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贵港市发展甘蔗“双高”基地综述

2017/2018年榨季,在覃塘区黄练镇鸡罩山的1270多亩“双高”糖料蔗基地,“隆隆”机声代替了“鼎沸”人声,一台甘蔗收割机,3辆拖拉机,2辆运输车在蔗地中纵横驰骋。在全程机械化的助力下,该基地业主蔡志荣只需10个人工、不到1个月的作业时间就顺利完成全榨季的斩蔗工作。这是贵港市发展甘蔗“双高”基地,实现蔗糖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

贵港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发展糖业条件得天独厚。但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工业项目用地的增多,进入本世纪后,贵港市甘蔗产量曾一度在低位徘徊,导致贵港市“老五样”之一的制糖企业“吃不饱”,传统糖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贵港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糖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加快推动蔗糖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贵港市蔗糖业已形成以甘蔗制糖、造纸为主业,综合利用制糖副产品生产酒精、轻质碳酸钙、有机复混肥、益生菌等多元化产业集群。2017年,全市蔗糖业总产值达2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贵糖集团工业产值5.96亿元,同比增长5.82%。

以提质增效为突破点,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贵港市紧紧抓住广西糖业“二次创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以提质增效为突破点,着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实施“双高”基地片区95个、面积 8.4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其中56个片区共6.4万亩的种植规模化、水利化、良种化、机械化等“四化”工作已竣工验收。2018年,贵港市建设任务2万亩,目前已全部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到2019年,贵港市可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8万亩建设任务。

2015年以来,贵港市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项目业主通过自筹资金建设基地,已经实施的95个“双高”基地片区项目全部采取“业主先建、政府后补”的模式,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让利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制糖企业+基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确保“双高”糖料蔗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78户甘蔗种植大户与贵糖集团、甘化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有6家农业公司、23家专业合作社参与甘蔗发展,直接带动2万多户蔗农种植14万亩甘蔗。广西欣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经营的樟木镇邓保“双高”糖料蔗基地,面积达到3300亩。

加大服务力度,将资源向基地集中

针对农村地块零碎分散的问题,贵港市成立了新型经营主体——村级农业服务公司,由村委会牵头,把各家各户的土地流转到村服务公司,再由服务公司统一对外招租,解决了农业企业有项目、技术和资金,却没有连片土地承载项目的问题,实现了“双高”基地建设片区用地由原来“人等地”向“地等人”的转变。据统计,从2015年起,贵港市“双高”基地建设主阵地覃塘区先后成立了 87个村级农业服务公司,流转打包了7万亩用于“双高”基地建设,其中樟木镇2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级农业服务公司,流转打包土地3万亩。

针对“双高”基地斩蔗难问题,贵港市已成立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服务队15个,专门为“双高”基地提供耕种收服务,机械化作业面积占“双高”基地总面积的60%以上。

贵港市还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经济能人参与“双高”基地的建设,对完成基地建设、并达到标准要求的,按100元/亩的标准给予项目业主一次性奖补,并优先安排“双高”基地建设配套资金和“双高”基地建设工作经费,优先向“双高”基地倾斜农机购置补贴、机收机种补贴等。

充分发挥企业主动性,实施甘蔗种植订单化

贵港市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双高”基地建设。2015年以来,贵港市制糖企业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双高”基地建设。贵糖集团、甘化公司还出台了对“双高”基地的建设奖扶措施,对新建的“双高”基地,企业按550元/亩的标准给予项目业主奖补,激发了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的热情。据了解,甘化集团蔗区“双高”基地及甘蔗种植规模专业户的种植面积达40000多亩,占蔗区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目前,贵港市有规模种植专业户240户,比2015年增加了80户;专业户种植面积6.1万亩,专业户种植面积占蔗区种植面积约17%。

贵港市鼓励制糖企业通过订单的形式,积极参与 “双高”基地建设,加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支持,通过与蔗农购销协议书,垫付定金,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优惠提供种苗、肥料、农机等物资,确保蔗农旱涝保收、增产增收。目前,全市50%的甘蔗种植面积实行订单化模式。

信息化融入蔗糖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贵港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传统制糖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成为了市场上具有一流竞争力的新型经营主体。

贵港市规划建设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园,推动贵糖集团整体搬迁入园。园内的日榨10000吨甘蔗热电循环糖厂项目,采用亚硫酸法澄清生产一级和优级白砂糖,系统内同时配套原糖生产工艺流程,可实现亚硫酸法白砂糖和原糖生产的灵活转换。在技术装备方面,以绿色技术为核心,实现制糖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集成应用次高压蔗渣锅炉及高效汽轮发电机组升级改造、甘蔗翻板卸蔗及自动除杂系统、无核榨蔗量测量系统、榨机高效分散驱动技术、膜物理澄清过滤技术、糖蜜自动稀释系统、白砂糖成品在线检测系统和全厂自动控制系统等,建立一条甘蔗制糖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的产业化示范线,大幅降低生产能耗、物耗及用工等运行费用,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贵糖新糖厂将实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全程智能化生产和控制,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糖业二次创业发展。

甘化集团加快了技改步伐,于2017年投入1.2亿元建设新热能中心。该项目设备先进,融入了信息化管理方式,热效率高达87%以上,处于广西领先水平,并于2017/2018榨季建成投入运行。该公司还以提高甘蔗加工品附加值为创业点,将信息化手段融入科研程序,自主研发了百桂堂膜法红糖和嘉鸿益益生菌两大高附加值的产品,现已全面投放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