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特別策劃:兩江新區大筆繪藍圖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2018年7月28日 重慶 晴 星期六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重慶朝天門碼頭,長江和嘉陵江在此交匯。北望對岸,兩江環抱處,遠眺高樓鱗次櫛比,近觀江灣綠意蔥蘢。這裡是江北嘴,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CBD(中央商務區)——兩江新區的一個閃亮窗口。

“新區要有新區的品位。”兩江新區是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面對“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團,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王自強表示,新區如果搞傳統過剩產業,歸大堆、壘產值肯定更快,但很快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被迫轉型。為此,兩江瞄準與全球領先同步,產業佈局堅定地選擇高標準。

抓大。“5000億汽車、4000億電子、2000億裝備”被確定為三大產業集群。

如今,全球的筆記本電腦,每5臺就有1臺是兩江造;汽車,8家整車企業、458萬輛整車的產業佈局已完成,產能規模近5000億元;千億級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初現雛形……

抓新。新能源汽車、顯示面板、集成電路、雲計算及物聯網、機器人、新材料等9大產業被確定為主攻方向。

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這裡集聚。

“截至2018年5月底,累計行駛里程可繞地球24331圈,累計減少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585萬棵樹……”走進新區企業盼達用車,節能減排成績單引人注目。作為基於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共享出行平臺,盼達用車自2015年11月正式上線運營以來,專注於大型城市的分時租賃運營,堅持以“綠色共享”理念打造智能個性化與公眾化的出行新體驗,經過短短兩年半的發展,單車日均運營里程、時長、共享頻次等運營數據大幅領先,領跑整個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行業。

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在這裡問世。

不用掌控方向盤,也不用踩油門和剎車,只需設定汽車目的地,就能在車上和朋友喝喝咖啡聊聊天……在新區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我們率先體驗了無人駕駛汽車的便利。這樣的無人駕駛技術用不了多久就能實現:長安汽車已掌握三大類100餘項智能化技術,今年下半年,長安汽車將實現半封閉園區自動駕駛汽車示範運行,達到自動駕駛L4級水平。預計到2025年,實現L4級量產。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圖為長安汽車的無人駕駛展示。本報特派記者 宋 茜攝

因為後發,規劃產業園區,兩江新區秉持“智慧+自然”的理念,依靠一項項環保、智能技術的先試先行,打造出兩江綠色生態版圖:成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國家綠色低碳生態城區示範、“海綿城市”試點、可再生能源集中連片全國示範項目。在這裡,可再生能源、地源熱泵、集中供熱供冷等生態技術的運用,向人們展示出一座“會呼吸”的綠色城市。

綠色發展,不是簡單的GDP增長,而是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智慧+自然”,已成為兩江新區越來越亮的金字招牌。

新聞多一點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共奏綠色發展交響曲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活動引起熱烈反響

從麗江“長江第一灣”出發,察看昆明滇池水質,走過遵義赤水河畔,行經“長江第一港”雲南水富港,駐足兩江交匯地四川宜賓……連日來,“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團馬不停蹄,邊走邊採,傾聽幹部群眾的心聲,感受大江沿岸的變化。

這次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是新聞戰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新聞輿論工作服務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一次實際行動。

活動啟動以來,中央和相關省區市媒體全面發力,推出了一大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相關報道在各地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他們表示,保護長江母親河是每個人的責任,要以敬畏之心對待自然,將綠色發展進行到底。

報道亮點紛呈:

有創意有深度,深受受眾好評

連日來,各媒體聚焦長江,比創意、比深度;無論是傳統報道還是新媒體報道,都做得有聲有色,亮點紛呈。微信、微博、客戶端、抖音、臉譜、推特等移動和社交平臺全覆蓋,無人機拍攝、新媒體直播等新型報道手段大放異彩。

人民日報每天刊發相關消息、通訊,並發表“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系列評論,從生態長江、經濟長江、文化長江、民生長江進行多角度、立體化觀察與思考。

新華社開設“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欄目,全媒體、多維度描繪長江新氣象、講述長江新故事、探尋長江新變化。新華網製作了“飛閱長江”系列專題片,新華社客戶端推出多場“現場新聞”直播。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連續推出報道,挖掘深度,動靜結合,全景展現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綠色發展實踐經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天以記者《長江日記》的形式反映長江經濟帶的新變化,向聽眾展示新時代的長江之聲。

光明日報每天推出一篇行進報道,並在抖音發起“講述你的長江故事”話題挑戰,發佈一些視覺效果好、有趣的內容。經濟日報不僅在要聞版面展示記者行進式報道成果,還以全綵整版推出雲南、貴州兩省專刊。

其他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也推出了一大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報道,既有新鮮的見聞,又有獨到的思考,可讀性強。如《君住長江頭 不再砍樹木》《哭著拆網箱護烏江,“但我知道這次做對了”》《快來聽!長江第一港老船工唱的船歌》……一系列文章,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特色鮮明,深受讀者好評。

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20日主題採訪活動啟動以來,截至7月25日,中央媒體發稿數量達1248篇(條),在網絡新媒體上總閱讀量達1.46億次。

記者感悟良多:

深入基層,才能瞭解實情

百聞不如一見。走過那些山山水水,採訪團的記者們對當地的山川風貌、風土人情、經濟發展有了切身感受。

這些地方的滄桑鉅變,讓新華網記者曹瀅很感慨:“10多年前,我曾在滇、黔、川做過生態狀況調研採訪。那時長江上游剛剛禁伐,大片山頭還是光禿禿的,幹部群眾普遍對不砍樹了生計怎麼辦憂心忡忡。這一次重走長江上游,我發現荒山沒了,植被茂密了,老百姓謀生計的途徑多了。”

“自然地貌千差萬別,資源稟賦各有不同,經濟發展有快有慢。”長江經濟帶的多層次性,給經濟日報記者李會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會說:“不過,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各地確實已經開始確立生態優先的觀念。我們這次經過的幾個地方,都是山清水秀,群眾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希望這些地方的一些經驗能得到大規模推廣,在更大範圍內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此次參加主題採訪活動的,還有幾位外籍記者。

“能夠與中國同行們一起,近距離觀察長江經濟帶,我感到非常高興。”中央國際廣播電臺越南籍記者阮誠忠說,“這次採訪活動,讓我更加清晰而深刻地瞭解到中國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視。我親眼看到長江上游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有些以前被汙染的地區也有所改善,這些都說明中國環保工作是有成效的。”

中國日報美籍記者伊谷然在麗江古城採訪後發現,麗江古城的建設較好地解決了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矛盾,為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新方案;當地政府還為少數民族原有生活方式和語言文字的保護提供了政策支持。

理念深入人心:

有好生態,才有好生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母親河。各地幹部群眾對此深有感觸。

在滇池邊的海埂公園,馬拉松愛好者饒利群對記者說,幾年前在這裡跑步,還有不太好聞的水葫蘆氣味。政府開始治理滇池後,每一次來海埂訓練都能發現可喜的變化。“現在媒體這麼關注生態環境,相信滇池的水會越來越乾淨,以後會有更多的市民來這裡跑步。”

“媒體集中報道我們的母親河,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幹工作的勁頭更足了。”赤水市文華街道組織委員黃燕說,“親眼看著我生長的這段赤水河改成了觀光航道,鄉親們再不靠種地打魚、挖沙跑船謀生了。有這麼多媒體關注長江、關注赤水,以後赤水的發展肯定會更好更快。”

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就在江邊,鎮長曾祥立對這條江感情深厚。“今年初,我們鎮一個日處理能力5000噸的汙水處理廠投入使用了,可避免雨汙混流。”曾祥立說,“我們一直在重點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也是想把長江水保護好,不讓下游罵我們。”

綠色發展,才能走得長遠。浙江日昌升集團總裁唐軍說:“公司起步於富春江畔,很多員工都是當地人,我們不希望看到家鄉的山水被工業破壞。所以,日昌升一直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我們通過‘三產聯動’的方式對山水林田湖草等資源進行綜合利用,不僅保護了富春江的綠水青山,而且發展了農業和旅遊業,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成績的背後,問題也不容忽視。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實現綠色轉型,依然面臨產業結構重型化、產業佈局不合理、治汙投資力度弱等問題;長江上中下游地區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統籌規劃、聯動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形成“一條心”,在實際行動中形成“一盤棋”,在打造一條“生態走廊”的同時,建設一條“經濟走廊”。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本報特派記者:宋茜

大江奔流特别策划:两江新区大笔绘蓝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