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世界盃巴西奪冠後再沒有南美球隊奪冠,這是爲什麼?

普京就是強


世界盃的歷史上只有八支球隊奪冠,分別是:法國,阿根廷,英格蘭,西班牙,巴西,德國,烏拉圭,意大利,你會發現最終的冠軍均產於南美洲和歐洲。



但是2002年韓國和日本世界盃距今期間一共舉辦了四屆世界盃,冠軍全部是歐洲球隊,分別是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都是傳統豪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美豪強球隊卻無一奪冠,更為甚者四屆盃賽進入最終的決賽也只有2014年阿根廷一支。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已經結束了,最終的冠軍是法國隊,更奇怪的是進入四強的球隊全部是歐洲球隊,南美球隊全部被淘汰,使世界盃變成了歐洲盃。這也間接反映了南美足球的沒落。

歐洲球隊在世界盃創造了歷史記錄,連續四屆歐洲球隊都奪得了最終的冠軍,歐洲球隊可以在南美大陸奪冠,但美洲球隊卻不能在歐洲大陸捧杯,南美球隊真的沒落了嗎?不妨聽小編一言。



2006年世界盃冠軍意大利、2010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201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歐洲球隊已經連續四屆獲得了世界盃冠軍,最大的原因就是歐洲是足球運動的發源地,他們的打法是最為先進的,越來越多的注重團隊配合。

有著吸金能力十足的五大聯賽,英超,西甲,德甲,意甲,和法甲,可以到吸引大牌球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身體對抗,起到了推動足球技術的發展。



反觀南美足球,聯賽資金不足,不但留不住本國優秀的足球人才,也不能吸引大牌球星,但是球員個人能力強大,梅西和內馬爾堪稱目前足壇最大牌的球星,但是隊友不行,一到比賽,就主打個人英雄主義,但大牌球星往往被限制,難以有著出色的發揮,整體就會被限制。


筆者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南美足球人才的流失。

歡迎大家來聊足球,多多關注小編⊙∀⊙!


快樂足球666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從歷史的規律看,離開美洲大陸的南美球隊,在其他大洲舉辦的世界盃,除了巴西拿過兩次世界盃外,其他的都是以失利而告終,也就是說,南美球隊奪冠絕大多數在美洲。


在舉辦的21屆世界盃,擁有球王貝利的巴西在1958年瑞典世界盃和擁有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裡瓦爾多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奪冠外,其他時刻,奪冠要麼在南美、要麼在北美,離開美洲大陸,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球隊就不會踢球了。

南美俱樂部資金不足,聯賽發展節奏慢。

相對於歐洲主流聯賽快節奏的發展,南美的聯賽發現節奏變緩,一些實力的球員紛紛出走,加入歐洲聯賽效力,甚至有些球員選擇代表歐洲國家出戰,讓實力球員變少的南美,就難以造就更多的球員。



俱樂部資金的困難,往往靠賣球員為生,相對於希望球員在本國效力,更多的球員選擇到經濟發達的歐洲淘金,以巴甲、阿甲為例,現在都想方設法向中國兜售球員,來獲得更多的好處,相應的,出生於貧民窟的球員獲得金錢後,往往會失去奮鬥的目標。

南美球員打靠個人英雄主義。

相對於歐洲球隊的整體性,南美球員喜歡凸顯球星的作用,阿根廷靠梅西,梅西不是神,一旦少了幫手,所球隊實力碎覺;巴西靠內馬爾,這個馬兒喜歡花裡胡哨的表演,心智有點不成熟,沒有領袖的氣質;烏拉圭靠蘇亞雷斯和卡瓦尼,一旦有個受傷的,就會被打回原形。而歐洲球隊如法國、比利時、克羅地亞等,人家星味那麼南美那麼不濃,但是球隊整體性打的好。

南美球隊離開美洲想多世界盃要麼實力超強,如巴西,要麼就早早地的回家。主要原因是實力球員少了。


小言球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把時間拉回到四年前的巴西。在2014年以前,凡是西半球(中北美加勒比和南美)舉辦的世界盃,冠軍從未落入到歐洲球隊之手。然而在巴西世界盃上,德國隊半決賽7比1橫掃東道主,決賽又力克阿根廷,歐洲球隊首次在西半球捧起了世界盃。其實,這就已經代表著南美足球的沉淪。

在20世紀的世界盃上,除了意大利曾經在1934年和1938年蟬聯冠軍,歐洲球隊再沒有過連續兩屆奪冠的經歷。然而進入本世紀,巴西在2002年捧起大力神杯後至今,歐洲球隊已經連續四屆稱雄。而且,在本世紀的五屆世界盃上,四強中只有過四次南美球隊的身影——2002年的巴西、2010年的烏拉圭、2014年的巴西和阿根廷。

在別人的青春中老去,阿根廷沒有青春

本世紀的南美足球之殤,原因何在?其實說來也不復雜,從最直觀的層面上來說,就是人才斷檔,優秀球員難以為繼。以巴西為例,我們以前看到的是“夢幻組合”、巴西“3R”、“魔幻四重奏”,由眾多巨星引領的巴西桑巴令人意亂情迷。而在四年前的巴西世界盃上,我們看到的巴西隊前場都是什麼人?從未在五大聯賽效力過的胡爾克、已經告別主流聯賽回到巴西踢球的弗雷德和若,以及在烏克蘭聯賽廝混的毛頭小子貝爾納德。

除了苦苦支撐的內馬爾,巴西隊前場竟然沒有一名在歐洲五大聯賽效力的前鋒,這樣的巴西隊我們何曾見過?所以,當巴西在半決賽被德國人暴打,儘管差距並沒有比分那麼大,但是人才斷檔有多嚴重已經不言而喻。

阿根廷的情況同樣如此,儘管四年前在巴西打進了決賽,但是那批主力到了今年均已在而立之年,本屆世界盃在年僅19歲的姆巴佩衝擊下,阿根廷的老邁已經盡顯無遺。不僅如此,阿根廷的防線之弱世上無人不知,但是為什麼無法改善?原因當然只有一個,就是無人可用。比如門將位置上,羅梅羅本已不是什麼出色的人物,而當他因傷無緣世界盃之後,竟然只能使用在豪門坐穿板凳的老將卡瓦列羅。

當阿根廷這條紙糊防線對克羅地亞淨吞三彈、被法國隊打進四球的時候,即使前面有梅西坐鎮也無力迴天。猶記得2006年,阿根廷被德國青年軍打進四球,而12年後面對年輕的法國隊悲劇重演。阿根廷曾經也很年輕,但卻只能在別人的青春中老去,自己從來沒有過風暴。

南美球員被歐洲同化,同樣踢著功利足球

南美足球人才斷檔只是最直觀的現象,並非沒有優秀的新星,這就涉及到了更深層次的原因,即歐洲球隊在南美瘋狂地挖掘新人,只要發現好苗子就帶去歐洲。很多南美球員都是在歐洲青訓營成長起來,或者是在南美剛剛出道就前往歐洲踢球,在技術尚未成型的情況下,投身於完全不同於南美傳統風格的歐洲足壇,從技術到意識都為歐洲所同化,這也是南美球隊再難打出美麗足球的重要原因。

除了技術、理念和風格被歐洲足球同化外,南美球員也早早就受到功利足球思想的影響,踢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金錢和勝利。所以,如今的南美球員大多是在歐洲足球環境裡成長起來的,技術、意識、觀念都已被歐洲化了,與歐洲球員的差別已經越來越小,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南美球員、南美球隊的踢球風格、戰術打法有著獨特的風格,以藝術足球、美麗足球為自己的標籤,尤其與歐洲足球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的情況在如今的世界盃賽場上幾乎難以見到了。

南美聯賽土壤貧瘠,優秀教練何以生長

同時,由於南美的優秀球員全部湧向歐洲賽場,尤其是年齡也越來越小,這使南美國家自己的聯賽水平也急劇下降。聯賽水平不高,自然難以吸引觀眾來到現場看球,在巴西舉辦世界盃的2014年,巴甲聯賽的場均人數僅為15000人,如此慘淡的上座不要說和英冠相比,甚至連德乙都不如。

想想看,球迷自己花錢買票,還要拿出時間來看比賽,難道就為了看那些二三流球員的表演?他們當然不願意。在這樣的情況下,巴西甲級聯賽俱樂部大多處於虧損狀態。同樣的道理,其他南美國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沒有好球員導致聯賽水平不高,聯賽不好看使觀眾不願到場看球,觀眾都不買賬又怎麼指望俱樂部接到廣告以及商業贊助?俱樂部沒有錢、聯賽水平低就更無法留住好球員。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南美足球水平普遍偏低,缺少優秀球員的情況下,就更難指望出現好的教練。如今的巴西和阿根廷其實都受到沒有優秀教練的困擾,球隊換帥換來換去,也沒有人能真正解決問題。連鄧加這樣的教練都能被巴西足協反覆使用,阿根廷更是因為教練不給力,讓老馬又能找到機會自薦掌鞭。

美麗足球讓人懷念,但是它真的回不來了

也許我們只能懷念,巴西和阿根廷兩強在世界盃上與歐洲球隊交替奪冠的時代,以及昔日一年一度的豐田杯上,南美俱樂部對陣歐洲豪門尚且佔據上風。那時的南美足球讓人賞心悅目,那時的南美球隊完全可以與歐洲抗衡,那時的南美球員充滿藝術氣息。正因為有歐洲和南美這樣全然不同的兩大風格流派,兩大洲之間的綠茵對抗才精彩紛呈,產生過許多經典之作。

然而,隨著歐洲球隊壟斷世俱杯,如今又開始壟斷世界盃,而南美優秀球員早早前往歐洲甚至被歐洲足球同化,南美的藝術足球、美麗足球已經名存實亡。且不說如今的南美足壇也缺少優秀教練,即使是有,讓他們面對著那些踢著歐洲風格足球、秉承歐洲戰術理念的球員,也沒有辦法讓他們風格突變,能成為美麗足球的代言人。

當南美球隊失去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和戰術打法,而踢著和歐洲球隊相似的足球時,結果就是巴西隊面對比利時的強悍防守和凌厲反擊時那樣,表現出來的只有無力和軟弱。同樣,阿根廷和烏拉圭先後面對法國,被一個孩子就能用身體和速度優勢碾壓。

南美球隊如此慘淡的表現讓人看了為之心痛,然而即使能看到問題的存在,恐怕也都無力改變——包括南美人自己。即使我們再不情願,恐怕也只能注視著美麗足球漸行漸遠,只能揮手向它說再見了!


劉伯峰


2006年德國,八強中有阿根廷和巴西,那屆的南美雙雄可謂是星光熠熠,阿根廷有阿亞拉、裡克爾梅、坎比亞索、克雷斯波等球星,新秀有梅西和特維斯,而巴西前場夢幻四重奏大羅、小羅、阿德、卡卡,新秀有羅比尼奧。不過最終阿根廷點球輸給了宿命德國,巴西輸給了剋星法國。阿根廷團隊配合、傳控都是一流,奈何老天不眷顧;巴西隊被淘汰完全是球員散漫和專注度不足,咎由自取。

2010年南非,烏拉圭、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四支球隊進八強,其中阿根廷再一次倒在了冤家德國腳下;奪冠大熱巴西隊被務實的荷蘭淘汰,巴西隊上下半場判若兩隊,總覺得不可思議;烏拉圭靠弗蘭的逆天發揮進入四強,但畢竟個人能力不足對抗整體;黃金一代的巴拉圭和西班牙盤腸大戰,西班牙靠一個點球才贏得比賽,當時的巴拉圭堪稱大巴鼻祖,11年美洲盃更是平局進決賽。

2014年巴西,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三支球隊進入八強,巴西淘汰了哥倫比亞進入四強,但是那屆的巴西實力確實一般,對內馬爾的依賴性太大。阿根廷那一屆讓人眼前一亮,雖然踢得不漂亮,但是很簡單高效,就是依靠梅西、迪瑪利亞、阿圭羅、伊瓜因這幾個球星,其他都死命防守,迪瑪利亞的缺陣是致命的,因為在關鍵時刻他才是給球隊進攻帶來變化的人。

2018年俄羅斯,巴西和烏拉圭都止步八強,烏拉圭實力確實不如法國,只要限制住卡瓦尼和蘇亞雷斯,球隊就像一隻被捆住嘴的鱷魚,任你皮再厚我慢慢磨死你。巴西隊實力更均衡,但是後腰費爾南迪尼奧的發揮太糟糕,對手的變陣以及烏龍球都打亂了球隊原本的節奏,而球員們心態的急躁實際已然宣告了巴西的失敗。

南美球隊確實都敗在了歐洲球隊的腳下,南美足球的風格就是圍繞重要球星來開展戰術,一旦這些人缺席或者被限制就很難逃脫被淘汰的厄運。


懵懂笑笑生


巴西出局後,歐洲球隊將連續4屆拿到世界盃冠軍了,南美球隊從未在歐洲拿過冠軍,但在亞洲拿過一次,就是02年的巴西,但那也是最後一次南美球隊問鼎。

作為南美球隊的代表,這些年巴西、阿根廷雙雄的實力日漸勢衰。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

南美國家普遍不夠發達,所以聯賽職業化程度低,關注度自然低,自然無法購買強力球星。俱樂部資金的困難,往往靠血為生。這些年有實力的南美球員都去了歐洲甚至亞洲效力,原因很簡單,為了榮譽和金錢。

其次,歐美曾經能在世界舞臺平分秋色,歐洲靠的是專業化的戰術培育,而南美則更多是依靠球員自身的天賦。

隨著足球的發展,各傢俱樂部越來越不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同時人們的生活條件更優越,像羅納爾多、小羅那樣從貧民窟走上巔峰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名球星的成熟需要依靠系統化、流程化的專業訓練。

拿比利時舉例,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無一例外,都是經過層層篩選,進入比利時的精英學校,由最一流的教練培育長大。

失去了天賦的輔助,有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南美足球淪落就不可避免了。


大局觀


歐洲雄霸世界盃,連續四屆歐洲球隊奪冠,歐洲球隊比南美球隊更加簡單直接有效

昨晚,比利時2-1淘汰了五星巴西,自此2018俄羅斯世界盃徹底變成了歐洲盃,因為剩下的四分之一決賽還有俄羅斯vs克羅地亞、瑞典vs英格蘭,無論哪一隊出線,俄羅斯世界盃四強全部都是歐洲球隊。

2006年世界盃冠軍意大利、2010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2018世界盃冠軍?歐洲球隊已經連續四屆壟斷了世界盃冠軍,最大的原因就是南美球隊的整體打法不如歐洲球隊來得簡單、高效。

南美球隊更加註重個人能力的發揮,如巴西的內馬爾、阿根廷的梅西,而歐洲球隊更加註重整體打法,沒有依賴核心球員。以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隊為例、全隊沒有核心球員一說,只要能夠為球隊提供直接有效的幫助即可,36歲的克洛澤依舊能在世界盃決賽首發。

五星巴西的出局意味著南美球隊全軍覆沒,巴西自2002年奪冠以來再也沒能捧起大力神杯。曾經的3R組合讓球隊聞風喪膽,現在比利時三叉戟德布勞內、阿扎爾、盧卡庫更是火力全開,具有當年前輩的風範。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發現,球隊要想走得更遠,除非球隊整體實力均衡或者有實力超群的攻擊組合。

世界盃不是體現個人英雄主義的比賽,是一個團體項目,南美球隊在這一方面已經不如歐洲球隊。抗衡歐洲球隊屢屢受挫,南美球隊缺的不是個人能力,而是一位戰術佈置出色的歐洲教練。


優雲足球競賽


首先南美洲的巴西隊在94.98.02幾乎3屆世界盃連莊冠軍。可惜98決賽羅納爾多賽前昏迷導致決賽失利。而這三屆世界盃能殺進決賽是因為巴西有超強攻擊線。94有羅馬里奧和貝貝託,98有羅納爾多,貝貝託,裡瓦爾多。02年有舉世聞名的3R。超強攻擊力可以彌補中後場的不足。反觀現在的巴西和阿根廷再沒有這樣的超級巨星出現。其實阿根廷近幾屆最有希望奪冠,可惜用錯了梅西,將其他球員能力浪費了,其實不以梅西為核心,讓梅西輕鬆比賽,其他球員又可以發揮自己能力才是最好的。就像02巴西3R一樣,多點開花,3R各自發揮能力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