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富人都分期付款买车,穷人却选择全款购车呢?

华人汽车


我这个答案相当具有含金量,可以直接帮你省钱!请耐心看!

我先给你举个相反的例子。

一个在广州中心区有一套价值600多万房产的姐姐,其他外地不怎么值钱的房产就不说了,他们家庭收入不低了,丈夫是外资高管,华南区老大那种级别。小孩上的省一级幼儿园、小学,公立的又没多少花费。一家人也没什么别的不良嗜好,不怎么花钱的。

这位姐姐一想起还欠着银行房贷,她就睡不好!她提前把200多万的房贷给还了!当时要是能全款,我估计她会全款买房。按理说这种家庭,富也没多富,但不算穷人了吧?她就不喜欢分期,欠着钱就觉得不踏实。

现在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年轻人消费太超前了,为了一个爱疯手机可以裸贷,她们喜欢分期啊!她们确实没钱!

所以你看,没钱的年轻人现在热衷于分期付款,有点钱的小康之家乐意全款。怎么解释?

人穷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够不够精明!

利息成本较低的分期付款,对精明人来说,存在套利空间。下面是鉴定你够不够精明的环节了,请听题!

现在假设一台车全款是20万,如果是选择全款,那么没有每个月要还款的麻烦。但如果选择车贷,首付3成是7万元,剩下的13万元贷款解决,贷款年利率是3.5%,3年还清。3年的利息一共是1.365万元。

请问你怎么选?

一枚普通的工薪族一看!什么!利息要1万多!那还分期个毛线!当然是一次性付清啊!

如果你也选择全款,那你就错了!

正确的选择是分期!你首付7万元,自己兜里剩下的13万元,放京东金融、支付宝、腾讯理财通里随便买个稳定型的基金产品(你放心,这几家公司金融牌照都齐全,尤其是阿里的,正规的不行,金融牌照超级齐全),年收益率都起码是4%。三年时间,你可以赚1.56万元。


1.56万元减去分期付款1.365万元,这不是还能赚1950块么?反正你不会亏!

作为一枚普通的工薪族,你觉得这2000块不到,赚了也不起劲,何必麻烦……

那你又错了!这不是2000块的区别,这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

对钱精明的人来说,利率多少有套利空间,他都是算得一清二楚的。如果他计算一下,这个分期利率太高,分期没得赚,他可能也会全款,但这也是他的精明思维做出比较后的正确决定。

但如果贷款不是13万元,而是30万元呢?你能套利的更多,为什么不分期?

分期算什么,还有更高级点的办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一般人没这个条件也用不上。

至于年轻人乐于分期买电子产品、奢侈品,那是他们没长脑子,消费能力没上来就算了,放贷公司字面上的把戏也看不穿,到底是不够精明。比如下面这个贷款广告:

“1万元,每天只需4元利息!超低!”

你知道这个1万元的年利率是多少吗?每天4块,一年就是1460元,1460÷10000=14.6%

马德,年利率高达14.6%啊!很高的好吗?所以你看,专门做年轻人消费贷的不入流金融公司“趣店”,都做到纳斯达克敲钟了。

事情并不复杂,只是你之前没听过、没试过,没有金融常识。经常跟钱打交道的富人,在这方面更有经验和资源罢了。


奔驰客


有句话说得好“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我总结了三个原因。

原因1:与穷人不同,富人的钱会拿来做周转之用。

穷人害怕欠债,觉得压力大,面子上过不去。但富人不同,一般的富人,生意人较多。他们的钱必须周转。富人会觉得买车分期付款利息低,一般也就5里,6里左右,没有必要把钱全部耗死在买车这里,他可以用这笔钱赚到更多的钱,这就是所谓的利益最大化。

原因2:富人会通过贷款来实现信用增值。

富人们都知道,银行的钱借的次数越多,信用评分越高,未来借款额度越高,利息越底,这就是信用的资产。支付宝花呗、京东金融、信用卡都是一样的道理,越借钱信用价值越高。比如说信用卡,如果是富人,银行甚至可以给他们几万以上的额度。比如透支额度是6万元,等于没有任何成本,每个月就有了6万元资金可供周转。如果活几十年,那这笔钱就相当于银行白白把这6万元送给富人使用几十年,还不用负担任何费用。

原因3:富人和穷人的财富积累方式不同。

穷人拼命挣钱,但总是将挣到的钱放在银行里面,让钱静静地躺在那里,买个车何必要分期付款呢?而富人总是想着借鸡生蛋,用银行的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服务,最终让自己走上富裕之路。穷人对“债”的理解还停留在“欠债还钱”的水平上。对于富人而言,无论买房买车,还是分期付款购物,背后都有一套债务融资的逻辑在运作。

说到底就是穷人和富人,理财观念有差异。


环球老虎财经


这个现象还是挺普遍的,因为对钱的价格看法不同。

1、钱有价格吗?有的,比如你借100万,用一年,要还10万,这就是这个钱的价格。所以如果你有机会用到便宜的钱那是一定要用的。

2、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分期付款买车?因为他们清楚钱的价格。比如做生意需要从银行借贷,钱的价格是7-8%,如果走其他的金融通道,钱的价格可能会到12-15%,如果走一些其他的借贷渠道,比如p2p,那可能会到15-20%,如果走民间信贷等等就更贵了,钱紧的时候40-50%的利率都不鲜见。

3、如果清楚钱的价值,那就会比较汽车分期付款的价格,现在汽车其实还是买方市场,因为竞品太多,除了极个别的热销车型,大多数车都需要尽可能的获客。所以给的条件都比较的优惠。 比如有的是分两次付款,0手续费,比如一辆车50万,先付25万,明年这时候再付25万。那相当于你不用一次性的拿出一大笔钱,二次付的25万,你可以先用一年,如果有8%的收益率,你能因此产生2万的收入,如果你一次付,是没有这个收益的。 即便不是0手续费,通过公式计算分期的贷款利率一般都在5或6%,这个利息跟银行贷款差不多,都比较的便宜,如果你的投资收益能够覆盖,还是可以产生利差的。

4、其实这也是个加杠杆的典型案例,用更少的钱撬动更多的资产,使自己的资产规模扩大。而如果你的分期付款可以上征信记录,你又按时还款的话,你的征信状况会提升很多,将来贷款之类的业务更易办理。

5、为什么那么多公司愿意做车贷呢?因为资产比较明确,不良率低。


大猫财经


AI社长认为这个问题不完整,建议改为:为什么好多富人都分期付款买车,土豪和穷人却选择全款购车呢?在鄙视链的两端,破天荒第一遭儿高度一致。


开个玩笑,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在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有位土豪一次性买走三辆价值百万元的奔驰V260L商务房车,理由是公司接待,家用自驾两不误,奔驰开出去也有面子。一句话,不差钱儿!

回归正题,富人为什么分期付款买车,穷人却全款购车呢?社长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条:财富实力与投资理财的观念有别。

富人不一定现金充裕,更多的是固定资产与纸上财富。由于其投资理财渠道较多,更在意财富增值与现金的流动性。车是大宗消费品,理论上,到手即是二手车,马上贬值。全款买车显然不划算,首付三成,用其余的钱投资理财的收益要比贷款利息高。

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有没有投资都不一定,顶多把有限的钱买了余额宝等保本型理财产品。如果贷款买车,支付的利息肯定高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当于把辛辛苦苦攒的钱拱手送给了“奸商”们。

退一步说,即使穷人们想贷款买车,也要考虑一下能不能每月还上贷款。所谓的穷人,存款有限,有的是拿死工资,碰上个天灾人祸别说还贷款,连生活费都不一定有。至于没有固定工作的穷人,贷款更可能是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光滞纳金与违约金就够喝一壶的。


AI财经社


谢邀,我是变革家阿梅。
选择分期付款而贷款分期(按揭)买车尽管成本看上去会高些,但是有助于投资理财。富人分期付款正是因为富人的钱在他们正确的操作下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富人有钱,可是有钱并不代表他们手里就有多少闲置的现金,相信大家都知道最傻的人就是把钱存着什么都不干,钱是会贬值的。相反,正是因为富人能把手里的闲置资金更充分的利用起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钱生钱,所以他们才会成为有钱人,这也是富人跟穷人的区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多好的运气,不努力哪里来的好运气呢?更重要的就是他们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水准和使钱能够充分利用的眼光。试想,富人用闲置的钱去投资一笔,所要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贷款买车的利息了吧,这样的交易谁不愿意做呢?
但是一般穷人则想不到这点,因为钱在他们手上发挥不出多么大的价值。他们想到的只是贷款还要利息呀,利息的有多少呢。钱放在自己家里也是放,不如赶紧全款付清了心里踏实。但是其实这种想法也没有什么错,如果自己懒得折腾又没有把握的话,全额付款也没有什么大错,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投资,如果并没有成功的话,这样子车的贷款还怎么还?穷人买车的钱也许是积攒了很久很久的,他们的财富并不是源源不断的。这样开来对与穷人少付利息也是一种理财的手段。

变革家


一、购车中的穷人与富人

题主所说的穷人与富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正常而言,购车的人基本都不能算是穷人,当然个别不懂事的年轻人没钱却非要缠着父母给买车现象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说大部分买车的人不能算穷人,最低也是小康水平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富人呢,买车标准达到一百万以上的人肯定就算是富人了,但不知道您做过调查没有,富人买车都是分期付款吗,肯定不是,比如我们看到众明星家里晒出几辆或十几辆豪车,比如赵本山买辆私人飞机,再比如王健林、马云公司的车辆无数,他们会贷款买吗?所以题主说得有点绝对。只能说购车中全款买车和贷款买车的人群不同,所从事的职业或者性格不一样而已。

二、全款买车和贷款买车的人群归类

经过调查发现,从年龄结构区分,购车的人群是岁数稍长的比年轻的全款购车的比例大,因为岁数稍长的人群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什么事情量力而行,当已经完全到达购车的生活水平之后才决定买车,对他们这部分人来说,买车是生活的必须品,也不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压力。而年轻人通常都是贷款买车,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全款买车,二是好面子,觉得别人都有了自己也应该有。但是一部分工资不固定或生意不稳定年轻人贷款购车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从职业结构区分,购车的人群中收入稳定,靠工资生活如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等比自由职业者,如自己做生意、搞金融投资等全款购车的比例大,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有着固定的收入,按部就班的买房、买车,工资除了月生活外余下的存银行,攒够买车的钱了,就会买辆车。贷款会有一定的利息和手续费,所以大多数这类人群不喜欢贷款买车。而自由职业者或金融理财人员赚的钱往往是钱生钱的模式,购车时就会算自己投入资金获得的最大利益,比如说投二十万块钱投资理财,可能一年能回三十万块钱,净挣十万元钱,而拿这二十万块买车了,就顶亏了十万块钱一样。当然贷款买车有利息和手续费,即使贷款二十万购车一年的利息为五万,那么还会有五万元的利润差额在里边,所以自由职业者通常以商业的头脑去考虑贷款购车还是全款购车。

无论是全款购车还是贷款购车,都是根据个人意愿。贷款肯定要比全款麻烦,某些土豪看中某款车,将卡一划,提车走人也方便。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针对不同人群,不能一概而论。


坤鹏论


富人买车靠分期,穷人买车爱全款,其实关键不在于究竟选择怎么样的购车方式,而是看您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定位究竟在那里,其实按照您所说的情况,能够付得起全款的消费者真的不能说是穷人吧,毕竟真正像小编这样的穷人是买不起汽车的。

其实确实有很多人愿意在买车的时候付全款,而不选择走分期付款的方式,同时这样的消费者也确实是以村里的人居多,因为这些来自村里的消费者除了日常的消费之外,能够剩下这部分钱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就比如说买车,所以在这些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全款购车,可以说这是一种“省事”的方法,毕竟钱交了车开走,免去了分期所带来的一些后顾之忧。

至于你说的富人愿意分期购车,只能说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愿意接受这种“前卫”的消费方式,而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只要交一个首付以及一些其他的花费,你就可以把车开回家了,剩下的那部分钱通过分期的方式慢慢偿还,无疑是为自己减轻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其实像现在买车,也只有在一些价位较高的车型才更愿意选择分期的购车方式,毕竟买一辆三五万的小车再走一个分期购车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因此,按照您说的愿意选择分期付款的消费者,从购买力的方面分析的话确实更强一些,但是也算不得是富人吧。

所以说,愿不愿意接受分期不是穷人与富人的区别,而是消费理念之间的差距。


汽车很听话


贷款买车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但是像题目所说的好多富人都分期付款买车,而穷人却选择全款购车,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富人比如国内的王健林、马云、马化腾等,难道他们买车还用贷款吗?至于穷人,能买得起车的,或者有买车计划的人也算不上穷人了,因为穷人压根就不会想买车的事,更不要提是全款还是贷款了。

所以说,题目所提及的富人,应该是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那部分人,而穷人,多是指有固定收入的上班族或是资金有限的小企业主。

富人的钱在他们手里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富人有钱并不代表他们手里就有多少闲置的现金,相反,正是因为她们能把手里的闲置资金更充分的利用起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钱生钱,所以他们才会成为有钱人,这也是富人跟穷人的区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多好的运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使钱能够充分利用的眼光。富人把钱周转到生意上或者是用到更大价值的投资上,所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贷款买车的利息,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笔交易。而如今,车贷和房贷是利息是很低的了,能贷款买车何必又自己去费劲的全款买车再从银行贷款呢。

但穷人就不一样了,家庭情况比较拮据,没有固定的大笔财富的来源,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挣的钱只能解决自己的家庭支出,而需要买车的话,一般都会攒好一段时间,等攒够了钱才会买,因为只有付了全款买的车,才会让他们更踏实,不用再去愁每个月的那笔分期还不还得上,不用担心分期款还不上需要承担的后果,至少,对于他们来说,在没有特别富裕的情况下,分期付款的压力更大,每个月的分期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负债,心里压力更大。所以,对于穷人来说,没有足够的钱就不会选择购车,如果要购车,那么肯定会攒钱付全款,不会在自己没有保障的收入情况下,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汽车观察家


我想用一个案例来回答你的问题。认识一位做土方的包工头,看上去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有钱人吧,但由于工程回款的原因,他一直都是垫资施工,只有发包方验过了,才给一半的回款,还要等一年保质期没有问题了,才给尾款。

比如,这个项目预算是800万,往往他就需要先往里面填进去2、300万,维持工程进度。由于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包工头来说,拖欠民工工资、材料费用赊账也在所难免。 由于面子工程,他选择换车,奥迪Q7,当时的价格在130万元左右。自然不可能全款买车,使用贷款,年息4%,一年下来看似多花了钱,但是省下的前用于工程用度,又开着豪车张罗新的业务。

对于这位包工头而言,他最看重的是现金流,大量垫款其实是压得他喘不过气的,特别是年底的时候,工人要关饷、供货商要收款,因此,只有手里有钱、有项目才能不断的玩下去,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所以,貌似支出了点利息,却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同样,再举个穷朋友的例子。同样通过银行贷款10万元买车,三年息1万元。但是,这个穷朋友本身是有钱全款买的,他考虑到房贷的利息大于车贷利息,于是选择用车贷抵房贷,看上去赚了2、3个点的差价,但实际上,由于后期政策调整,利率走高,贷款难度加大,他再想贷款变得十分困难。加之手上没有足够的资金,后期在投资等方面缩手缩脚,错失了不少机会。

因此,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处于合理的负债水平,不仅给家庭生活、对事业成长来说都是有益的。


财经无忌


回答之前我们先把这当成一个正常的问题,来谈一下“‘富人’喜欢运用杠杆,而‘穷人’反之”的倾向性问题。

很多年之前,中国特别流行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那个段子,背后的风向,其实是鼓励中国人利用杠杆超前消费。

这二三十年间,中国的消费习惯已经大为改变。前几天就有数据说,中国人的宏观负债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较高水平。

也就是说,二十年前还不敢超前消费的中国人,现在杠杆已经玩得666了。

但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贫富差距状态日渐严重。这中间除了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的原因,敢不敢利用杠杆,有没有抓住个人资产增值的那么几次“结构性机会”,应该是决定你多年之后站在哪个“阶层”的更重要的因素。

大家经常看到那些段子,什么外国小伙来上海买房+开店,店子亏得一塌糊涂,房子升职了几倍,什么十年前我们都有50万,你买了房,我投资做实业……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跟他对杠杆的运用有关,所以才形成了“富人买车大多选择分期付款”的原因,反之则是“穷人大多全款买车”的刻板印象。

不过说真的,斑马君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停欠的。这些现象其实更多的是个别现象,不能一概而论。

前段时间,一个武汉的朋友陷入犹豫,他手上有100多万准备买房。他看到网上类似问题的这种言论,想付最低首付,然后把钱拿去做投资。

我跟他说,哥们儿醒醒吧,现在房贷利率上升很多,那些个“房贷首付最少最划算”的理论不是很实用,投资的话你能做什么呢?如果只是放在某付宝买基金,还是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