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在国常会会议提到宽松之后,我们小县城的房价立马就上浮了5%,比通货膨胀都厉害的多,毕竟今年上半年CPI才增长了1.8%。房价上浮5%涨幅不可谓不大,说到这很多没买房的人,可能对房价上浮5%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笔者就在这给大家细化的说明一下。

要理清这个概念,我们得先对小县城的房价有个初步了解。以笔者为例,笔者老家连4线城市都算不上,有名的贫困县之一,但是落实到房价上可就一点都不贫困。今年年初,碧桂园新开的楼盘起售就在8500左右。

这还是半年之前,按照上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疯狂势头,现在1万左右应该是有的。而按照1万一平去算,买一套100平的房意味着需要支出100万元。整体房价上浮5%之后,再购买一套一百平的房,则需要多支出5万元左右.。这5万元按照我们老家的收入来说,基本上是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也意味着政策一松口,老百姓要买房,又要白干一年,也用鲜活的事例给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上了一堂社会主义房价课。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国常会后房价再次上涨,说实话,超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之前笔者也认为三四线城市在棚改政策的调整和去库存的完成之后即使不跌,也差不多走到头了。毕竟市场经济中,任何产品价格下跌,都是由供需结构决定的。之前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暴涨,就是因为供需结构发生的改变。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棚改是三四线房价上涨的核心

说起三四线城市供需结构的改变,棚改就不得不提。2015年大力推行棚改之前,三四线城市受制于收入水平、人口的流出和重组土地的土地供应,造成了大量的商品房积压。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导致不少小县城的房价不但没涨,反倒出现了下跌的情形。2015年,政府便开始推行惠民的棚改政策,三、四城市棚改开始推行。

开始棚改速度进展比较缓慢,还是小范围的推行,全年的棚改指标是600万户,此时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并没有消化多少。再加上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又源源不断,此时供需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大的转变,市场还是供大于求,房价在这段时间表现的还比较平稳,基本是没涨没跌。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这种供大于求供需结构,在2017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2017年国家棚改政策加码,全年棚改指标比2016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棚改户也拿着棚改资金大力买房,一些棚改政策好的地方,棚改户分到的资金足够买3套以上的房。在如此凶猛的攻势下,供需结构也发生了转变,房屋库存也急剧减少,去化周期也由之前的10.8个月缩减到了5.4个月。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松动上涨的迹象。在利益的趋势下,炒房大军闻到了血腥味,加上一二线城市的房产调控,便把大量的火力转移到三、四城市的房产上来,再加上大城市清人计划,拉动了部分青年买房的刚需,在几方力量的合围之下,三四线城市房价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暴涨的局面。

供需发生转变,房价还在涨

国家放水效果明显,部分城市房价上涨5%

这种供需结构现在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房屋开工面积和房屋销售面积等两项先行指标都已经显示三四线城市房产的供需结构在发生一些变化,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房屋销售面积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供需关系也出现了向买方市场转移的趋势。这也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构成,首先是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持续暴涨,引发了不少的问题,导致部分三四线热点城市的调控接踵而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炒房团的购买能力。

其次是经济去杠杆、清查影子银行也使得炒房大团的资金供给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而且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持续暴涨也使得炒房大团一定程度上望而却步。

再有随着三四线城市房屋去库存的完成,国家的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前期部分棚改的货币安置改成实物安置,从交易环节上削弱了买房者的数量,未来也将使得棚改户提着现金买房的人数大大降低。而且随着棚改政策接近尾声,棚改大军的存量也所剩不多,2018年棚改指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这将导致未来买房的人数大大的较少。

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供需结构彻底的转变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中国长周期人口也在2014年到来,而且中国也进入第二轮城镇化的阶段,人口也将持续从三四线城市流往经济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所以,长远来说,除了非核心地带的房价,下跌也是必然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