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推出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 我省迅速落實

日前,公安部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服務便利化工作,並公佈了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等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9月1日起全面啟動推行。記者瞭解到,7月31日之前,在長春、吉林兩地率先實施,其它地區在9月1日前實施。

改革窗口4項服務:申請材料四個減免,18類業務一證即辦,普通業務一窗通辦,個性服務自助快辦。

“互聯網+交管服務”推出4項:交管服務網上辦理,政務信息網上互通,安全教育網上學習,交通事故網上處理。

延伸下放業務推出8項:社會服務網點代辦,郵政服務網點代辦,延伸農村交管服務,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實行車輛全國“通檢”,推進車檢程序優化,便利車輛異地轉籍,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

堅持放管並重、放管結合,本著“業務延伸下放到哪裡,監管就跟進到哪裡”的原則,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7月底前,資料減免、一證即辦、自助快辦等8項便民服務類措施在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和計劃單列市等36個大城市率先落實,9月1日起,20項措施全面啟動推行。此外,此次改革措施有的還涉及到和其他部門職能、業務的銜接,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同,確保落實到位,讓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這次交管改革具有時間性、層次性和包容性三大特點。改革的目的就是推進落實交管“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服務要求。具體體現在:

一、提交的資料減少了。原來群眾到車管所辦理業務,需要攜帶很多紙質憑證,這次改革,通過採取聯網審核、系統核查、免填表、免複印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紙質證明資料,實現了18類業務持本人身份證即可辦理,實現“一證通辦”。

二、辦理的時間縮短了。通過以去繁就簡優化服務,實現簡單業務一窗通辦,受理、審核、繳費一窗辦結,群眾“只到一個大廳、只叫一個號”,就能實現一次受理、一次辦結,一站式服務。

三、群眾的負擔減輕了。車管所通過實施免複印、免拓印等措施,進一步減輕了群眾負擔,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四、網上的功能強大了。在原有25項交管業務可通過“互聯網”平臺辦理後,又增加了“網上申領車輛免檢標誌”項目,簡化了“互聯網用戶面籤”手續,完善了“交管12123”手機APP功能,進一步打造智能化、網絡化的服務平臺。

五、服務的渠道增多了。在全面建設車管所、分所,服務站等服務網點的同時,又建立“警郵”合作的模式,通過郵政部門設立的交管服務代辦點,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群眾可以辦理4大類17項交管業務,截至7月31日已在長春、吉林、四平、延邊開辦代辦點,年底前全省將建立遍佈城鄉的200個郵政代辦點。

六、跨省的檢驗實現了。自9月1日起,除大型客車、校車、危化品貨物運輸車外,申請人可以在機動車登記地以外的省市進行檢驗了,不需要辦理委託手續,真正的實現了全國通檢、通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

七、駕駛證的申領便利了。自9月1日起,省內異地申請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人可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提供居住證或暫住憑證。外省人員在我省工作的,在辦理居住地居住證明後,也可以直接在全省範圍內申領小型車型的駕駛證。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周東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