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麼?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柳侍墨


攝影作品中的“意境”是指藝術行為人(攝影師)的文藝作品在客觀景物人文題材中,由主觀思想、情趣二者結合產生“意象”所達一致為審美。

境是距離界是目地,象由心生即領悟,生於外蘊於內,攝影作品凡能感動欣賞者,其藝術行為已達心境,藝術者、欣賞者思想表達不一,其意境產生升境程度不同。

美學藝術是攝影師必修課程,能立意的構圖作品,必然產生圖片意境。用思想、藝術修養情景交融,攝影出的圖片在意象中上升則是意境。

創作一幅攝影作品除了技術、構圖。攝影師拍攝出“意境”渲人圖片,是藝術修養產生的結合體。

下圖:

解海龍先生希望工程中拍攝的《大眼睛》
大眼睛主人蘇明娟八歲照片


前哨影像傳媒


攝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麼呢?

首先先說一下我對於“意境”的理解。

“意境”就是指藝術創作者通過藝術作品本身,所表達的自身思想,從而引發(與讀者們)的情感共鳴。

看上去是不是有點繞啊?

行,那我換個直白的說法——

“意境”就是你在看到藝術品之後,由它聯想到的相關內容。

具體到攝影作品,就是您看了畫面,會想到攝影作品內容相關聯的東西。

打個比方。

如上圖。

咱們看到一幅山水作品,除了驚歎作品內容本身所記載的美麗,還會聯想到大自然;進而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道理如同您一聽到“唐僧”二字,腦海中馬上就能想起來那句“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進而再聯想起,《西遊記》裡那些想吃唐僧又想睡唐僧的女妖精!

好吧,言歸正傳。

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個人認為,這得和個人修為掛鉤。

首先,您得有雙發現美麗的眼睛。

其次,您還得有創造美麗的心思。

最後,您得裝一腦袋審美。

心中有景,手裡就能有影。

簡單說下步驟——

1、善於發現美麗——會找;

2、快速記錄美麗——會拍;

3、懂得思考,嫻熟運用“畫外共鳴”——這個得慢慢修,急不來。



柳侍墨


我們常說繪畫作品的意境,但卻很少提起攝影作品中的意境,其實同繪畫一樣,攝影作品中也是飽含著意境的。而且,攝影作品中的意境和繪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一幅西方印象派繪畫,它刻畫了一個女性形象,由於是印象派繪畫,將背景虛化了,心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了。

那麼如何才能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呢?我認為有以下兩點。

一,從自然界入手

這是一幅意境深遠的攝影作品,在這幅攝影作品中,描述的是一個正在保護幼崽的“動物母親”。刻畫了動物界溫馨的一幕。這樣選取自然界的美好現象。就可以創作出富有意境的攝影作品了。


二,從人物攝影入手

例如在這幅作品中,著力地表現了人物的美態,把人物作為主體來對待,其間的意境自然提升了不少。而且採用了比較夢幻的效果,把人物的姿態美體現得更加突出了,在意境方面,它體現在人物本身的美。

我覺得,從自然界的景物和身邊的人物兩方面入手,經過巧妙的構思,就具備了創作有意境攝影作品的條件了。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鐵匠的頭髮


攝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麼?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有情感的人,有靈感的人,心思細膩的人才能拍出有意境的片子,拍出好作品。一個人本來就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讓他去拍一組有情緒有思想的片子,他會說啥玩意,沒意思,不懂啥是意境。"

我一直沒弄明白悟空問答裡怎麼看提問的人是誰,因為這位同學整段了引用了我在另一個回答裡的內容,那個問題是:

為什麼有些人學過很多攝影技巧,但拍出的好照片卻寥寥無幾?

我第二個內容中的一段文字,情感靈感,估計是看完以後有感而發了這個問題。


我以個人的理解,通俗直白的說說什麼攝影作品的意境。

首先,意境要有意。

啥叫意境要有意呢?用最好理解的語言來說,就是有沒有意思,有什麼樣意思,攝影作品中的意思是不是你要表達的意思,別人能不能理解你攝影作品中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有意境先要有意思。

沒意思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也更談不上意境。


其次,意境要有境。

意境的境是境界的境,這個境界是指達到了一種層次,一種高度。這樣的境界可能會打破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不是墨守成規的去拍攝。

意境的境也是心境的境,有意境的作品心之境界的外在表現,心裡有什麼,才能拍出什麼,真實無虛。


最後,意境很小眾。

意境很小眾,就是說意境的欣賞不是每一個都能理解的,與你有相同的經歷的人,與你有相同故事的人,與你有相同心境的人才會看到你作品中的意,理解你作品中的境。

如果你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懂你的作品,看出你的意境,那是不可能的。

怎麼說呢?

一杯白開水,還會有人嫌太涼或是太燙,何況是可以有無數種解讀的攝影作品呢?


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沒有如何,沒有方法,可能越努力拍越沒有意境,刻意的追求永遠不會成功,順其自然吧,功到自然成!


頭條號:紫楓攝影后期教學,專注於攝影及後期教學二十年,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講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歡迎關注,查看大量系統化、系列化的教程!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攝影的意境屬於稍微有些玄妙的說法,我個人理解照片的意境指的是通過照片的構圖、色彩、內容元素等所營造的藝術氛圍,能夠傳遞給觀看者安靜、熱情、有趣、悲傷、上進、低落等情緒,就是通過攝影拍出的意境。而看過一張照片以後毫無興趣點、毫無情緒波動,則這張照片就不具備所謂意境。

怎樣通過攝影手段來創造出作品的意境,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

1、構圖很關鍵。同樣一張照片,不同的人拍出的作品所傳達出來的情緒是不同的,而通過取景框對畫面信息進行篩選、組合、取捨就是構圖的藝術。如果有了好的構圖,就可能會把習以為常的元素拍出意境。

2、色彩有講究。有創意的攝影師一定不會忽略色彩的作用。色彩在照片中的合理運用會對作品意境產生巨大影響。比如強烈對比的黑白色調錶現出作品的矛盾性和對抗性;渾然一體的色調錶現出靜逸、平和的意境;五彩繽紛的色彩組合體現出歡快的情緒;暖色調錶現出溫馨氛圍,冷色調錶現出悲傷情緒等等。


3、人物情緒是導向。照片的意境很有可能被其中的人物情緒所引導,這對照片意境營造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人們的實現首先會關注照片中人物的表情、行為,自然產生了注意力匯聚,對整體氛圍有指向性作用。


上述兩張照片雖然非常相似,但就是因為人物的情緒表情不同,所表達的意境也不同。

4、光位運用有效果。光位,也就是順光、逆光、側逆光、側光等光線位置,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對照片意境產生直接影響。比如海邊溫暖夕陽下人物散佈的逆光場景,給人無限溫馨、安靜、釋懷的心情;而拳擊手左右反差較大的側光照給人強烈的對抗性和衝突感。光位是照片意境營造的一個重要手段。


5、巧用慢快門。在靜止的單幀照片上表現時光流逝的意境就會用到慢快門。通過放慢的快門速度,記錄下車燈軌跡、星空軌跡、行雲流水等等運動的軌跡,可以營造出時間流淌的效果。


卷太郎攝影坊





意境是什麼?意境是深沉,是宛轉,是層次,是距離,是大氣,是令人心曠神怡迴腸蕩氣的美感,是令人不忍移目回味雋永的韻致,是令人豁然一亮精神一振的清新。







在我們看到的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中,或“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或“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等等,這些不就是作品的意境嗎?正是這種意境才使作品充滿魅力,才被人們稱為藝術,才能給人帶來心靈的共鳴精神的愉悅和美的享受。



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意境同樣源於生活,源於大自然。這就要求攝影家:

第一要走出影室,深入生活,去發現體驗感受生活和自然中的美,意境就在生活和自然之中。第二藝術高於生活。攝影家不僅要深入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意境,還要善於挖掘提煉這種美的意境。第三,苦練攝影技巧本領。只有具備成熟的美術知識,掌握嫻熟的攝影技巧,才能處理好攝影中的構圖、用色、用光等諸事項,才能抓住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亮點”,才能真正拍出有品位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誰憐一燈影


攝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麼?如何創作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

“意境”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某些藝術手段營造一種氛圍,其中包含創作者的情感因素。

那麼如何創作出這樣的作品呢?首先要結合景物與人物的情感關係,
上圖一條通路盡頭是個插著紅旗的亭子,人正朝那個方向行走。不但有了空間感,還有“毅力”在裡邊。


本來是一個“浮雲”
雕塑,有了穿紅裙子的小女孩和她的視線方向就有了意境——這個小女孩“心中的雲”是什麼樣子呢?
攝影很多技法都比較適合表達各種“意境”

,多重曝光,慢門,逆光,頻閃等的應用讓畫面有更多元素融入其中,表達更豐富的情感。
如果前期沒有處理好,後期可以做的更有意境嘛,這個鑽戒的廣告如何?是不是很吸引眼球?
(上圖來朋友圈,請勿轉載)

以上只是拋磚引玉,很多意境可能靈光一現,等你拿起相機拍照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只能深深的印在腦海中,還是在生活中不斷提高品味,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美”。

至於思想簡單的人能否創作出有意境的作品,這個我想一定有那麼一個瞬間是會被攝影者感受到,所以應該也是可以的,只不過畫面的深度不夠罷了。


紅塵V時空


從攝影角度來看不只是簡單的相機運用技巧和技術參數,攝影作品來自於生活,藝術創作是先導,要用獨特的眼光和靈感的源泉展示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完美演繹。

作品構思和創作風格的昇華過程的必備條件是,美學理論,藝術修養,技能的提升的紮實功底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供參考。


阿景36


這個難度就高了,也許,任何一張圖片,都應該包含有程度不太相同的“意境”,程度不同而已。

我自己也沒搞太明白,只能是說說自己的感受吧,非喜勿噴,謝謝。

真正能與藝術稍沾一點邊的東西,可能也只能是“意境”了吧?在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很難很難,不過個人,再稀少,也還是有的吧,比如,河南秦玉海的“真水”系列,是很多年來,國內極其少見的,與藝術還沾邊的攝影作品。(網絡上應該可以搜索到)。

多種原因造成的吧,個人感覺,兩個原因比較重要。

第一,攝影(包括西洋畫)是舶來品,從文化角度上看,絕大部分人都嚴重缺乏西哲文化修養(類似西方人能懂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樣稀少),我們也許技術水平很高,但忘記了這僅僅是皮相,所以,我們的圖片,可以製作得非常精緻,但總是缺少靈魂。

第二,平面藝術,是需要欣賞環境的。比如油畫,原作大尺幅的作品很常見(我記得80年代,第一次聽說羅中立的“父親”是2米高的畫,那種心中震撼的感覺),而我們平常能看到的,僅僅是複製品,尺幅比郵票大不了多少!

攝影圖片,同樣的存在這種致命問題!

假設,35畫幅照片與手機照片,拍攝相同場景,放大到24吋,同時掛牆上,還會有人認為手機圖片不比相機差嗎?!

意境本身,就應該是一個難以言說的東西,而我們恰恰喜歡自己為自己“言說”,好像一張圖片,不加上幾百字的說明,連自己都難以理解?

反過來說,倒裝一下概念,圖片如果沒有言說,就不成其為圖片了嗎?那平面藝術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直接用語音描述不是更好嗎?

藝術領域,很多東西是沒法言說的,需要詮釋的東西,往往都會與藝術漸行漸遠……


全利88


這是個好問題。1:意境是自己心靈的感受,我認真拍照的話,出門前要畫好一些分鏡圖。畫面的元素,光線的角度,總體的氛圍都儘量設計好。拍計劃內容的過程中就可能會有當時的靈感,或者突發事件和某些神奇的光線也要抓住。攝影也有好多種的。街拍的會像打獵和偷窺,走啊走拍呀拍,看到有趣的多拍幾張,就算是馬格南會員也有同一場景拍十幾張,幾十張的,回來選一張。這就跟普通人有很大區別,普通人隨便按一下就走了。

2:紀實攝影如果想反映一種社會問題,就經常需要進入危險的地區或者難以深入群體。比如什麼戰場,露天金礦,要拍歐洲的非法移民,在偷渡的船上攝影。普通人也不敢去。在普通的環境拍出好的紀實作品就需要獨特的角度,犀利的視角,這更難了。商業的時尚攝影,同樣拍人像,人家有服裝設計師,髮型設計師,化妝師,專業模特,道具師,燈光師,後期師,拿著很貴的相機,用著比相機更貴的燈陣,攝影助理好幾個,都不一定親自按快門。咱們呢,就倆熱靴燈,還要自己扛著燈架,挎著相機,模特也是互免找的朋友,自帶兩套服裝自己化妝。普通人呢,"哎,這景不錯,"然後站直挺挺的按兩張,合影一張,女孩子自己美圖秀秀來一下。有些懂得還會讓拍的人蹲著,自己再伸個腳顯著腿長。這就是差距啊!此處有個易中天圖。還有什麼商品,美食,觀念,抽象,道道太多了。肯德基的漢堡包為什麼和廣告裡的不一樣?因為拍廣告用的根本不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