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交易的智慧,醍醐灌頂:“阻力最小”的秘密

在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儘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光與水的智慧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係。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拼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拼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捱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痺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準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對交易者而言,必須認識自身結構——性格與心理;認識市場結構——分形與波浪理論,做到知己知彼。市場是自然的函數。穩定獲利的途徑,也註定是一條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讓人心力交瘁的戰場。

最頂尖的炒股高手,都擅長“倒著思考”

查理·芒格素有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幕後智囊”和“最後的秘密武器”之稱,在過去的45年裡,他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賬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反過來想,問題會變得更容易

“反著想”,適應複雜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反過來想,問題會因此變得更容易。比如,如果你想幫助印度,你應該問的不是“我怎樣才能幫助印度”,而是“什麼東西在印度造成了最嚴重的破壞?我應該如何避免?”,找出你不想要的東西,避免它,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查理·芒格採用的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使用的方法截然相反。反向演繹和逆向思維是對這個方法的兩種描述。

舉個例子,保持快樂的一個好方法就是避開那些讓你痛苦的事情。芒格曾經發表過一次演講,講到了約翰尼·卡森的一次演講,芒格說:“卡森說,他不能告訴畢業生如何快樂,但他可以用個人經驗來告訴他們如何變得痛苦。

卡森認為有三種東西會導致痛苦:

1)改變情緒或知覺的藥物;

2)嫉妒;

3)怨恨。

卡森的思路是,反著思考一個問題,通過如何不做 X 來研究如何創造 X。

再舉個芒格反向思維的例子,保持聰明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別犯傻。別犯傻顯然比做個聰明人聽上去要容易一些,因為你可以根據幾個簡單的原則來避免某些愚蠢的決策。

芒格還提到:“在生活和事業中,很多成功都來自於你避免了某些事情:比如早逝、糟糕的婚姻等。”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2、k線基礎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3、均線基礎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4、切線基礎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5、指標分析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6、統計分析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7、選股方法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8、板塊輪動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頂級交易員的內心感悟: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投資大贏家!


交易匠人:當所有的交易不再依賴預測,你會感受到這種簡單魅力

始終如一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無論價格怎麼遊動,堅持用交易規則的一致性去捕捉屬於自己的那條魚。

單從二八定律的這個結果來看,交易與其他行業無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永遠是那麼一小部分人,所以,所謂的交易可以最大實現度的實現自由和門檻很低,任何人都可以來參與是實現人生價值,如此等等莫過於一個個的謊言,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門檻,跨不過去就是檻,跨過去了就是門。

許多交易者都在追尋著前輩的足跡,尋找屬於自己的交易之道,包括我自己,曾經像瘋子似的泡在大學圖書館裡看能夠找到的一切關於交易的書籍,只是在入行之處,道行尚淺,錯過了許多經典,誤信了許多廢言,走了不少彎路。

與其他交易者一樣,我曾長時間沉迷於預測,研究過許多成套的預測理論,也設計過很多複雜的交易模型,但是結果卻離預期越來越遠,這種痛苦想必大部分交易員都能感同身受,在那種結果之下好像所有的努力都不值錢,你越努力,結果越差,恍惚間不知道後面的路到底該怎麼選,這種幾乎絕望的痛苦是所有交易員的專屬。

直到後來接觸到丹尼斯的海龜交易,才彷彿推開了那扇門,放下預測和對盤感的依賴,明確一些交易規則,過濾掉一些想象中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心理素質,一致性的交易越做越多,交易規則越來越簡單,交易的結果離心理預期越來越近,跨過那扇門以後,好像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當所有的操作不再依賴於預測和盤感,而是隻需要等待交易系統給出的信號的時候,你會感受到這種簡單和心安的無窮魅力,只要想要預測你就會被動的要求自己去關注基本面消息,技術面走勢,資金面流動等等,最嚴重的是你每次都會接觸到兩種不同的聲音,這些都深深的加深了交易者自身的焦慮,而交易系統則可以讓你置身行情之外,做一個旁觀者,依信號下單。

要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投資

金融是非常龐大又摸不到看不見的行業,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又數之不清,隨著股市的日益壯大,很多人都想在股市分一杯羹,但是無論想在什麼行業成功,你需要有成功的慾望 ,但是隻要有了慾望 ,你心就會隨著股價的波動而波動,不把錢押在股市,你不可能體驗股價升落所帶來的貪婪、恐懼和希望。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

股市是無法預測的,只能是根據以往的數據來摸索將來的走向趨勢,想要做好股市的分析,必須得研究其他投資者的心理。大家都知道,股市上的技術分析都是多以前的歷史數據的一種研究,如果刻舟求劍、依葫蘆畫瓢,肯定是要栽跟頭的。股市有這樣一種現象,就是群眾的心理已超過其他因素,變成了左右股價最大的力量,所以必須研究群眾的心理分析。

股神巴菲特一直強調投資者要投資自己熟悉的股票,不要追逐市場熱點。其實,它就是在強調不要人們跟風。每個人雖然都有各式各樣的性格,但是人們在群聚的時候個人意識都會不知不覺的逐漸消失,自己的想象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想象偏於實際,沒有邏輯。在股市中聰明、努力、經驗和運氣都缺一不可。運氣往往偏愛最努力的人,而不是最聰明的人。

只有放鬆心態,保持冷靜的頭腦,把投資看成像我們的呼吸一樣自然,才能成為股市中的贏家,取得理想的成果。

當你放下觀點的時候,也就是跨過那道檻,進入那扇門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