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毅接受省、市媒体联合采访:农村基层治理速度必须更快 力度必须更大 质量必须更高

鲁毅接受省、市媒体联合采访:农村基层治理速度必须更快 力度必须更大 质量必须更高

“佛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重点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对古建筑进行修旧如旧,挖掘凸显岭南水乡文化;同时有序有计划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区,向改造提升要创新发展空间、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要优质生活空间,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而不是像城市一样‘整齐划一’搞建设、建别墅区。”市委书记鲁毅日前接受羊城晚报、佛山日报等省、市媒体联合采访,详细阐述佛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鲁毅表示,佛山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振兴发展,绕不过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佛山农村基层治理速度必须更快,力度必须更大,质量必须更高。

佛山未来发展新空间在农村

记者:佛山是珠三角更是全国的先发区域、制造业大市,农业产值占比相对较低,基于这样的市情,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怎样思考定位?

鲁毅: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291亿元,增加值为15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549.6亿元的1.6%左右。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不能简单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衡量,比如佛山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旅游等领域,发展较早、基础较好、势头也很快。

佛山现有农业用地116万亩,林地102万亩,共占市域面积的38.4%。第一产业劳动力约26.5万人。全市765个行政村居中,仍保留集体经济组织556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17万人,农村集体资产超过760亿元(不含土地作价)。全市有村级工业园区1029个,占地193平方公里,占全市工业用地面积的8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业农村对佛山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实现全面振兴,佛山还面临农业产业粗放化发展、农民增收增速呈放缓态势、村级工业园产业层次低、污染排放大等问题。尽管我市维稳压力重点集中在农村,环保压力重点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重点在农村,但辩证来看,未来的发展新空间也在农村。

佛山振兴乡村,将重点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让水绿起来、环境好起来。对古建筑进行“修旧如旧”,凸显岭南水乡文化。同时,有序有计划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区,向改造提升要创新发展空间、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要优质生活空间,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而不是像城市一样“整齐划一”搞建设、建别墅区。

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7+X”

记者:省委书记李希到佛山调研时,勉励佛山要在19个地级市里走在最前面,具体到“乡村振兴”作出了怎样的决策和部署?

鲁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省委书记李希在佛山调研时,充分肯定佛山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思路清晰,抓落实力度大、行动快、成效好,要求佛山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在全省19个地级市里走在最前面”。具体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市委、市政府的目标非常明确,也要走在全省19个地级市的最前面,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佛山的努力和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佛山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努力摸清找准佛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和亟待破解的体制机制障碍。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振兴要求,目前佛山已初步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7+X”政策文件框架体系。“1”是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是佛山乡村振兴政策文件体系的总纲;“7”是指实施乡村规划建设提升、绿色优质农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村级工业园综合提升、乡村生态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和“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等七大工程的行动方案;“X”是指市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总纲和七大工程的行动方案所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或工作方案。目前,“1+7”作为第一批出台的政策文件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即将出台。

以问题为导向不搞一刀切,走符合市情的乡村特色发展道路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佛山如何把握工作的推进节奏和着力点?

鲁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

佛山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不搞摊大饼、一刀切,走符合市情的特色发展道路。结合佛山实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突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更加透明、更加规范管理集体资产交易和财务;

二是针对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资源约束压力不断增大和农业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人才不足等问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三是加快制定全市层面的村级工业园整治规划,大力推进村级工业园的“拆、迁、并、改”等工作,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格局重塑、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模式转变;

四是加强整治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现象以及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老化”“固化”等问题。

佛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求实务实抓落实,不搞花架子,不搞一阵风。

攻坚农业和经济转型问题振兴乡村产业

记者:在农业产业上,佛山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有怎样的部署?

鲁毅:目前我市农地产出率达到2.56万元/亩,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万元,农村年人均分红达到3665元,农业农村发展多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但对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对标“走在前列”的要求,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攻坚。佛山乡村产业振兴主要有两大关键,分别是农业转型发展和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在农业转型发展方面,佛山重要抓手是深入实施绿色优质农业发展工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工作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体系;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小镇、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森林特色小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追溯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水平等。

在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方面,佛山攻坚方向是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工程和村级工业园综合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及零散用地,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镇村经济现代化、园区现代化、形态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等。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记者:近年来佛山坚持走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转型升级之路,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在这方面有怎样的工作安排?

鲁毅: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城市佛山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佛山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在创建过程中,佛山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其中云勇林场和云勇人就是典型代表。建场60年来,一代代云勇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创业、接力传承、默默奉献,用青春开拓并守护绿水青山,把林场建设成为占地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7%的生态公益林,为佛山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将带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佛山还专门制定实施乡村生态提升工程和乡村规划建设提升工程,让美丽乡村引得人来看、留得下人住、记得住乡愁。佛山将着重全面排查农村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分区分类、分级分项,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乡村环境治理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村级工业园整治转型作为环保攻坚战主要阵地,注重发挥好环保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促进村级工业园治理与美丽佛山建设结合。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乡村生态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开展大规模乡村绿化行动,推进控桉限桉、退耕还林、“一村(居)一公园”等专项工作,全力打造高品质乡村森林生态系统。全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对高明革命老区、三水南山侨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特别帮扶、精准帮扶,切实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佛山还将加大财政投入,按照每村1000万元,3年总投入4.9亿元,对高明革命老区49条村进行特别帮扶,确保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不让任何一个村居掉队。

抓牢党组织“牛鼻子”加强基层治理

记者:实现农村基层善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佛山农村基层问题较为突出,下一步将采访哪些针对性措施?

鲁毅: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来看,佛山农村领域矛盾相对突出,土地征用、拆迁补偿、三旧改造、股份分红、土地管理、村务管理等派生的矛盾时有发生,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牵扯各级党委、政府大量精力,农村问题成为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的大头,是佛山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

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看,农村依然是“黑恶乱”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也是当前环境压力较重、问题较多、质量较差和群众较不满意的区域。佛山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振兴发展,绕不过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做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是佛山各项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必答题和抢答题,而不是选择题和附加题,必须扭住这个关键,治理的速度必须更快,力度必须更大,质量必须更高。

近年来,佛山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先后确立“一体两翼”“一个龙头,四个体系”等基层治理的总体性思路和工作框架,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问题,建立一批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实现乡村振兴和加强基层治理,关键在党。我们将突出抓牢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乡村振兴战略“1+7+X”政策文件框架体系,除了“1”当中对基层治理作了明确的部署外,“7”里面的《关于实施“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工程的行动方案》就是专门针对基层治理的政策文件,这个行动方案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强化党对农村基层的统一领导,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对村居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的核心领导权等,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更好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