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技術外洩」 德國恐叫停中資併購案

多家媒體早前引述消息報道,德國政府將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中國煙臺臺海集團收購德國機械製造商萊菲爾德金屬旋壓機制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的計劃。消息一出,引來中方反彈,呼籲德國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

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德國《經濟週刊》早前也分別引述匿名德國官員指,政府不希望萊菲爾德公司的火箭和核子技術外流,因此將首次引用當地去年通過的《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條例》禁止這項交易,政府可能在週三(8月1日)正式公佈決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上週五(7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指,中德兩國之間的雙向投資有“良好發展勢頭”,呼籲德國要“客觀看待中國投資”。

專家對這消息的看法不一。有分析認為如果消息屬實,德國政府的做法是“粗暴地”干預市場,也不利德國的工業技術發展;但另一方指出,德國以至歐盟近年要求中國對外開放市場呼聲漸高,叫停中資公司在歐盟併購只是一種嘗試推動中國開放市場的做法。

爭議“技術外洩” 德國恐叫停中資併購案

“閉關自守的愚蠢做法”

根據德國《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條例》,如果政府認定一宗買賣有可能導致“重要技術”外洩,可以主動介入叫停交易,無須國會批准。

德國制定這部法律的動機可追溯到2016年,當時中國美的集團成功以45億歐元(約52億歐元)收購德國最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Kuka,引起德國國內迴響。其中,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批評時任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失職,危害德國技術的獨立性和競爭力。

德國時任經濟和能源部長居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在這兩部法案獲得通過後發表聲明,指德國公司經常要與外國公司競爭,而這些公司來自“一些經濟開放度比德國低的國家”,德國政府有責任為德國公司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英國校區主任劉芍佳認為,敏感技術是“非常主觀的東西”,德國政府這種限制技術傳播的做法是“閉關自守的愚蠢做法”。

劉芍佳接受BBC中文訪問時介紹,他曾經為一些計劃併購外國公司的中資企業當收購顧問,包括重慶機電股份2010年收購英國一家精密零件製造公司PTG旗下三家公司的計劃。

他說,PTG製造的產品包括用於美軍阿帕契直升機的螺桿制置。重慶機電股份宣佈併購計劃時,英國政府非常尊重企業之間的自由選擇,沒有干預。

劉芍佳形容,德國政府的做法違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德國政府在處理中國公司併購時,應尊重德國公司的意願。“獨家技術不是靠保護就能保留的,是要靠有人用它,不斷投入,不斷髮展,才能持續發展。”香港大學助理教授福格特認為,德國對中國投資的戒心與近日的全球貿易糾紛沒有必然關係,歐盟與中方的領袖也明白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風格“漂泊不定”,但歐洲和美國都對中國對保護知識產權力度不足等問題上態度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