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挤出内需,阻碍消费升级

美国政府6月15日宣布了对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其中340亿美元产品于7月6日起实施。贸易战终于正式进入了开战阶段。特朗普更是放话,准备好对进口自中国的5,0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

贸易战来袭,应该怎么应对?其实现在还只局限于互加关税阶段,如果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其实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掌握核心科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强到别人对你的产品价格不敏感,就是加了关税也要乖乖地买。

二是自己作为大买家,买别国商品,当别人给你加关税的时候你也有能力加关税反击,强大的购买力也可以是手上的一张牌。

但是当你阅读完各省半年度经济数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两条路,怕是都不乐观。

全国数据似乎还比较乐观,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这个增长速度其实还可以。

但是考察其他几项数据,你就会发现,增长的后劲存在隐患。

让我们来看一下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几个省:浙江(7.6%)、河南(7.8%)、福建(8.2%)、安徽(8.3%),以及一个增长偏慢的直辖市重庆(6.5%)。这几个省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按说应该是经济状况较为出色的省份,而重庆则有点显露疲态。

房地产挤出内需,阻碍消费升级

工业增长差强人意

先说一下和贸易战相关的实体经济情况吧。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情况有点赶不上GDP增长情况了,算是个隐患,但还需要长期观察。

而这几个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呢,情况各不相同。

浙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可以说相当有底气了,不仅高于本省GDP增速,还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和浙江相似的有福建,上半年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一季度和1-5月分别提高1.0个和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的同时也高于本省GDP增速。浙江和福建的实体经济活力还是相当出众的,尤其是民营经济很活跃,在全国去产能的大背景下能保持较高速度的工业增长。

另一个保持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发展的省份是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GDP增速都要高,可能是由于安徽省对外资的吸引能力上升,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9%。

最近几年表现强势的省份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但略低于本省上半年7.8%的经济增速。

而比较惨的就是重庆了,尽管GDP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只有1.8%。

房地产挤出内需,阻碍消费升级

总结一下,这几个经济表现良好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表现都还可以,但是经济情况有点不行的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出现了问题。

消费支撑似乎很强

比起规模以上工业还算可以的表现,消费的情况更为乐观一些。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已经比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高了。

各省数据也表现不错。浙江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6亿元,同比增长10.1%;河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8.05亿元,增长11.1%;上半年福建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3.94亿元,同比增长12.2%;上半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7.1亿元,增长12%。就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不行的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也高达10.1%,远超其GDP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

房地产挤出内需,阻碍消费升级

这些省级行政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超过了全国平均值,也都超过了各自省份的经济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

难道这场贸易战,我们要靠扩大内需,旺盛的购买力打赢吗?

房地产业吸干资金

看到下面这组数据,可能你乐观的念头就要打消了。

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945亿元,增长13.2%。这个增速,比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要快得多。

而各个省级行政区的情况更刺激。上半年浙江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6.9%;河南商品房销售额3069.13亿元,增长24.8%;福建商品房销售额3363.06亿元,增长22.0%;安徽商品房销售额3136.5亿元,增长20.5%。最后,哪怕经济增长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不如人意的重庆,其商品房销售额2765.42亿元,增长23.5%。

房地产挤出内需,阻碍消费升级

很明显,无论是全国还是各省,无论经济增长情况是好是差,商品房销售额增速都远高于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这说明过去半年棚改和去库存工作刺激了一波购房热情,这可能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是以后该怎么办呢?跟不上的消费和实体经济又会怎么样呢?

内需哪里来?没钱不好办

观潮君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7月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处级以上干部会议,总结全委上半年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党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为此,要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准确研判形势,做好政策储备,

激发内需潜力,强化预期管理,切实保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势头。”

出口已经靠不住了,必须要大力挖掘内需。

然而,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在增长,但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相对较慢,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却很快。而且买房不仅仅是现在花出去一笔大钱,还要背负房贷的人在未来二三十年里省吃俭用还贷款。这么一说,未来的消费前景会因为买房的人省吃俭用而更加暗淡。

就在开会讨论扩大内需的时候,拼多多上市了。在去年所有人都沉浸在“消费升级”的假象中时,拼多多上层出不穷的假货告诉我们,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没有那么高,大家都还很穷。

为什么大家都拿不出钱消费?一是实体经济不振,大家收入普遍不高;二是房价太高,又不能不买,都节衣缩食买房子了。

贸易战来袭,为了能通过扩大内需有一战之力,恐怕还需要做这样两件事:

一是减税,不仅要为制造业减税,还要为工资收入减税,减轻实体经济压力的同时,实实在在给普通人实惠,刺激消费。

二是不要轻易刺激房地产价格飙升,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同时推进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抽风式涨价只会吸干内需。

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上半年增长尚可的局面可能没有后续支撑。做到了,实体经济升级有望,百姓安居乐业,有钱消费,内需旺盛,产业升级也能供求两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