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在上海老城厢内,有座名闻遐迩的清代住宅建筑,它就是昔日被列为"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的书隐楼。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书隐楼,俗称"九十九间楼",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近230年历史。此楼是由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副总编修、与纪晓岚齐名的榜眼沈初所建,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郭俊纶先生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书隐楼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据说)。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步入宅内,是旧时江南大型住宅的格局,占地逾三亩,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总体布局合理,前后共五进,计有房间七十余间。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从正门而入,一至三进属前院,为宅邸花园,可供静步欣赏,内有假山、池沼、轿厅、七梁正厅、话雨轩和古戏台。四进为两层正楼供藏书用,五进为宅居楼,雕梁画墙,美轮美奂,它们属后院,原是主人阅书隐居之处。

沿曲径漫步而入,顿有隔世的感觉,中间两幢古式走马楼形成一个"开"字,四周为大青砖砌起的厚两尺许、高近三丈半的风火墙所围合,大门、侧门均系石库门,木质门上皆用方砖遮盖,防火甚严密。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书隐楼没有得到更多关注,里面的房屋早已腐朽不堪。那些精美的木雕也在风雨的洗礼中褪去了原有的色泽。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代表着中国建筑艺术特色的旷世奇珍几乎隐没在齐人高的荒草之中,多处楼梯已朽不可攀,许多雕花木构件也塌落、朽毁、霉烂。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书隐楼建筑中最为珍贵的是砖雕、木雕艺术。木雕十分精美,底楼银杏木的楠扇长窗裙板上,分别有浮雕江干城廊、长桥卧波、垂柳风帆、莺凤和鸣、五福同庆等图案。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书隐楼最具特色的是门楼砖雕,门坊上刻有西昌伯磻溪访贤的故事,人物马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字碑两侧兜肚,右侧为穆王朝见西王母图,王母骑青鸾翱翔云间,下临碧波;左侧为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为关吏写书的图景。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北房之间,各有一块镂空立体雕刻的砖雕屏风。东侧雕三星祝寿,西侧雕八仙游山。背面是云中飞舞的蝙蝠,周围有福寿无比图案的镶边,顶部正中是二龙戏珠,底部正中是鸾凤和鸣,是江南宅居建筑装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大隐隐朝市——上海书隐楼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77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