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被一檔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少年說》刷屏了。在校園的天台上,一個個鼓足勇氣的學生站在高處,向樓下的師生和家人喊出心裡的故事。
其中最火的,應該就是讀初一的袁璟頤和她的媽媽。因為好朋友是學霸,袁璟頤的媽媽總是表揚她的朋友,自己卻很少得到媽媽的讚許。當袁璟頤哭著訴說時,但媽媽的答覆卻令人心疼——
“我認為我是比較客觀的……你沒有領悟到重點……不打擊你就有可能有點飄……有些東西你一定要改……”
《少年說》的天台之上,孩子的煩惱,無非是學習成績、生活愛好和父母關係,其中父母問題又多半和家長的親疏有關。在大批網友譴責這位媽媽“過分打壓孩子”的時候,卻容易忽略,還有一些孩子,有著完全不同的煩惱。
童年裡父母嘮叨、批評和壓力,即便過去多年仍然能引起共鳴,但還有一種悲哀是“無從吐槽”。自己的成長經常被家長忽略,但“過分忽略孩子”同樣會帶來傷害。
孩子們的心聲讓人心疼,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昨天,田亮夫婦在微博中轉發節目併發聲,呼籲爸爸媽媽不要做“隱形父母”,並承諾從自己的小家做起,好好陪伴森蝶的成長。
有多少父母“隱形”了?
據2017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估計,農村學校學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無人照料的留守狀態學生佔近三成,農村學齡完全留守兒童的數量約1000萬人。
城市中的孩子有父母在身邊。但迫於家長日常中的種種事務,與孩子的相處常常被“很多工作”、“很多家務”、“很多社交”打斷,陪伴的時間就這樣被切割得支離破碎。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的數據顯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有47.6%的家長會“兼職”做家務,38.4%的家長會經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長在陪伴時從不參與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選擇旁觀或忙自己的事。
有父母的陪伴是件幸福的事,但如果這種陪伴只是“同在一間房子”、“他玩他的,我做我的”,那麼陪伴也只是形同虛設。缺少互動、溝通和交流,流於形式的陪伴並不能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父母們的選擇,總是艱難和無奈
隱形父母的確存在,但我們願意相信這並非家長的本意。關於伴隨孩子成長方式的觀點,社會上也有三種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當然是“一切為了孩子”,甚至願意放棄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長。不僅要照顧他的生活學習,也要時刻做他的好朋友,付出最大的精力扶持孩子的成長。第二種的初衷也是為了孩子,卻是一種犧牲自我的成全。為了孩子能在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環境和前程,而選擇努力工作賺錢,用物質基礎支撐家庭。為此,他們寧願忍痛犧牲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在所不辭。
還有一種聲音,在上面兩種觀點中間模糊地徘徊,又迷茫、又無助:一方面也想好好陪孩子,但另一方面也想有自己的生活、愛好、追求、休閒……在結束了工作之後,我該為了孩子努力還是為了自己休息?這個平衡點太難拿捏。
其實,沒有父母不想陪伴孩子,但又往往會因為種種原因做出不同的選擇,我們不忍心說誰對誰錯。但在孩子的成長中“隱形”陪伴,卻是會對孩子的性格和處事方式產生影響。
西爾斯針對嬰幼兒的親密育兒法中有相關實驗表明,小孩在成長階段如果得到了親密而妥善的對待,會變得更有安全感,和人更親密。相反有專家指出,家長的“吝於關愛和陪伴”會讓孩子感到親情淡漠,久而久之更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正確的陪伴和溝通,能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而相比拿出更多時間去陪伴孩子,更寶貴的,是建立與孩子心靈上的溝通,鼓勵他表達看法,互相溝通彼此的觀點,給予他認可。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互相學習和成長。家長的寬厚和包容,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氛圍和榜樣。
一場《少年說》,引發了網友強烈的討論,我們呼籲父母的陪伴,是希望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閱讀更多 龍譽文化傳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