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5G標準發布在即 關於5G前景 GSMA給出了這些判斷

7日,GSMA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小型沙龍,為月底的MWC上海展預熱,GSMA會長葛瑞德、大中華區總裁斯寒等分享了關於5G的觀點,通信君整理如下:

先來劃重點~

1,5G及AI是促進移動行業發展的兩大重要技術;

2,中國將在2019-2020年左右推出5G商用解決方案,但不應過度炒作5G,特別是,5G初期只會帶來移動增強體驗;

3,從當前到2020年,全球移動運營商預計將在移動資本支出方面投入5000億美元;

4,頻譜資源的全球統一、協調對移動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高頻段毫米波的發展很重要,但現有頻段的重新規劃也非常重要;

5,垂直行業參與5G標準制定度不夠充分,需要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廠商進一步融入各垂直行業。

葛瑞德演講中談及5G、AI給移動產業帶來的影響,一方面,5G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個性化體驗,徹底改變通信和消費方式;另一方面,AI能夠幫助行業徹底轉型,比如,自動駕駛將會生成海量數據,AI在數據處理上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版5G標準發佈在即 關於5G前景 GSMA給出了這些判斷

葛瑞德:到2025年,全球範圍內的5G連接數將達到12億個

葛瑞德也強調了監管的作用,他認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監管環境將給移動行業發展提供確定性和連貫性,這其中包括,及時發佈具有適當條件的協調頻段、促進下一代網絡基礎設施部署的政策、公平的競爭環境、確定適當的隱私和數據保護規則。

GSMA大中華區公共政策總經理關舟、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在Q&A環節也分享了不少乾貨,一起來看看吧~

Q:中國面臨頻譜短缺的問題,並且這一問題非常迫切,其他國家在頻譜資源劃分、頻譜協調上有什麼經驗?

關舟:對移動通信產業來說,頻譜資源是最重要的,從2G、3G、4G一路走來,最大的體會是,頻譜資源全球統一、協調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總體來講,各國心態是一致的,希望儘量把頻譜統一起來。不管是現在的900M、1800M、2.6G,未來也會用到5G中,產業給政府的建議是,毫米波的發展很重要,特別是針對5G應用,但現有頻段的重新規劃也非常重要,現有頻段也應用到5G上。

劉鴻:頻譜是5G發展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低頻段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然而,5G不能只在高頻段上運行,否則會產生很多問題。

Q:6月中旬3GPP將推出5G獨立組網標準,這個標準出來之後,5G會以什麼樣的節奏來推進?

劉鴻:從全球情況看,大多數國家主要以非獨立組網作為5G一期部署的網絡,更多的是會享受到5G在速率提升上的優勢。隨著中國和其他獨立組網的網絡部署,大家會更多感受到5G在其他能力上的優勢,比如網絡能力開放、靈活組網等。

此前,監管部門官員提到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對於這一問題,劉鴻告訴通信君,不單單是中國,國際上已經開始研究6G,現階段,6G是非常熱的學術研究範疇。

劉鴻認為,6G的基本想法是把AI等技術應用到通信網絡上,比如,已經有人提出,如果能夠預測出用戶人群會向哪個方向聚攏,天線的傾角會先行轉向那個方向,在這一過程中,AI技術就會起到關鍵作用;當然,劉鴻也指出,在無線技術上,6G不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