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稱帝,即武帝。司馬炎當上皇帝,不忘勞苦功高的祖父和父親,也給他們安上皇帝的名號,顯榮一下。給祖父司馬懿的名號是“高祖宣皇帝”,稱父親司馬昭為“世祖”。明刻《歷代帝賢像》說司馬懿:“將帥之才,奸雄之志;得政專權,見的忘義。”不愧是曹操的部下,也成精了。兒子司馬昭,其心儘管路人皆知,但畢竟沒有篡曹魏自立,或許時機尚不成熟吧。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司馬昭有兩個兒子,長子司馬炎,次子司馬攸。司馬攸過繼給景王司馬師當兒子,司馬昭也很喜歡司馬攸,常對人說,天下本是景王的天下,我不過是代理宰相一職,我死後,大位當傳給司馬攸。大兒子司馬炎急了,找來裴秀,問他,人可以貌相麼?裴秀說,當然可以。

司馬炎於是露出異相,頭髮長到可以當拖把,雙手過膝。要知道劉備也雙手過膝,裴秀於是大感驚奇,管他是不是炒作,私下裡就認準此人是真龍天子。於是拉攏一批人,大造聲勢。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這時,司馬昭還真想立司馬攸為世子。山濤阻撓說,廢長立幼不妥。賈充阻撓說,司馬炎有君主之德操,別人都比不上。最成功的是何曾、裴秀的阻撓,他們說,司馬炎天縱神明,相貌也不是一般人的相貌。言下之意,司馬炎就是當皇帝的料。他們一唱一和,終於將司馬昭說動,公元264年,立司馬炎為世子。265年,司馬炎遂代曹魏稱帝。

他們祖孫三人,兩個假皇帝,掌握曹魏的實際權力,一個真皇帝,掌握司馬氏自己的權力。還真像樣,治下雖不足以稱太平盛世,但能做到“民樂其生”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志怪小說鼻祖幹寶客氣地說,“於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雖太平未洽,亦足以明民樂其生矣”。雖說幹寶也在司馬氏手下當差,但這話似乎沒有蓄意拔高,說得還是很有分寸。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或許當初是曹操作惡太多的緣故,比如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命運對他進行報復,司馬氏便挾他的子孫;曹丕篡漢,司馬炎奪魏,彼此彼此。輪到司馬氏當權,朝內無人有足夠的勢力來挾持皇帝,於是就出了內亂。內亂不停,外患又起,司馬氏一路狂奔,偏安於江左了。此便是時運之大勢。

司馬懿、司馬昭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司馬炎號稱神明,按理說基因不會有問題,可是命運的無情處也在這裡。司馬炎那麼好的基因,生個兒子司馬衷卻是一個超級白痴。白痴到什麼程度呢?一次,他在華林園玩,聽到蛤蟆叫,就問身邊的隨從:這些小東西這麼起勁的叫,是為公事叫呢,還是為私事叫呢?皇帝蠢到如此地步,也就給野心家提供了鬥狠的機會,直把國家鬥成南北朝。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晉惠帝司馬衷統治年間,後戚、宗親、大臣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內鬥,在內部瘋狂互咬。他們根據利益的不同分成三派,先是後戚與司馬諸王之間互鬥,接著本來團結一致的後戚與後戚之間、諸王與諸王之間,又因為分贓不均,大打出手,最後乃至動用了武力手段,真是景象萬千,波瀾壯闊。先後參與內訌的司馬氏宗室有八個諸侯王,從公元291年一直鬥到306年,長達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聰明的司馬炎怎麼也沒有想到,他伸腿才一年,國家竟至如此,幹寶說“武皇既崩,山陵未乾而變難繼起”。公元307年,劉淵稱帝,史稱後漢。這時白痴皇帝司馬衷已死了一年,弟弟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西晉的倒數第二個皇帝。310年,劉淵的兒子劉聰繼帝位。311年,劉淵的侄兒劉曜攻入洛陽,俘獲晉懷帝。313年,大年初一,劉聰在光極殿大宴群臣,派晉懷帝青衣行酒,晉朝舊臣見之,無不痛哭,同年被殺。他的侄兒司馬鄴在長安繼皇帝位,是為西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愍帝。兩年之後的315年,劉曜再次攻入長安,晉愍帝乘著羊車,袒露臂膀,口含玉璧,用車拉著棺材,出東門投降。317年11月,劉聰出城打獵,讓司馬鄴穿上軍裝,拿著畫戟,作為先導。12月,劉聰故伎重演,在光極殿大會群臣,命令司馬鄴斟酒,還洗酒杯。尚書郎辛賓起身,抱著晉愍帝大哭,被拖出去砍了,晉愍帝旋被殺,西晉滅亡。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幹寶說,“夫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理節則不亂,膠結則不遷。昔之有天下者所以能長久,用此道也”。基廣、根深,即在於仁愛百姓,教化鄉里,周文王、周武王用的就是這個辦法,傳祚八百年。西晉倒好,開國之初即沿襲清談那一套,蔑視忠義禮儀,以不尊法度、放浪形骸為高,以謹守本分、踏實做人為恥。“談者以虛蕩為辯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於是乎,兄弟不像兄弟,“宗子無維城之助”,地老鼠似的能咬會鑽;大臣不像大臣,“官者為身擇利”,只想著爭權奪利。

西晉:敗於禮、法、刑、政

​“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而天下人也跟著學樣,不忠不孝、違禮亂常之事司空見慣,風俗於是“淫僻”,“恥尚”於是“失所”,連基本的是非黑白都沒有了。這樣的局面,即使是“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猶懼致亂”,何況那幾個白痴皇帝。“‘國之將亡,本必先顛’,其此之謂乎!”幹寶認為西晉之敗,敗在“禮法刑政”出了大問題,其論讀來甚是驚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