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治病要治心

民間故事:治病要治心

一、冤家

張家灣有這麼一對老哥倆,在娘肚子裡就是雙胞胎,後來都成了家,都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沒啥區別,但是到了六十多,黃土沒脖子的時分,分出不同來了。這話怎講?老邁的兒子小張在外面偶遇一位江湖郎中,授以岐黃之術,成了名醫。這還沒關係,他後來又進了皇宮,給皇帝老兒瞧起病來了。御醫但是五品官吶,從此老邁成了“張員外”,老二成了“老張頭”。

張員外自從兒子當了官,家業就漸漸大起來。老張頭只有幾畝薄田,就在河濱開了一片荒,想著多塊地就多份收入。可當他把地整出來正要種莊稼的時分,張員外來了。他手裡拿著份方單,說:“兄弟啊,這片地是我的,你開出來種能夠,但是要分個歸屬。”

老張頭一看方單,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知道河濱這荒地曾經誰也不歸,歸官府。由於這兒地廣人稀,官府規則誰開出來就歸誰。但是自打張員外的兒子當了御醫,本地縣官為了湊趣他,就把這一塊地的方單送給張員外了。張員外早不說,現在人家又整田又除草累個半死,再來上門闡明,不是居心估計人嗎?

想到這兒,老張頭的話就有點衝:“我不管什麼方單,荒地是我開出來的,就得歸我!”張員外也氣,方單上寫得白紙黑字,自己這個兄弟就是不認賬。所以他喊來家裡人,把河裡的石頭子兒都撒到地裡了。

這下地是不能種了,老張頭想想自己大半年拓荒都白忙活了,惱怒之下跑到大哥門前大罵一場,罵得張員外連大門都不敢出。打這今後,這老哥倆就都病了,症狀還差不多,都是胸悶、哮喘、雙目紅腫。老張頭一貧如洗,沒錢看病,這病天然好不了。張員外卻是有錢,但是鄰近的郎中看了幾回也不見好,有心叫兒子回來看看,但是皇帝老兒也鬧病,這個時分他是萬萬不能離崗的。

卻說這一天,張家灣來了個白鬍子老郎中,傳說給人看病往往是一服藥就好,並且收費極低。張員外家裡人匆忙去請,卻發現老郎中正在給老張頭看病呢。老郎中對老張頭一番望聞問切,再昂首看看屋裡的傢俱鋪排,就搖起了頭:“老朽恐怕力不從心。”

張員外的家人便把老郎中請到家裡。沒想到老郎中看完張員外,居然說:“這病能治,但是要答應我三個條件!”

二、藥渣

老郎中提出的三個條件,一是需要人參鹿茸一類的藥材大補;二是這藥材要老郎中親身折磨;第三條說這煎剩餘的藥渣必須倒在後門的大街上。

張員外趕緊命人花大筆銀子買來寶貴藥材,由老郎中親身煎制。這位郎中煎藥很特別,每服藥只煎一次,然後找張紙盛了藥渣,就攤在後門大街上。還甭說,幾服藥吃下來,張員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兩個月後,老郎中出門就事,臨走吩咐張員外家裡人按他的方法煎藥就行。這一天,張員外覺得身上有勁,就拄了柺杖從後門出去,想去不遠處的老張頭家看看。剛走到老張頭院門口,就聞見屋裡飄出一股藥香。

張員外聞著藥香好生熟悉,這是人參鹿茸的味兒啊,就憑老張頭的家底兒能買得起嗎?轉臉一看,周圍還放著張粘著藥渣的紙,細細一想,他就全理解了,自己的藥渣被老張頭拿回家又煎了二回啊。

想到這兒,張員外就衝進去責問老張頭:“看來你是越活臉皮越厚,怎麼連我的藥渣也熬上了?”老張頭一臉疑問:“這藥渣是老郎中通知我去大街上拿的,他說你有意送我藥材看病,所以只煎一次,第二煎歸我。還說你是有身份的人,怕街坊鄰居笑話,所以才用這個方法,要我拿藥渣的時分也得躲著點人。”

張員外聽了這話,不由暗想拓荒的事自己也有差錯,心腸一軟想就此寬和,可又一想自己堂堂朝廷御醫的父親,被人矇在鼓裡都不知道,不由怒火中燒:“這都是郎中搗鬼,今後你休想用我的藥渣!”

老張頭聽了,一氣之下倒掉藥渣。打這今後,老張頭再次臥床不起。張老員外回家吩咐人,藥材煎兩次,藥渣倒到河溝裡!照他想,這樣一來,藥力比曾經加倍,自己好起來會更快,萬沒料到才五天時間,他就奄奄一息了!

三、火候

張員外再次病倒,正準備叫人出門找老郎中,兒子張御醫回來了。張御醫先給父親切脈,然後又看老郎中開的方劑,不由連連允許,說這個方劑清心氣,疏怒火,正是對症下藥。家裡人就說,這些天就是按這個方劑服的藥,為什麼老員外的病反倒沉重了呢?

張御醫一聲長嘆,說這位郎中是高人啊,理解煎藥也要講個火候。中藥榜首煎一般藥性強烈,卻不能持久。第二煎藥性溫文,但是成效較久。一般煎藥,都是一服藥煎兩次,再合起來服用,以便中和。但是父親素日金衣玉食,身形肥壯,肚子裡油水過多,只能使用榜首煎的強烈藥性,破開油脂直補五臟,假如兩煎全服,補得過了頭,怒火反而更旺。老張頭瘦骨嶙峋,受不住榜首煎的強烈,正好適合服用第二煎。

張御醫講完,就開端著手煎藥,只給張員外喝榜首煎。初始幾天,病況還有起色,但是後來卻不管用了,眼看不可救藥。

該準備後事了。在買棺材的時分,他聽棺材鋪老闆說,老張頭的兒子剛剛買走一具棺材,看樣子沒幾天可活了。張御醫不由一嘆,老哥倆這是何必啊,難道真為件小事鬥到陰曹地府?

四、治心

張御醫回家進門,只見一個白鬍子老人正給父親切脈。他不由喜不自禁,這是傳他岐黃之術的師傅啊,匆忙跪倒在地,懇求師傅救父親一命。

老郎中捻捻鬍鬚,對學徒說:“你爹的病是從心上得的,所以看病先要治心。自你當了御醫,你爹就有點飄飄然,幹事就有點咄咄逼人。不過他實質仍是好人,雖然做了錯事,但是還有罪惡感,都漸漸積存在心底裡了。這一回被你二叔一頓罵,引出心底的愧疚,這才犯了病。我用踩藥渣贖罪的說辭,就是替他勸導,這樣合作藥物才幹治好病。但是當他知道本相,為體面又大吵一架,吃多少藥也難治了。”

張御醫聞言磕頭如搗蒜,仍是求師傅救命。老郎中想了想才說,除非張員外情願親身去向老張頭奉上方單,親身抱歉。這樣也能減輕愧疚,說不定還有救。

張御醫匆忙對父親闡明此意,張員外在病榻上沉默不語,現在生死關頭,他卻是有上門的意思,但體面上老邁過不去。老郎中見狀,拽過身邊一條布口袋,掏出一顆滾圓的大西瓜來:“那塊地撒上石頭,種不了莊稼卻正好種瓜,這是老張頭的兒子讓我帶給你的。老張頭還說今後他們每年交租給你,就算租地。”

話提到這兒,張員外的心氣一會兒平了,提到底是親兄弟啊。他掙扎著起來,叫兒子拿上方單,抬他到老張頭家裡抱歉去。

病榻之上,這老哥倆總算握手言歡了。老張頭沒有接方單,張員外今後也不收租,這地塊就算共有的。至於煎藥,仍是榜首煎張員外喝,第二煎老張頭喝,兩位很快就康復了。這時分老郎中還有一番話,說其實老張頭得的也是心病,他是由於自家貧窮,面對為富不仁者怒火中燒,才得上的。所以開端煎藥渣的時分,要通知他張員外是成心幫他才有效果。

而那些西瓜也是老郎中種的。他知道藥渣贖罪只能瞞一時,瞞不了一世,所以就找來西瓜籽種了瓜,以寬和兩家冤仇。那些天有事外出,其實就是為了採收西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