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

藻樂子


正史中的魏延死法,陳壽《三國志》還是記載比較清楚的。他是死在234年秋天,諸葛亮時代第六次北伐的前線。簡單說,他在諸葛亮死後,和楊儀奪權失敗,因此死亡。

《三國志》本傳有清晰的記載。

首先是諸葛亮臨終前,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安排撤退,由魏延斷後,姜維倒數第二陣。並且專門說了,如果魏延不服從,那麼大隊就自己走,別跟丫糾纏。

等到諸葛亮死後,楊儀按照安排行事。此時還沒有公佈諸葛亮死的消息,楊儀派費禕去打聽魏延的意思。費禕是個老好人,以前是諸葛亮專門派去協調楊儀和魏延矛盾的,所以楊儀這個舉動,應該說還是想盡量不和魏延撕破臉。

但魏延卻很不客氣,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他公然表示要自己掌握兵權,繼續北伐。這就完全推翻了諸葛亮的遺命。他還強迫費禕和自己聯名號召眾將,別聽楊儀的,聽自己的。

費禕一看你小子不識好人心。他就託詞逃回中軍,然後和楊儀、姜維等人拔寨班師。

魏延發現自己被騙了,心頭大怒,就搶先率領前軍南下。他的隊伍人數較少,應該也比較精銳,所以動作更快,搶到了楊儀前面。可恨的是,魏延一路上燒燬了棧道。這就等於要把楊儀帶領的北伐軍主力置於死地。幸虧楊儀等人地理熟,帶人翻山越嶺,也從另外的路跑回來了。

這時候,魏延和楊儀分別向成都的朝廷報告,說對方造反。但成都的大臣蔣琬、董允等都在皇帝劉阿斗面前保楊儀,說魏延造反。於是阿斗派蔣琬帶著御林軍北上夾擊魏延。可以說魏延到這個時候已經是死路一條了。

接下來,魏延的隊伍和楊儀的先鋒王平在南谷口遭遇,王平一聲怒喝“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虧,紛紛潰散。魏延和幾個兒子逃亡,被楊儀派馬岱追斬,又誅滅三族。

以上就是魏延之死的過程。應該說,魏延自高自大,違背軍令,把他和楊儀的私人恩怨變成了幾乎害死全軍的內亂,因此站到了全軍全國的敵對面,可以說是自取滅亡。

同時《魏略》還有一種相反的說法,認為諸葛亮去世前讓魏延指揮全軍撤退,卻被楊儀汙衊魏延想要造反,主動攻打魏延。魏延沒有戰備,不戰而逃,被楊儀追殺。這個記載相對來說要離譜一些,更可能是魏國一方拍腦袋的臆想。


巴山夜雨涮鍋


問題問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國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撲朔迷離,我在這裡就講一講『三國志』和『魏略』分別是怎麼說的。

魏延是後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也是長期以來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員將領。其實劉備時期,對魏延已經非常的器重了,當時劉備剛剛經過和曹操的殊死爭奪,拿下東川漢中,掌握了西蜀的門戶,本來大家都以為劉備會任命張飛來守漢中,但是劉備卻任命了魏延。當時可謂是一軍皆驚。

魏延也雄姿勃發的對劉備許諾: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後來,魏延也確實把漢中打造的固若金湯,後來的繼任者王平、姜維都得益於魏延建立的防守體系。

關於魏延的死因,其實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兩種說法的。

按照『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諸葛亮死後留下遺言,讓楊儀、姜維節制蜀軍退兵,同時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願意走,就讓魏延留下,姜維和楊儀先走。結果魏延果然不願意撤軍,認為諸葛亮去世之後,應該由自己統軍繼續北伐。聽說了諸葛亮的安排之後,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領軍隊搶在楊儀和姜維的前頭佔領了南谷口,還燒絕了撤軍的棧道。

於是可熱鬧了,楊儀和魏延分別派人給劉禪上表說對方謀反,劉禪也摸不清楚情況,就問侍中董允和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這兩個人都覺得楊儀不會反,應該不怎麼會反,但是魏延不好說。

為什麼這倆人都向著楊儀呢?一方面當然因為楊儀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將,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魏延這個人平日裡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於是在關鍵時刻,沒有人在朝中給他說話。

於是劉禪就命令蔣琬率領宿衛營向北去考察這『互相告對方謀反』怎麼回事。蔣琬還沒有到,魏延已經開始進攻楊儀和姜維了。這一進攻,魏延就丟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剛剛去世,你魏延怎麼就敢做自相殘殺的事情呢? 諸葛亮在蜀軍中的威望毫無疑問是巨大的,王平這麼一詐唬,魏延的軍隊知道自己不佔理,於是一鬨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兒子們往自己的地盤——也就是漢中跑。楊儀看自己佔了上風,就派馬岱追殺,終於在漢中城外虎頭橋斬殺了魏延。在今天的漢中,還有“馬岱斬魏延處”。

所以按照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這就是蜀軍的一場內訌,魏延和楊儀都沒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負上百分之五十的責任。因為倆人即便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都互相看不對眼,現在諸葛一死,上頭沒有壓制他們的人了,以前積壓的矛盾就開始爆發了。『三國演義』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國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諸葛亮遺計馬岱斬魏延的情節。但是需要聲明的是,在『三國演義』中,魏延走投無路的時候流露出投魏的傾向,這在正史裡面是沒有的,魏延至死也沒有想過去投奔魏國。

如果說三國志魏延傳裡面的描述只是讓人惋惜的話,另一本同時代的史書『魏略』裡面描述的就更加讓人扼腕長嘆了。

根據魏略的說法,諸葛亮臨終前把軍務託付給魏延,魏延就率領著蜀軍緩緩後撤。因為楊儀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權,楊儀很害怕,於是就在軍中造謠,說魏延要謀反,要去投降魏國,然後率領手下人馬突然發難,進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倉卒之間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漢中,結果被楊儀派馬岱追趕上殺死,然後把內訌的罪責栽贓給了魏延,同時還誅滅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說的是真的,那麼魏延同樣是死於內訌,但是責任完全在楊儀。

上面就是『三國志』和『魏略』上對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點是死於內訌,不同之處在於楊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覺得哪一種更可信呢?無論是哪一種,對於風雨飄搖的蜀漢來說,都是禍不單行,本來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軍隊裡職務最高、戰功最顯赫的就是魏延了,本來魏延最有希望繼承諸葛遺志,統帥蜀國的軍務,而他在漢中的赫赫功勳也證明他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可惜在內訌中丟了性命,蜀國又喪失了一員大將。漢中虎頭橋遺址,除了碑文之外,還有一幅對聯:

虎橋往事明月知,漢水長流太守名

或許就是在表達對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經史通義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魏延在電視劇中的形象演的很生動,基本是按照民間傳說拍攝的。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大喊“誰敢殺我”,連喊三聲,這時候馬岱在身後大聲應道:“我敢殺你”,隨之手起刀落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中對斬殺魏延的成功歸結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書中講諸葛亮善於觀人面相,他在魏延出營時看到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然趁亂謀反,但是魏延是烏龜精轉世,善於將頭縮進脖子裡(這個是民間傳說,權當笑話聽吧),因此設下一計,令馬岱慫恿魏延大叫“誰敢殺我”,趁其不備斬殺魏延頭顱,方才奏效。這樣的精彩段落其實三國演義及其民間傳說有很多,大多是根據歷史添油加醋的一種謠傳,根本不可信!

那麼真實的歷史中魏延是怎麼死的呢?魏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我們需要從書中尋找答案。

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是在隨劉備入蜀時開始有記錄的,也就是說魏延原來是誰的部下歷史書並沒有記載,這一點跟電視上演的不太一樣。電視上演的是魏延原先是劉表的部下,後來投靠長沙太守韓玄,因對韓玄不滿,於是率眾投降劉備。當時諸葛亮就要斬了魏延,說魏延心懷不忠之心,難以長久。後得劉備勸阻才作罷。

書中記載,魏延在跟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作戰英勇,劉備封他為牙門將軍。同時期同樣為牙門將軍的有王平、向寵等,可見魏延的官職並不是很高。

魏延真正嶄露頭角是在劉備選擇鎮守漢中的大將時,當時劉備遷都成都,於是必須選一名上將去鎮守漢中。這時關羽鎮守荊州,都襄陽。作為劉備最親密的兄弟張飛被大家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劉備卻出其不意的選擇了魏延。劉備封魏延為

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眾人都大驚。

於是劉備召集群臣,當面問魏延道:我將大任交與你,你有何打算?魏延回答道:要是曹操親自領兵來,我就率兵防守。如果是一個偏將,就是領十萬大軍前來,我也會就地消滅了他。劉備大喜,稱讚魏延勇猛。

魏延的表現當然也是可圈可點的,在他鎮守漢中期間,多有建樹。漢中始終牢牢的掌握在蜀軍手中。劉備加封他為

鎮北將軍,封都亭侯。

後來諸葛亮北伐,在第二次出祁山時魏延領軍擊敗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成功收復失地。被劉禪加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在諸葛亮出漢中時提出的“子午谷奇謀”,這個計策到底是否可行存在爭議,但是沒有試一試就否定這個建議確實有些遺憾。不過這也從一方面反映了魏延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大將,他也有出漢中、伐魏國、平天下的宏大願望。

後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諸葛亮死之前已經派兵進攻過駐紮在渭水南岸的司馬懿,進攻的效果不太理想。於是諸葛亮採取了持久戰的做法,令蜀兵就地屯田,平時耕作,戰時打仗,耕戰結合。誰知道不湊巧,諸葛亮由於操勞過度,病情逐漸加重,於是終於支撐不住突然病逝。

這時候軍中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以楊儀為代表的,主張撤軍。另一種就是以魏延為代表的主張保持現狀。而不巧的是魏延和楊儀兩人平時就關係不和。

諸葛亮死後,楊儀、費禕、姜維商議秘不發喪,令魏延斷後,全軍撤軍。關鍵這個時候諸葛亮死後軍中大權是魏延為老大。魏延聽到文臣費禕過來下達調令,而且還是楊儀起草的,於是非常不滿,魏延說:丞相死後,自有人繼續率軍與魏軍作戰。何必因為一個人的生死而荒廢了伐魏的大計呢?當然了,他說得這個人就是他自己。

這個時候,事情就變複雜了。劉禪遠在百里之外,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魏延執意留下,估計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但是蜀軍一撤,魏軍必然有動靜。如果這時蜀軍內部自我分裂,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魏延不等楊儀等人撤軍,先率人南返,目的是搶先一步在劉禪面前狀告楊儀謀反。魏延還燒燬自己走過的棧道,用來延誤楊儀的行程。楊儀也派人日夜兼程向成都進發。劉禪接連接到密報,一個說楊儀造反,一個說魏延造反,到底誰是誰非劉禪自己也搞不清楚。

於是劉禪就問身邊的丞相府人員董允和蔣琬,這兩個人於是保舉了楊儀,懷疑魏延的動機。這時候魏延的舉動也有些過分,他先到達成都的周邊南谷口附近,他令人守住南谷口,然後出擊楊儀的軍隊。楊儀派何平出戰,何平罵魏延道:丞相屍骨未寒,你就做這樣的事情。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魏延不得人心,於是都紛紛投降。魏延無奈,領著自己的兒子逃回漢中。楊儀令馬岱追擊,馬岱成功追上魏延並且斬殺了魏延。

魏延的死是一個悲劇,他的死跟楊儀有很大的關係。魏延居功自傲,在諸葛亮死後沒有和文臣同心禦敵,反而趁機打起自己的小算盤。在政治鬥爭中又多次出黑手,要至楊儀於死敵。終於因不得軍心而落得孤身逃亡的下場,最終被自己人馬岱斬落馬下。可謂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呀!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歷史上對魏延的死有一定的歪曲,魏延未必有反心,因為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他會選擇投靠司馬懿,而不是南下找劉禪狀告楊儀。所以在魏延心中,諸葛亮死後應該按照他的思路繼續與魏軍對抗,派一隻小隊伍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成都就可以了。而楊儀、費禕等人的行為明顯是過於懼怕魏軍,生怕魏軍知道了諸葛亮死後趁機進攻,是一種典型的逃跑主義,因此魏延選擇了政治鬥爭來保全這次北伐的戰果。

然而,在實際鬥爭中,魏延採取的手段極其厚黑,導致他和楊儀的矛盾白熱化,最後無人支持他,落得了一個兵敗被殺的下場。因此魏延是個悲劇的人物,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過於同情。


每日趣評


魏延是自己作死而已,非諸葛亮所殺。但他卻不是想造反。只要這次安全退回蜀漢。憑魏延軍中資歷,蜀漢軍中一把手十拿九穩。何必急於一時,楊儀文官怎能與之爭鋒。三國志講: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很多人講諸葛亮開會不通知魏延。我覺得無稽之談。誰說統帥開會要通知所有人知道的。難道主席他們開會都要把十大元帥叫回來。而且這也不是開會,而是密談。諸葛亮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事。知道的人當然是越少越好。據三國志講此次北伐魏延為前鋒。就是說魏延在前線,匆忙召回魏延恐有變。再者就是諸葛亮知道魏延會不聽命令,所以沒叫他。但諸葛亮並沒有講魏延不聽命令就殺了他。諸葛亮是知道魏延的忠心。也有人講諸葛亮的安排不利於魏延。魏延是此次北伐前鋒讓他斷後也沒有什麼不利。斷後是重中之重,也說明諸葛亮對他能力的信任。曹操就經常親自斷後。)諸葛亮知道魏延不會輕易聽命令,魏延講

吾自當率諸軍擊賊。從這句話就得失他抗曹的決心有多大。諸葛亮也知道魏延忠心不會反叛。所以才說不聽命令就不管他了。楊儀派費禕去探知魏延的想法。得知他不肯退軍。於是按諸葛亮遺命準備退軍。魏延不願意去斷後還有一個原因。魏延講: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你不是為楊儀斷後而是為蜀漢。把個人恩怨凌加在國家利益之上,置大局於不顧)

三國志講: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水火到兩人只要坐在一起就吵架,吵著吵著魏延就拿刀對楊儀比劃。楊儀只能哭成淚人,費禕做和事老。魏廷楊儀兩人都是人才,都是劉備諸葛亮看重的人。

魏延:勇猛過人,劉備時:任他做漢中太守,鎮北將軍守漢中。諸葛亮時:都亭侯-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縣侯)(如果這樣都講諸葛亮不待見魏延,那麼我多願我的領導如諸葛亮之不待見魏延。)

楊儀:有才幹。劉備時:先主語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大悅之。左將軍兵曹掾(管兵事器械,劉備當時官位是左將軍。如諸葛亮署左將軍府事)-尚書(漢代尚書是分管五曹之一,就是後來的六部。是尚書令的副手,不設丞相時就是由尚書令管天下)諸葛亮時:參軍、署府事-長史、綏軍將軍。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兩人的矛盾諸葛亮非常清楚,但因兩人都是人才。難以偏任何一方: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蜀漢車騎將軍劉琰跟魏延不和都讓諸葛亮責,趕回成都。(劉琰是蜀漢第三號人物,諸葛亮第一,李嚴第二。)但他不管事的,只是居高位而。面對楊儀魏延兩個有才之人,諸葛亮難以選擇。

魏楊兩人都性格不好。一個性矜高皆避下,一個性狷狹。兩人都想接諸葛亮的班。魏:

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楊: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諸葛亮認為楊儀性格不好,不能接班,認為蔣琬更適合。雖然沒說魏延,但我認為也有這樣的意思。有句話講:宰相肚裡能船,將軍額上能跑馬。魏楊兩人是不符合的。

魏延作死的過程是:諸葛亮遺命斷後,魏延不聽。楊儀準備自行退軍。(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不聽軍令罪過不小吧)-楊儀還未退軍,魏延搶先南下,所過燒絕棧橋閣道。(這是要置蜀漢大軍於死地嗎?司馬懿可是在後面追擊呀。追了兩次。1以為諸葛亮死了,讓姜維楊儀嚇走2路過蜀漢軍留下營寨評價諸葛亮天下奇才。發現留下不少糧軍器圖書,然後再次追)-魏楊互相告對方謀反,阿斗收到兩人的奏摺。問董允蔣琬等人,大家都保楊疑魏。(楊儀是文官,魏廷是武將。而且燒絕閣道行為讓人疑)於是派蔣琬率宿衛營北上。-楊儀等人逢山開路遇河搭橋,晝夜兼行。魏廷在南谷口等著,率部攻擊楊儀,楊儀派王平前去。王平來到魏延軍前大罵: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敢這樣。魏延部下的反應是:魏延士眾知曲在魏延,莫為用命,軍皆散。(說明連魏延手下都不支持)於是跟幾個兒子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斬,夷魏延三族。(楊儀在之後因沒能接班只做虛,非常不滿。說了些不好的話,貶為平民。之後又上書誹謗。蜀漢下令抓楊儀,楊儀自殺了)

魏楊兩人的矛盾連遠萬里之外的孫權都知道,也預言了兩人。襄陽記曰: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費禕使吳。孫權嘗大醉問禕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曾不知防慮於此,豈所謂貽厥孫謀乎?"禕愕然四顧視,不能即答。恢目禕曰:"可速言儀、延之不協起於私忿耳,而無黥、韓難御之心也。今方掃除強賊,混一區夏,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舍此不任,防其後患,是猶備有風波而逆廢舟楫,非長計也。"權大笑樂。諸葛亮聞之,以為知言。還未滿三日,闢為丞相府屬,遷巴郡太守

魏延有作死的成份,楊儀有推波的成份。兩人都是持才而傲,不相讓。他們成功於優點,因缺點而死。關羽張飛也是如此。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糜芳傅士仁素嫌關羽輕已。荊州的很多官員跟關羽關係都不好。漢中之戰黃忠立大功,劉備準備封黃忠為後將軍。關封前將軍,關講:大丈夫不跟老卒同列。魏延也是善養士卒。)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飛是給部下殺死)

諸葛亮也是有責任的,既然兩人都是人才。不忍有偏,那就把他們分開好了。估計諸葛亮也沒想到自己那麼快死吧。


小鴻哥


魏延是劉備帳下一員名將,在劉備攻佔漢中時,時人以為漢中太守非張飛莫屬,但劉備卻偏偏提拔了魏延。漢中是劉備集團的戰略要地,是進攻關中的跳板,防守西川的門戶,從這便能看出魏延的能力。

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最為勇猛善戰的將領非魏延莫屬,姜維和他相比都欠缺不少。但是,最終魏延的下場卻不盡如意,通常按照正史記載,是死於內訌。

三國志的說法是,諸葛亮死後,諸葛亮把軍事託付給了楊儀,命令魏延斷後。但偏偏和魏延最不對付的就是楊儀,兩人拔刀相向也是發生過的。魏延對於楊儀掌握兵權,自然是不會服氣的,於是大軍先行回川,沿途燒燬棧道。楊儀和魏延也都向劉禪聲稱對方要謀反,無奈蔣宛等人支持楊儀,魏延瞬間處在了孤立的地位。楊儀和魏延兩軍照面,王平、姜維大呼魏延謀反,魏延手下的士兵便放棄抵抗,魏延逃走後被馬岱追殺至死。

魏略的說法是,楊儀和魏延之間的矛盾很大,楊儀想要置魏延於死地,於是大軍襲擊魏延,魏延兵敗撤退,被馬岱追殺至死。

兩個說法相同的是,魏延和楊儀的仇很大,魏延最終被馬岱所殺。不同的是,三國志偏向於楊儀,魏略偏向於魏延。但我認為,魏略杜纂的成分多,畢竟是魏國的作品,自然有描黑的嫌疑了,而三國志是蜀國人陳壽寫的,所聽所聞都比較符合蜀國的現實情況,但魏延的真實想法陳壽怕也是不知道。



我個人分析,魏延和楊儀都沒有反心,都是為爭奪兵權而來,但是魏延一向自傲,和蜀國群臣的關係只怕不如楊儀,所以蔣宛、費禕等人覺得楊儀不會反,魏延會反。魏延本人燒燬棧道的行為,本身是帶有造反嫌疑的,不管他有沒有想,他的行為顯然是不明智的。


魏延性子驕傲,不甘人下,後來又行事不妥,是自取其禍了。


蜉蝣塵埃笑談天下


楊儀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魏延沒有被正史醜化,只是被《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醜化。

魏延沒有被正史醜化,只是被《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醜化,目的就是凸顯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頭有反骨的梗。記載比較準確的,應該是《三國志 魏延傳》,因為作者是出身蜀漢的陳壽,因此最為可信,魏延就是死於楊儀之手,而直接兇手則是馬岱。原文節選如下: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這段文字,魏延違背諸葛亮的遺命,擅自起兵並燒燬棧道,是負有主要責任的。並且根據史書記載,魏延比較狂妄,脾氣暴躁,確實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結合《楊儀傳》來看,楊儀應該負的責任更大。因為據我看,楊儀就是個小人,最能說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傳》中的一句話:“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魏延的頭顱被拿到楊儀面前,楊儀竟然用腳踩著魏延的頭破口大罵,卑劣人品可見一斑。魏延畢竟有大功於國啊!

此外,關心自身利益高過國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則的,其實是楊儀。

楊儀到成都後,被任命為中軍師,官職沒有超過蔣琬,他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高,於是經常怨憤,斥責他人嘆息自己。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說:"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降魏,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設想者;而儀欲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歷史磨坊


按《三國志》的記載,魏延直接死於馬岱刀下,間接死於楊儀、費禕的排斥和算計。其中費禕的作用不可小視。

諸葛亮臨死前遺命撤軍,讓丞相長史楊儀領軍魏延斷後。楊儀派丞相司馬費禕去探魏延口風,魏延不想放棄北伐,便和費大參謀長商量,讓丞相府的人先回去處理後事,自己帶部隊接茬打。費禕說行我回去和楊儀商量一下,他一個文官不懂軍事應該會同意。回去後費禕便和楊儀一起收拾東西準備開拔,魏延一怒之下搶先南歸,楊儀等人隨即追趕。兩軍遭遇南谷口,因在街亭擂鼓退敵而升官、進而粉絲暴漲的大將王平挺身而出,呵散了魏延的追隨者。魏延逃向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

費禕的做法讓人匪夷所思,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辦得更藝術些。楊儀和魏延雖然水火不容,但臨危受命不至於第一時間就想到報復,畢竟諸葛亮屍骨未寒,他讓費禕去探魏延口風應該也是想爭取一下。然而費禕為了抽身陽奉陰違,表現出外交式的狡猾。雖說有諸葛亮“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的遺訓,但你勸不了也別忽悠啊。此舉無異於火上澆油,引發魏延諸如搶先南撤、燒燬棧道、對峙南谷等一系列過激反應。而這些行為又反過來刺激了楊儀和眾將士——以此推斷,不排除費禕向楊儀彙報時繼續打太極,坐觀事態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亂糟糟中魏延也丟了性命。

費禕的行為不是孤例,後來他算計楊儀也有異曲同工之效。回成都後人事重新調整,楊儀當了個有名無實的中軍師,以前的部下蔣琬卻做了尚書令。楊儀不服,跟老朋友費禕訴苦,說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投奔曹魏。費禕不動聲色地密報劉禪,楊儀因而被革職流放。費禕和楊儀——還包括好多人,其實都不算諸葛亮的忠誠信徒。費禕掌權後奉行防禦戰略,還不斷阻撓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北伐新秀姜維,說“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楊儀的牢騷雖是氣話,卻為心聲。他沒當上尚書令,是因為諸葛亮認為他“性狷狹”不堪大任,故而在寫給劉禪的密奏中推薦了蔣琬。而魏延在不滿意的情況下依舊選擇向南,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當然魏延之死也有性格和作風原因。魏延為人高冷,和同事關係處得不好,以至於他和楊儀互告御狀指責對方謀反時,遠在成都的董允、蔣琬不問原委便主觀傾向楊儀,加上魏延做事衝動,不可避免地成為眾矢之的。


路衛兵


正史之中,魏延被馬岱所殺,又被楊儀誅滅三族。當然,魏延的死因和羅貫中羅大大的《三國演義》中的原因不同。說白了,魏延是死於政治內鬥,這其中有魏延本人原因,也有諸葛亮的原因,最終導致了魏延身死族滅。

下面我分別闡述一下,個人觀點,僅供娛樂。

一、情商不夠格的魏文長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今河南桐柏)。魏延隨劉備入蜀,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督漢中的鎮遠將軍,並擔任漢中太守,驚掉了一地眼珠子,眾人原來以為會讓張飛來擔當此任呢。由此可見魏延的能力是相當出眾的。

魏延雖然能力出眾,但矜功自傲,屬於驕兵悍將的典型代表,用現在話來說就是能力有多大,脾氣就有多大,做人太高調,不知收斂,頂撞上司,私下裡對同事發領導牢騷,而且還什麼事兒擺在臉上,直來直去。總之一句話,魏延情商太低。

諸葛亮幾次兵出祁山時,魏延屢次建議分奇兵從子午谷突襲長安,卻沒被採納。魏延常常感嘆諸葛亮太膽小,感慨自己懷才不遇。這樣的下屬,誰會喜歡,於是,魏延為自己的悲催下場,親自挖了一個大坑。

二、玩兒平衡的諸葛丞相

楊儀是一個幹練聰敏之人,善於謀劃調度,但同時又是一個恃才傲物,心胸狹窄的主兒。他和魏延互相看不對眼兒,二人分屬文武,卻嫌隙日深,勢同水火。

諸葛亮想充分利用二人的長處,每次出兵都帶著兩個人卻又不調合二人之間矛盾。他在二人之間玩兒平衡,卻不知天不假年,終於玩崩了。

沒有想到他自己會在五丈原隕落,留下的文武兩個精團的頭目不合,自毀長城。當然,也可能算無遺策的諸葛丞相是在為自己的衣缽傳人姜維鋪平道路,細思恐極啊!

三、魏延之死

武侯死前,向身邊近臣交代後事,也就是楊儀、費褘、姜維之流。請注意,沒有魏延,誰讓他對老大不恭敬呢!

楊儀和費褘利用信息不對稱,陰了魏延一把。等魏延醒悟過來也晚了,只好撤軍,路上氣不過,又準備攻擊楊儀,被人三言兩語之下,引入套中,軍心煥散,只好回逃成都。

楊儀派馬岱追擊,斬了魏延,並把他的腦袋當球踢,順便誅滅魏延三族。可憐,可嘆,可悲。

當然,楊儀也沒好下場,為人辛苦為人忙,最終也人頭落地。蔣琬當政,姜維順利掌軍。

所以,我們要謹記,人可有傲骨,不可有傲氣,做人要低調,謹防禍從口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諸葛亮臨終安排楊儀等人率軍撤回漢中,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指揮,不用等他: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他知道魏延權力慾太重,如果死後立刻將軍權交給魏延,魏延可能不會撤軍,要繼續打仗,但自己一死,軍中士氣低落,重要將領又都是自己的鐵桿兒,魏延也沒有能力掌控,與司馬交手沒什麼勝算,為保留實力,唯有讓楊儀帶隊伍走。考慮到魏延楊儀不和,特意安排不要勉強魏延,給他留了面子,這個做法充分反映了孔明先生的睿智,和以大局為重的做法。

這時候魏延開始作死,當費禕將諸葛亮的安排告訴魏延,魏延居然要內訌: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費禕一看不好,穩住魏延,跑回大營,

魏延發現楊儀真要撤軍,於是不聽諸葛亮臨終安排,截擊楊儀: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燒斷棧道毀壞戰略設施,不惜冒內訌的風險搶奪軍隊指揮權,每樣都是死罪,但凡冷靜點,都不會這麼處理問題。兩軍對壘,楊儀派何平幾句話就把魏延的隊伍說散了: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可見魏延沒有多少忠實的部下。最後在逃亡中被馬岱追殺,身死族滅,全部都是咎由自取,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斤兩,最可笑的是,他這麼做的原因是想和楊儀爭權,可是諸葛亮的接班人是蔣琬,楊儀也落得革職自殺,造化弄人。

最後說一下,蜀國滅亡是在魏延死了29年後,以魏延的歲數,別說能不能活到那時候,就是能活到,估計也70多了,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有事生非


正史中,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三國志中記載,魏延死於兵權禍害。

兵權禍害

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七次北伐戰爭已經進行到了第五次,魏延當時被委以重任。被任命為前鋒,打了頭陣,在任命之後他夢見自己頭上生了兩隻角。當時就問了占夢人趙直這個夢有什麼深層的含義,這個人心胸非常狡猾,他表面上奉承了魏延告訴他:

“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在背地裡卻悄悄捅別人刀子,對魏延的頂頭上司說:

“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後來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北伐沒有了帶頭人要退兵,有人建議用魏延來斷後,但當時魏延逆骨已經在蜀漢官員中傳播開來,他們也想用人又怕人到時候反叛。最後敲定了一個輔助政策,如果魏延抗命的話,就自行引軍撤退,斷了他的後路。諸葛亮去世以後,為了考驗他的衷心,楊儀秘不發喪,並命費禕去試探魏延。

楊和魏朝廷中是死對頭,政見多半不合。當時的魏延不知道北伐的將領已經去世,本來就不滿足於成績,強留費禕共謀奪取兵權。費禕表面上附和,但實際上在欺騙他,以回營押解楊儀為由,逃回大營通風報信。大軍正在有條不紊的做撤退工作,魏延雖然已經決定奪取軍權,但心裡不放心派出人偵查大營發現撤退,被強制向後之後,為了佔領先機,等著大部隊撤退之前,一路領軍急退,並燒燬沿途閣道。他們兩個人回到朝廷之後,均向幼主劉禪控告對方謀反。當時留守的大臣蔣琬和董允,都懷疑魏延有有嫌疑。


魏延攜家帶口逃亡,朝廷派出馬岱追殺魏延,將他殺死,夷其三族。楊儀踏著魏延的斷頭羞辱:“庸奴!復能作惡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