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不在聲高!怎樣體會在唱歌呢?

有理不在聲高!怎樣體會在唱歌呢?

首先,用弱聲練習的方法比較容易找到放鬆的感覺,任何一種唱法,只有鬆弛才會產生美感。在做這個練習時,最好用開口哼鳴的狀態。就是口腔張開不發音,用鼻子發音。

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學生,牙關部會很緊,每天需要做張嘴練習。用手按住下巴,練習向上伸張,不要用力過猛,傷及口腔關節,口腔不要能過橫,也不要過長。露出上齒,微露下齒為最好。這樣的口腔狀態,從發聲學上講是正確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先做到外面打開是其一,關鍵是體會由內向外張開是最重要的。不要形成喇叭狀態,外面大,裡面小,那樣就很難獲得聲音的通暢了。在這個練習過程中,還要用另外一個思維去考慮傾聽聲音的位置。

聲音的位置是隨著音高不斷髮生變化。由前向後移動。移動的速度要由老師的耳朵來判斷。在移動至高音區時,應適度的提起軟顎,因為軟顎的提起是唯一能產生高音的通道。從嗓音結構上講,不可能會從牙齒後面產生高音,只有在軟顎提起時,帶動後咽壁的拉力、口腔後部形成拱門狀態,才會具備鼻頭腔共鳴。高音才會是有是鬆弛的。同時產生振撼力,當然聲音方向不能是向上的,那就會感覺象美聲唱法了。

通俗唱法與美聲民族唱法有密不可分的又完全不同的關係。重要在於教師如何借鑑歐美唱法的優點,結合民族唱法的特點去訓練,可在短期內解決學生聲音沒高音的狀況。

一個好的通俗唱法老師,應該在一年之內解決形學生的全部聲音通暢問題,而不應該五、六年之後還不能讓你的學生唱到三個八度左右。

有的學生會問:“弱音練習會不會聲音小了?”“將來放不出來?”其實不是!用很大的聲音喊是很難找到放鬆的感覺。相反,用小的聲音就很容易找到。就是說,通俗唱法要建立自己的聲線通道。應該是在完全放鬆的基礎上,然後再聲音更有效的釋放出來。

因此,弱音練習只是一種手段,得到通暢有磁性聲音才是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