,五運六氣學說成為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素問.天元紀大論》五行在天,為無形之氣,氣指寒暑燥溼風火;五行在地而成形,形指木火土金水。寒暑燥溼風火,天之陰陽;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生長化收藏應之。五行學說是中華祖先幾千年實踐中來的,有著博大精深的智慧,繼承發揚光大讓它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夢歸自然2


(定慧堂-原創):“陰陽五行”應該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常識,但你的常識不一定是別人的知識;你的認知不一定就是別人的認同。這裡有一個“認知屏障”問題,即,時間、地域、文化、宗教、政治的不同,會導致人們產生偏見與固執。因此,人們常常說:文化可以同存,但決不可以替代”。

現在,中國很多人對“五行”的解釋犯了一個典型的“狹獈民族主義的邏輯錯誤:簡單講,就是完全不顧世界的看法,用一種“以我為中心”的觀點去證實世界上的一切變化都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掩耳盜鈴”思維,一旦遇上與自己的想法相悖時,又採取“駝鳥行為”,這些現象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反思的!

比如,中國人認為,世界的變化是按照“陰陽五行”的基本規律來運行的!對嗎?也對,也不對!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說對,它的確是中國古人們思想和經驗的結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實用性;說不對,它的確只代表了當時中國古人的某種看法,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的發展,全球的認知,“陰陽五行”可能存在“根”問題,起碼也存在補充和完善的問題。

所以說,“陰陽五行”的很多道理對於習慣了它們的中國人而言,的確具有合理性,尤其是很多說法一旦提前預裝到中國人的“心智模式”裡,存在就是合理的了。因此,我在這裡討論的“陰陽五行”,不是在中國範圍內正確不正確的問題,而是拿到世界的舞臺上,還能不能被世界認同的問題!

當然也有人說,很多西方人不是也在學《易經》和“陰陽五行”嗎?別人學不一定就代表信,別人信也並不代表他就用,以至很多人都用。記得有段時間馬雲也信“王林神功”,他事後也表明,這只是一個好奇,想探究一個問題的答案,以便為解決其他問題尋找更多的方案!可見,真正的道理必須是世界主流認同的,也只有世界主流認同的道理,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讓我們再回到“陰陽五行”這個話題上,即便“陰陽五行”解釋了人體現象、天體現象、物體現象等,應該說,這些都只是侷限在某一個區域範圍內的某些人的認識,別說西方人了,即使是在中國人的範圍內,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相信的。

如果就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下去,我們首先也要確定世界是否就是由五個元素構成的?四個、六個行不行?其次要確定哪五個元素最能代表世界?難道就只能是“金木水火土”嗎?最後還要確定這五個元素與世界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都是統一規律嗎?現在,很多執著於“陰陽五行”的人錯誤的將這個道理應用在世界所發生的一切問題上,且採取了“讓世界適應我”的“人擇原理”,而後再生搬硬套。實在是令人生畏!

(節選)




定慧堂


陰陽五行八卦圖可能是對整個宇宙體系的發展發生,變化的一個形態文化體系,按照相互對應的關係基本都能代入其中發現規律,看我們能否找到他們相互存在的關係,一般人根本達不到這個悟性,能知道點表象都不一般,比如金木水火土,上為乾,下為坤,二十四節氣,天干地支,子醜寅卯,時間,等等都可以帶入其中,根據八卦中心的極點對應轉動盈虧圖案,極點移動一點,黑白圖案位置就要相應移動,隨時都是變化的,很強的邏輯和關聯性,要全部歸納總結,並找到對應它的相應位置,同時還要同步移動中心極點和黑白圖案,才能發現規律,我只是隨便看了一下,能發現這個規律,要完全歸納總結並代入其中找到運動規律,對預測未知事物是肯定行的,太費神和腦子了,希望有耐心的人可以花很多時間去尋找他們各自之間的發展規律,要對虛幻世界和現實世界做對比,找到其中的規律,用現代文字表達出來,我很懷疑古人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智商和腦洞大開的能力,如果以此圖推斷宇宙就是一個體系,整個星系都能相互作用,並且週而復始,比如很可能黑洞能吸收星體變為物質,而物質經過一個渠道又慢慢積累成星體,太陽會由強到弱慢慢不能提供能量,沒有太陽的一天宇宙所有生物都不存在,黑洞吸收太陽後又變為物質,物質又慢慢堆積轉化為星球,並且物質也有編態,相同編組的物質之間會慢慢堆積,併產生一定的作用,如太陽會發光發熱,不同的星體由於距離空間的環境不同,產生不同的形態,距離空間的自然條件又決定了適不適合細胞的發展,演變,出現生物,最難理解的還是不同生物種類的編態和思維,就像人的大腦會不會於宇宙分佈有千絲萬縷關係,大腦的複雜程度和整個宇宙的體系結構,和變化特點,以及協調身體各部位和控制各個器官的作用,如眼鏡看見光,耳朵聽見聲音,鼻子識別氣味,嘴巴呼吸空氣等,存在這些器官就能感受世間的事物,腦子能對未知進行探索等,雖然能解釋生命起源,卻解釋不了意識和編態特性,但的確各種編態又和大宇宙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就像是什麼東西提前設置好的一切,或許只有把宇宙體系瞭解透徹了才能發現其中的秘密。關於以前提到達爾文的進化論這裡說明下,它的確不能回答物種起源,但起源以後的的智慧生物進化過程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思維認知的不斷進步,勞動技能方式改變,對生存環境要求的改善等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對生物的種類進化絕不可能,如人種的不同地域分佈,膚色等,形態等,就算改良品種也沒有改變基因序列,不同物種的排異性等,人的生理結構於大多數生物的重合相似特性怎麼解釋,所以必定和外來力量有關係,到底是外星文明的傑作,還是其他原因不得而解,不可能是簡單的細胞演變的結果,人類解釋不了的問題,只能說明宇宙存在更加強大的文明,而物質是真實存在的,絕對不存在上帝一造物一說,只有等待未來去探索求證。


吹牛不要錢007


1.陰陽五行源自古代天文學;宇宙是包含真理的時空,閃爍的星辰是其外在表現;真理的內涵是通過觀察、思考、抽象及實踐而來;

2.《易經》中醫是樸素哲學,在古代最重要的實踐活動;

3.象數、術數之間的傳承關係如下;宇宙星體的週期旋轉導致了時間的週期變化;時間即旋轉,週期即循環,循環的旋轉形成了時空,時空的非勻變化產生了陰陽組合,組合的多樣性,促進了人類行為;天文學在時間領域的預測方法西有古典占星術,東有七政四餘星象學。東西方的交集點在印度。中國的古天文學在唐代達到頂峰,大家可能都聽說《推背圖》,作者之一就是當時的唐朝的司天監李淳風。唐朝還有一件事就是玄奘西遊天竺印度取經,古典印度占星術和中國的五行文化就產生了交集,融合東西方的七政四餘占星術就在那個時代產生。後來伴隨中國古天文學沒落,沒有詳細的天文歷,民間無法排盤,七政四餘的閹割變異體紫薇和八字術等被廣為流傳,這些已經脫離了實際的天體而是純粹的術數推算了,西方的天文學逐漸發展為現代天文,其占星術缺乏術數理論逐漸演變為現代心理占星。


高維哲學2018


本人已經回答過類似問題好幾個,願意再次強調一下:科學science是我們翻譯錯了,我們應該翻譯成“學科”才對。正是由於翻譯錯誤,導致我們很多認識出現偏差,害了我們100多年了。我們現在人嘴上經常掛著“科學”一詞,盲目相信只要不是科學的,都是迷信的。真是無語。陰陽五行學說早在2000年前就產生,而且應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用。陰陽五行科學不科學?明白人都知道。正如前面說的,有著悠久歷史的中醫,被外國人一句話說不科學,我們國人也跟風說不科學,幾乎差點毀掉整個中醫行業。我們不要再固執認為科學萬能,不要固執認為科學之外的都是迷信。我們不要人云亦云,我們要多讀書,學會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