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去哪买房?

2018去哪买房?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你赚了大钱,肯定会去买房。

去哪买?很简单,去有钱人多的地方。

01

在中国修炼成一名富人的方式大致四种:创业、学霸逆袭当高管/专业人才、继承家业、炒股炒房。

不严格地说,前三种方法都有共同的因素——牛逼的公司。

一般认知,上市公司符合牛逼的定义。

看两组数据,2016年和2017年A股IPO地域分布:

2016IPO数量超过10个的城市共有7家,分别为深圳(30家)、上海(19家)、北京(17家)、杭州(14家)、苏州(14家)、无锡(13家)、广州(11家)。

2017年超过10个的有14家,深圳:40家;上海:38家;杭州:26家;北京:25家;广州:19家;宁波:18家;南京:17家;无锡:15家;苏州:14家;常州:12家;长沙:11家;福州:11家;台州:11家;厦门:10家。

可以说,以上都是中国最发达的一批城市。

虽然只是反映IPO增量数据,但也很能说明问题。

要知道,IPO的本质是融资。上市公司就是一个个蓄水池,从全国各地抽水。

融资的部分,上市公司基本全都投资在当地;股东套现的钱,高管拿到的高薪,用来买房、买车很正常,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你在一个穷逼城市买了房,韭菜都没得割。

除了资金趋于集中,另外就是优秀人才的集中。

很烦那些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上市公司或者说全国500强,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肯定是最多的。

钱多+人多=有钱人多,所以IPO扎堆的这十几个城市,房价上涨空间必然优于其他地域。

02

有了资金和人才,商业、高校、医院等所有社会资源,都会向这些核心城市集中。

看看以上城市,要么是省会、直辖市,这是区域集中;要么是长三角、珠三角,通过都市圈集中。

中国城市趋向集中,全世界同样如此。

比如,东京、纽约、首尔、巴黎·······这些城市就是抽水机,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人才涌入,经济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都市圈。

再来看一张更有意思的图:

2018去哪买房?

春运人口迁徙图

这就是人才用脚投票的结果,很魔幻,很现实。

可能你现在并不想去大城市,但我敢打保票,即使你不去,未来你的后代也会去。

03

所以,如果想购入房产,一线城市、三大都市圈或者省会安全边际更高

尤其是在大城市“漂泊”的小伙伴,如果资金不够或者说没门票上车,可以在二线城市购置一套刚需房。也可以参考前面IPO城市,像宁波、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长沙、福州、台州,未来很有潜力。

进可以卖出置换,退也有老窝防守。

每次写房产话题,总会有人问,xx城市可以买吗?

我其实是拒绝回答的,自住还是投资总要说一下吧。

如果是自住,怎么舒服怎么买,房价涨跌和你关系不大。

如果是投资,不满足“有钱人多”这个条件就不用考虑,另外,眼下我也不建议投资。

一句话,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PS:想要躺着赚钱的懒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八戒财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