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5G标准发布在即 关于5G前景 GSMA给出了这些判断

7日,GSMA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小型沙龙,为月底的MWC上海展预热,GSMA会长葛瑞德、大中华区总裁斯寒等分享了关于5G的观点,通信君整理如下:

先来划重点~

1,5G及AI是促进移动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技术;

2,中国将在2019-2020年左右推出5G商用解决方案,但不应过度炒作5G,特别是,5G初期只会带来移动增强体验;

3,从当前到2020年,全球移动运营商预计将在移动资本支出方面投入5000亿美元;

4,频谱资源的全球统一、协调对移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高频段毫米波的发展很重要,但现有频段的重新规划也非常重要;

5,垂直行业参与5G标准制定度不够充分,需要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进一步融入各垂直行业。

葛瑞德演讲中谈及5G、AI给移动产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5G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个性化体验,彻底改变通信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AI能够帮助行业彻底转型,比如,自动驾驶将会生成海量数据,AI在数据处理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版5G标准发布在即 关于5G前景 GSMA给出了这些判断

葛瑞德: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5G连接数将达到12亿个

葛瑞德也强调了监管的作用,他认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监管环境将给移动行业发展提供确定性和连贯性,这其中包括,及时发布具有适当条件的协调频段、促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部署的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确定适当的隐私和数据保护规则。

GSMA大中华区公共政策总经理关舟、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在Q&A环节也分享了不少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Q:中国面临频谱短缺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非常迫切,其他国家在频谱资源划分、频谱协调上有什么经验?

关舟:对移动通信产业来说,频谱资源是最重要的,从2G、3G、4G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是,频谱资源全球统一、协调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总体来讲,各国心态是一致的,希望尽量把频谱统一起来。不管是现在的900M、1800M、2.6G,未来也会用到5G中,产业给政府的建议是,毫米波的发展很重要,特别是针对5G应用,但现有频段的重新规划也非常重要,现有频段也应用到5G上。

刘鸿:频谱是5G发展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低频段已经用得差不多了,然而,5G不能只在高频段上运行,否则会产生很多问题。

Q:6月中旬3GPP将推出5G独立组网标准,这个标准出来之后,5G会以什么样的节奏来推进?

刘鸿:从全球情况看,大多数国家主要以非独立组网作为5G一期部署的网络,更多的是会享受到5G在速率提升上的优势。随着中国和其他独立组网的网络部署,大家会更多感受到5G在其他能力上的优势,比如网络能力开放、灵活组网等。

此前,监管部门官员提到中国已经着手研究6G,对于这一问题,刘鸿告诉通信君,不单单是中国,国际上已经开始研究6G,现阶段,6G是非常热的学术研究范畴。

刘鸿认为,6G的基本想法是把AI等技术应用到通信网络上,比如,已经有人提出,如果能够预测出用户人群会向哪个方向聚拢,天线的倾角会先行转向那个方向,在这一过程中,AI技术就会起到关键作用;当然,刘鸿也指出,在无线技术上,6G不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