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慈禧老佛爺發布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話說在1900年的6月21日,也就是農曆的5月25日,當時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親手策劃製造了一件另世界咋舌堪稱史無前例、空前絕後的大事情,代表清朝廷向全世界發佈了宣戰詔書,在宣戰詔書中信誓旦旦的說”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口,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如此氣勢,完全不是我心目中那個喪權辱國的老佛爺的作風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八國聯軍

其實這件事也讓史學界匪夷所思,因為30年前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皇帝,就是被洋鬼子逼著一路小跑到了熱河承德,然後一命嗚呼,慈禧太后對於這段歷史她是不會忘記的,洋人有多麼厲害,他是領略過的,而且她更不會忘記僅僅發生在五年之前的甲午慘敗,那麼她為什麼會做出如此舉動呢?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慈禧太后

作為一個已經統治中國40多年的慈禧太后,應該說最善長的就是玩弄權術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她做出了這麼不計後果的瘋狂舉動的?所以小編就翻閱了一些資料,大概就是有以下4點說法

第一種說法,說當時西摩爾洋兵當時已經向京城進犯,另一方面列強強索和進攻大沽,威脅自己的統治,所以當時慈禧在統治者那個位置就得考慮這些問題,最後沒轍就得死磕,慈禧就是被逼的才向列強宣戰。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瓜爾佳·榮祿

第二種說法,說是慈禧因為聽信了他最信任的一名大臣叫做榮祿,關於天津大沽口戰鬥的假捷報而備受鼓舞、信心大增因而世界列強宣戰,大沽口是作為天津和京城的重要門戶,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慈溪在得知洋人強索大沽炮臺的時候並沒有立即選擇宣戰,而是對前方的情形拭目以待

在6月21號的時候大沽口炮臺前線的600里加急公文到了,描述的是清軍在大沽口炮臺,如何把洋人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慈禧就被這虛假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於是當天就發佈了宣戰詔書,但實際上,大沽口炮臺已經在當時淪陷了三天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義和團士兵

第三種說法是這樣說的,說當時朝廷受到義和團強大的壓力,被迫無奈才對外進行宣戰,因為當時義和團打的是扶清滅洋的大旗,這是符合當時百姓的心理,因為大家都受夠了洋人,又遭受那麼多的恥辱

這種說法,以著名學者胡繩為代表,他曾在他的一本書中說道”清朝廷之所以對外宣戰,是因為害怕義和團的聲勢,想借對外戰爭之名來躲過人民的鋒芒“坦白的說就是一種轉移社會矛盾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胡繩先生(青年)

後來胡繩在他的”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一文中又說,慈禧太后之所下的宣戰詔書,根本上是為了避免義和團的刀鋒落到以她為代表的統治權力的頭上,並且把義和團推到了同帝國主義侵略軍作戰的第一線上,讓雙方進行廝殺,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消滅了義和團,義和團也挫敗了帝國主義的企圖,因此說這個宣戰書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虛偽宣戰書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西摩爾

最後一種說法的比較主流,當時的背景是義和團舉起了扶清滅洋的大旗,該運動很快就席捲了山東等地,由於義和團進攻目標主要是教堂、洋人,所以各國駐華公使不斷的向慈禧施壓,希望她能夠迅速的平定內亂,但是慈禧一直在扶持還圍剿的問題上是猶豫不決,因為她心裡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最好是能讓義和團直接和洋人進行龍虎鬥,最後朝廷可以漁翁得利,可洋人也不傻呀,於是各國公使就決定用武力的方式迫使朝廷消滅義和團

在1900年的6月10號,八國聯軍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的統率下,從天津直指京城,形勢是極為緊張,就在這個時候,慈禧收到了一份情報,內容就是各國公使已經聯合決定,勒令慈禧皇太后歸政,讓光緒皇帝主持對義和團的剿滅活動。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光緒皇帝

當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慈禧太后那是不盡老淚縱橫、悲憤交集,洋人是要自己的老命啊,如今就只有一條路,就只能和洋人拼了,所以在第二天清晨的御前會議上,慈禧太后是泣不成聲、語無倫次,當她把這個消息公佈之後,全場驚呼,之後是滿朝大臣相擁哭成一片,當然悲憤激動之餘這些朝廷的當權派發誓要效忠皇太后,要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

為何慈禧老佛爺發佈宣戰詔書,正式向西方列強宣戰一決雌雄

簽定辛丑條約

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哪是那些洋人洋槍洋炮的對手,但是還是很悲壯的做了最後的動員,她對大臣們講”既然戰亦亡,不戰亦亡,等亡也,一戰而亡不猶愈乎?“就這樣,御前會議變成了戰前動員會,於是京師九門打開,大批義和團將士進入京城,後面的故事就是八國聯軍以保護僑民為名,大舉入侵中國,佔領京城,7月4日,慈禧太后同光緒皇帝在北京城未被佔領之前逃往西安,之後就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如果喜歡本文可以轉發、點贊、評論、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