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管局舉辦垃圾分類大講堂,王石、劉建國談深圳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更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為更好地傳播垃圾分類文明理念,號召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7月30日下午,深圳市城管局在市民中心多功能廳舉辦了垃圾分類大講堂活動。市城管局局長王國賓、副巡視員楊雷,以及相關市直職能部門領導、垃圾分類推廣大使、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圳市垃圾分類公益服務聯盟成員、垃圾分類志願講師、物業代表、市民代表等500多人參加了活動。這是自深圳市生活垃圾公眾教育蒲公英計劃啟動以來,市城管局開展的首場大型公益宣傳活動。

深圳市城管局舉辦垃圾分類大講堂,王石、劉建國談深圳垃圾分類

出臺較為完備的 垃圾分類規範標準體系

深圳,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超過2萬噸。實踐證明,實行垃圾分類是破解垃圾圍城的有效途徑。

作為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深圳堅持社會化和專業化相結合的雙軌戰略,運用大分流細分類的推進策略,走出了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垃圾分類創新之路。比如在全市倡導開展“光盤行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實行綠色低碳辦公;組織編印中小學和幼兒園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從娃娃抓起等等。

2013年7月1日,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掛牌成立。隨後,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構相繼成立。在垃圾分類管理領域,深圳先後出臺1個政府規章、3個地方標準和7個規範性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規範標準體系。2017年6月3日深圳發佈全國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新聞週刊》節目中評價,此舉為垃圾分類工作帶來破局之力。據統計,2017年,深圳全市日均分流分類處理生活垃圾1985噸。

全市推廣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2.0版本

圍繞垃圾分類如何將居民知曉率轉化為行動力,深圳進行了一系列探索。2015年起,深圳將每週六定為“資源回收日”。去年10月底,全市3478個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區(城中村)已全部完成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形成住宅區垃圾分類1.0版本。

僑香村是較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2018年上半年開始進行新的嘗試,通過建立集中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安排志願者定時定點督導,由此形成“樓層撤桶+定時定點督導”的住宅區垃圾分類2.0版本,目前正在全市推廣。此外,鹽田區、羅湖區在推行居民小區智能化垃圾分類和積分獎勵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2.0版本的基礎上,深圳還將陸續推出3.0版本,即為每個集中投放點配備小型洗手池,開展家庭廚餘垃圾的分類回收。市城管局表示,未來將形成終極4.0版本,等到立法出臺後方可實施,即全面推行樓層撤桶,實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同時在各分類投放點配備無線監控。目的是做到“分類好,少付費;分類差,多付費;不分類,受處罰”。

實現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規模化常態化

2018年初,生活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計劃正式啟動,通過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課堂、招募志願講師、規範培訓課件,實現垃圾分類公眾教育的規模化和常態化。6月3日,市城管局正式啟動蒲公英計劃,希望通過硬件設施、隊伍建設、軟件建設等,搭建一套垃圾分類公眾教育體系,實現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規模化、平臺化、常規化。

除了硬件、軟件和隊伍建設,像垃圾分類大講堂這樣的線下大型宣傳活動是蒲公英計劃裡的重頭戲,今後,還將開展一系列公眾參與率高、影響廣泛的大型宣傳活動。據悉,在本次活動開始前一週,市城管局通過主流媒體、電視、微信、微博等平臺,向深圳市民、垃圾分類志願講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發出邀請函,邀請各行各業市民來參加垃圾分類大講堂。截至7月28日,共有614位市民報名參加大講堂,有120位市民報名成功。同時,還有120位垃圾分類志願講師代表報名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還邀請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等大家所熟知的公眾人物前來授課,旨在強化市民垃圾分類意識,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王石 希望形成深圳經濟特區的一種文明

幾年前我曾在全世界考察垃圾分類,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小區內就可以焚燒垃圾發電,但成本太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和我們文化有點相近的東亞文化圈子日本,在小區的垃圾分類上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就是人工分類,成本低,但是我們目前還做不到。在這方面,我國臺灣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在沒有新增一座垃圾焚燒場的情況下,把現有的垃圾分類做到極致,讓人感動。我們應虛心學習包括日本民族在內的這方面先進經驗,形成深圳經濟特區的一種文明,經濟特區能做到的,我國其他地方也一定能做到,相信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

劉建國 垃圾分類我對深圳寄予厚望

垃圾分類是個人文明的培養基,是社會文明的試金石,是生態文明的助推器。我國現階段推行垃圾分類,應採取選擇性分類策略,明確垃圾的首要屬性是汙染源、強化居民源頭分類投放責任等輿論導向,堅持以垃圾分類的系統性和長效性為科學指引,號召全社會推進垃圾分類。

在這個當中我對於深圳寄予厚望,因為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的垃圾填埋場誕生在深圳,第一個垃圾分類專門事務中心也誕生在深圳,我們有最為完備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以及充足的財力支持,所以我們就有這種率先全面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優勢和條件,最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希望深圳能夠形成垃圾分類“深圳模式”,為我們國家的垃圾分類樹立樣板。

深圳市城管局 建設“三個體系” 做好“兩篇文章”

王國賓認為深圳推進垃圾分類的著力點,是要建設“三個體系”、做好“兩篇文章”。“三個體系”是指:健全完善八大類垃圾分流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做實做細,不斷完善;建立垃圾分類宣傳督導體系,包括宣傳發動、資源回收日、蒲公英計劃、公益組織參與等,引導帶動全社會參與,特別是督導這一塊,是目前的重點;構建責任體系,落實物業管理企業、集貿市場、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分類回收處理企業以及區、街、社區各級主體責任。“兩篇文章”是指:算好減量賬,分流分類垃圾應收盡收,充分評價分類效果;算好參與賬,不斷提高居民參與率。參與率高了,分類分流量也會增加。王國賓還要求,按照深圳市的統一部署,分解目標,壓實責任,務實推進,推動垃圾分類取得切實成效。

更多環保相關資訊,請關注快收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