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Sherry Pagoto博士(Psychology Today许可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他在指出:讨好型人物,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害怕被拒绝,典型的潜在感受就是“如果我没有尽我所能去让他们开心,他们就会离开我,也不会再关心我了”。这种感受通常是由于缺乏关爱,或者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或是不稳定的情绪造成的。

害怕失败,潜在的感受是“如果我犯错,我会让别人失望甚至被惩罚”。这种感受的来源,一般是在早些时候,因为做错了一些小事,收到严重的惩罚所留下的心理阴影。

两种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点:只在意别人的感受,忽视自己内心的心法。一旦内心接纳了别人评价,人就会以他们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这就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1. 内心敏感脆弱,有同理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2. 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

3.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很少会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没有攻击性」的好形象。

4. 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5.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他的“逾规”行为。

6. 在社交中表现得很「神经质」,因总会担心自己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说哪些话合不合适、为对方考虑太多等,使其在社交过程中无法坦然的表现自己,反而会令其与别人的社交总会充满了「不自然」的状态。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如何战胜讨好型人格?

第一:不要期望每个人都喜欢自己

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有人喜欢你,自然有人讨厌你,讨好型人格的最大错误就在于:总是想让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喜欢自己。

我们要明白让别人喜欢自己,或者是满足别人的期望,过度追求他人的看法都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第二:直面孤独

正因为讨好型人格害怕不被喜欢,也害怕被抛弃,换句话说,不过是害怕直面孤独,而我们想要战胜这种人格,所需要的正是直面孤独。

第三:尊重自己的需求

讨好型人格只有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才能战胜:为什么我在你尴尬时帮你解围,在你睡觉时不发出声音,你却不能这样对我?这种一遍又一遍的内心潜台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