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巾子戴在陶淵明頭上 他是真隱士嗎

本文作者黃強

隱士在上古時期就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政權更替,隱士更為多見。隱士也分真隱士,假隱士,所謂假隱士是借隱士之名,走終南捷徑,其目的仍然是出仕做官。

隱士巾子戴在陶淵明頭上 他是真隱士嗎

【圖19,陶淵明巾子】

巾子在東漢末年開始盛行,開始是為了佩戴方便,漸漸為了彰顯名士風度。漸漸為朝野推崇。《世說新語·雅量》載王導言:“我與元規(庾亮字)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

隱士的冠帽、巾子有多種。雲冕是隱士冠冕的一種。晉陸機《幽人賦》:“彈雲冕以辭世,披霄褐而延佇立”。露冕《晉書·溫嶠傳》“露冕為飾,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隱者與。”鹿皮巾,也有作鹿皮帽,用鹿皮做的巾子(帽)。《南史·陶弘景傳》:“(梁武)帝手敕招之,錫以鹿皮巾,後屢加禮聘,並不出。”陶弘景是六朝著名的隱士,有“山中宰相”之譽。《南史·何尚之傳》:“大明二年,以為左光祿、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故。尚之在家,常著鹿皮帽。及拜開府,天子臨軒,百僚陪位,沈慶之於殿庭戲之曰:‘今日何不著鹿皮冠?’”鹿皮巾(帽)本是隱士所戴,何尚之以隱士自居,卻有出任官職,因此沈慶之以“鹿皮冠”來說笑他。

隱士巾子戴在陶淵明頭上 他是真隱士嗎

【圖20,陶淵明代表的隱士形象】

角巾,又名折角巾。《晉書·羊祜傳》:“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世說新語·雅量》:“我與元規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歸,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何何稍嚴。”

白綸巾。也作白綸帽。《世說新語·簡傲》:“謝中郎是王藍天女婿,嘗者白綸巾,肩輿徑至揚州聽事,見王。”《晉書·謝安傳》有云:“簡文帝作相,聞其名,召為撫軍從事中郎,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晉書·謝安傳》稱:“謝萬嘗衣白綸巾,乘平肩輿。”《陳書·儒林傳》還記載:“嘗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門,脫白綸巾以贈之。”這段記錄傳遞兩個信息:婦人也可用白綸巾,可以白綸巾做禮物贈送他人。六朝時期有白綸巾,還有染成紫色的紫綸巾。《晉書·石季龍上》:“季龍常以女騎一千為滷薄,皆著紫綸巾、熟錦袴、金銀鏤帶,五文織成鞾,遊於戲馬觀。”

隱士巾子戴在陶淵明頭上 他是真隱士嗎

【圖21,陶淵明的生活】

布巾,魏晉以後服喪時所戴頭巾,屬於喪服。《宋書·禮志四》:“魏時會喪及使者弔祭,用博士杜希議,皆去冠,加以布巾。”《宋書·禮志二十八》:“三年之內,禁中常服布巾、布衫、布被子。”

幞頭在此時出現,豐富了巾、幘的品種。幞頭以三尺皂絹或羅向後裹發,有四帶,二帶繫於腦後垂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項。其制源於東漢的幅巾。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孫策傳》張津常著絳帕頭。帕頭者,巾幘之類,猶今言幞頭。”對於幞頭,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宋代的幞頭,在宋代幞頭流行甚廣,社會普遍使用。但是幞頭的產生遠追溯到東漢,到了北周武帝時作了改進,裁出腳後幞發,始名“幞頭”。《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年》:“甲戌,周主初服常冠,以皂紗全幅向後襥發,仍裁為四腳。”

六朝戴巾,不僅男子戴,女性也戴巾,有六朝墓出土俑佐證。南京石子崗出土的東晉女俑,穿長方領窄袖縮腰連衣裙,發上加巾子。幕府山出土的南朝女俑,穿窄袖長方領緊身短衫、長裙,梳十字大髻加巾子。

“黃強黃不息”繼2016年入榜,再度上榜2017年度文化頭條號。

黃強,字不息。知名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另一隻眼看金瓶梅》《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金瓶梅風物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網、亞馬遜、京東等有售。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孔夫子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