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5月10日,中铁一院副总工程师李团社率技术团队赴深圳比亚迪总部考察,乘座体验了比亚迪轨道交通新产品——“云巴”,并参观了比亚迪通信信号展示中心,并与比亚迪技术团队举行座谈,双方就“云巴”技术及项目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本次考察,旨在进一步拓展新型轨道交通市场,加深中铁一院相关技术储备,加快项目合作推进步伐。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座谈会上,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第二十一事业部总经理任林介绍了“云巴”研发背景、研发历程、关键技术创新及产品运用前景,比亚迪技术团队就“云巴”技术特征参数、土建系统应用、智能驾驶系统创新及线路运营维保等进行交流,双方技术团队就“云巴”关键核心技术重难点问题深入探讨,并对加强后续合作有关项目交换了意见。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考察团体验云巴

李团社表示,中铁一院十分重视与比亚迪技术团队的交流合作,愿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加深技术开拓和人才培养,期待以合作项目为抓手,共享创新成果,在轨道交通领域做出更大成绩。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云巴”通号中心控制综合运营调度系统

“云巴”可形象比喻为“奔跑在高架上的电动大巴”,突出特点为: 高可达、高集约、轻型化、智能化、人性化。云巴车辆采用胶轮系统,全铝车身设计,轴距和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正线最大坡度可达8%,环境适应性强;系统运能为6000人/小时,最小发车间隔可实现60秒;因荷载小,桥梁结构与车站轻量化设计,工程简洁适用,施工周期短;云巴全部用电池供电,到站充电,全线储能,采用无人驾驶、视频监控及通话系统,运营更智能灵活。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模拟操纵台

与比亚迪“云轨”类似,“云巴”也是通过轨道支撑在空中行驶。二者区别在于,“云巴”车身更轻巧,不利用轨道供电,车辆搭载比亚迪研发的电池,属于小运力交通运输系统。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云巴”系统SAS秒级道岔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云巴”站台充电装置

“云巴”作为比亚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跨界融合了汽车和轨道交通技术,其中车辆、信号、通信、道岔、储能等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未来将以建设快、安全性高、投资运营省等优势运用于中小城市主要交通线、大型城市交通支线和加密线、机场与高铁站接驳线以及大型景区、社区交通线。

比亚迪“云巴”第一次公开亮相,没“云轨”运量大,但更灵活!

“云巴”比亚迪园区试验线实景

与中运量交通系统“云轨”不同,“云巴”属小运量交通系统,敷设仍以高架为主,主要解决与城市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接驳,可以 有效弥补公交系统不足、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通过云轨、云巴、汽车交通系统组合,构建城市路面立体智慧交通。

关注新能源,关注比亚迪,关注我,获得最新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