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三精准”有效解决扶贫领域信访问题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凤山县党委、政府把扶贫领域的信访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解决信访问题作为解决贫困群众困难、维护利益的主渠道,多举措抓好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的预防和化解工作,通过抓基础,抓源头,强化解,全县扶贫领域信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部分的矛盾纠纷都够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群众到县级以上反映扶贫领域的信访问题很少,全县扶贫领域信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群众到县级以反映扶贫领域信访问题8件,办结8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县没有因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处置不当或者不及时而引发越级上访及非访事件的发生,有力的维护了全县社会的问题。

一、精准识别,最大限度减少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的发生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识别阶段,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严格标准程序,贫困户、贫困村识别工作精准完成,确保做到精准识别,最大限度减少了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的发生。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强力推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决把精准识别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精准识别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队伍,做到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有力推进了精准识别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确保宣传到位。通过采取召开会议、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组织山歌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知识,全面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努力做到精准识别工作政策透明、家喻户晓。

三是强化工作程序,确保规范有序。规范操作程序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工作方法,严格工作程序,不合并步骤,不简化程序。

四是强化工作纪律,确保督查到位。把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开展专项督促检查,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工作的落实,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落实到位无偏差、不走样,确保数据准确,避免“穷人落榜,富人戴帽”的现象。

二、精准排查,力争把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发现得早,处置得好,防止问题的扩大和蔓延

为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化解在萌芽状态,该县多次在会上要求全县各扶贫工作组 、乡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要加大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的排查力度,将工作重心下移,主动深入村、组,了解社情民意,密切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精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坚决做到问题发现得早,处置得好,控制得住,以防止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扩大和蔓延,通过精准排查,大部分的矛盾纠纷都能够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因扶贫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群众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精准处理,有力促进扶贫领域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

坚持有错必纠、有难必帮和化小化了的原则,及时稳妥开展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化解,有较维护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用心接访,及时化解矛盾。信访部门面对来访人员不同的来访诉求,热情接待,认真倾听每一位群众的诉求,当好“倾听者”,完整的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使来访群众感到温暖。对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及时交办或转交有关部门尽快办理,有关部门及乡镇全力化解,确保案结事了。

二是畅通渠道,确保信访事项及时得到办理。对群众反映的扶贫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准确快速转送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确保来信有人看,来访有人接,电话有人听,网络举报有人办,尽可能方便群众把问题反映上来。对扶贫领域信访事项实行优先办理,力争15个工作日办结,并坚持跟踪问效。对重要的信访诉求和举报线索,摘报给县委县府主要领导批示,相关部门领导带案下访接访,加大办理的力度。

三是建立台账,规范办理流程。

统一建立扶贫领域信访台账,将扶贫领域信访事项全部纳入、单独管理、逐一销号。所有信访问题,逐一写明受理时间、受理人员、信访事项、办理责任人、办理时限及办理结果,逐一建立档案。

四是强化督查督办,明确纪律责任。加强对涉及扶贫领域信访件办理情况的督促检查,采取派人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调卷督办、跟踪督办等方式进行督查督办。确保每一起信访件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对压信不办、拖延推诿的,将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通报,对被通报的单位和个人年底将扣绩效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